新时代乡村建设是我国发展的重要课题,习总书记曾强调,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摆在优先位置,特色小镇的特色文化是建设小镇的灵魂所在。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人,实践者深知凭空想象的“特色”并非真正的特色,根脉尚存的“文化”才能唤起情感的共鸣和消费的欲望。为构想乡村建设,缪斯暑期社会实践团,将以浙江省温岭市石塘镇小箬村为例,采用文献法、访谈当地名人及实地调研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深入调查。
陈祥荣:我想做遍所有的船模
应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大力弘扬的工匠精神,恪尽职业操守,崇尚精益求精、严谨认真的精神。7月5日宁波财经学院工商管理学院缪斯暑期实践团赴浙江省台州市温岭市石塘镇展开调研活动,采访了台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陈氏船模创始人陈祥荣先生。下午2时队员们抵达石塘镇,首先参观了陈祥荣先生制作船模的环境,随后对陈祥荣先生进行了采访,并从中了解到了陈氏船模的起源与发展。陈祥荣先生从1997年开始制作船模,如今65岁高龄的他,仍然坚持船模制造,迄今为止,在他手上制作成型的大小船模已有近700艘。从他的采访中,我们也了解到了船模制造工艺的艰难,船模制作跟实际造船工艺类似,工序、环节一样不能少。首先需制图备料,根据古帆船的原貌和风采,按其比例缩小,也基本保持与古帆船一致。热衷于这份事业的他,对木头的质地要求也十分高,天气一好,他的身影就开始穿梭在家门口的“工作基地”,忙活着晒木头 ,陈祥荣先生总会严格要求自己,在采访的过程中,陈祥荣先生总是沉浸于船模的制作中,突然忘却要回答记者的问题。陈祥荣先生就是这样尽最大程度得去还原船只的各种细节。保持初心,每道工序需严谨,每个步骤不马虎,这是他多年以来坚守的态度。
2009年陈氏船模被列入台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在采访的过程中,我们从村民的口中得知,陈祥荣先生自太公那一辈起,就跟修船造船打上了交道,也正因为家族对船模艺术的世代传承使陈祥荣先生对船模制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正是因为从小对实际船只的接触观摩,使其在船模的灵感方面层出不穷。陈氏船模的船模皆由原木制作,价格约一万五一只。陈祥荣先生制作过的最大的船模是在北京奥运会上展出的“安福舻”大小约30米,从京杭运河运入鸟巢传递火炬。
当社会实践团队的记者问到为何他会将这船模制作坚持下来,陈祥荣先生回答道,坚持做船模不仅为了让自己的生活更精致,也是为了传承制作的手艺。在自己的有生之年,将中国所有船只的船模都造出来,通过自己的手艺传承,将即将消失得木帆船以船模的方式重新出现在人们的眼前,这不仅是他的爱好,更是其终生的事业。
有这样的手工匠人在,古船就不会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得以让人们体会到中华民族悠久的造船历史。传统文化自当时代传承,陈祥荣先生传授有11位徒弟,他教导徒弟们要将船模做的足够精致,才有足够的收藏价值。日月交辉,星斗转移,汽车轰鸣,惊扰了古老的院墙;时代变迁,忘却了千年的文化,呼唤国粹之美。用心传承,静静守候。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0373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