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暑期社会实践之行,是山理学子满足课程设计要求的必然选择,是体验百味人生的随性之举,然而更是大学生为社会做奉献、为百姓谋福祉的爱心之行,时代呼唤担当,民族的振兴是青年的责任。正如鲁迅先生所说“青年,所多的是生力,遇见深林,可以辟成平地的,遇见狂野,可以栽种树木的,遇见沙漠,可以挖掘井泉的”,青年群体理应勇立时代潮头,争当时代先锋。
播种阳光暑期文化追寻营,是凝聚23位队员心血的社会实践团体,然而在我看来,更是背负时代要求、民族责任的热血青年们灵魂的聚集地。追寻营承载着学长学姐的期望与心血,支教之旅,是新启程亦是传承,这杆旗帜太重,我们唯恐不能让它在千裕村的土地上高高飘扬。就这样,怀着忐忑又期待的心情我们坐上了出发的大巴。
紧绷的情绪随着大巴的启程慢慢平缓,入村的过程算不上顺利,尽管已经提前经过考察,还是遇上了维修施工绕行的尴尬。好在我们的热情丝毫没有消减,反倒愈发坚定了支教助学的信念。千裕村很大,四座大山的环绕并没有堵塞村民的致富之路,没有想象中的封闭,却收获了满满预想中的热情与淳朴。这个建在山路上的村子,带给我们太多,短短几天已是苦乐参半。再次见到那些天真淳朴的孩子,总有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意味,不似欢喜,倒多了几分亲切,仿佛回到老家,见到自己的弟弟妹妹。
管上过很多次讲台,办过很多活动,但是这次站在小朋友们面前竟多了分胆怯。第一堂课,我们准备了很长时间,演练了无数遍,还是难免前一晚久久难眠。这一次,我们是老师,是指引者,知道山里的孩子教育比不得城市,而我们能做的,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努力把自己所拥有的一切知识教给他们,让他们有机会去眺望更高更远的世界。
第一堂课我们讲的是以“家风家训文化传承,宗族族谱记忆相随”为主题的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千峪村道路错综复杂,高低不平的大街小巷分布着像散落的棋子一样的大大小小的住户。带领孩子们了解隐匿在村落里的氏族文化,帮助他们追溯古老宗族族谱,引导他们传承良好家风家训……没有初识的拘谨,小朋友们积极热烈地讨论,争相回答老师的问题。看到这番情景,不由从心底冒出大大的满足。或许他们并不能深刻理解这些古老陌生的符号以及其中所蕴含的深奥的定义,然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道路却又是在这样一次次微小不入流的引导中生根发芽,古村落文化保护意识以及其他良好的行为习惯慢慢在孩提时代培养起来,“播种阳光暑期文化追寻营”作为中国万千志愿服务团队中的一个,希望在助力文化繁荣,推动社会文化建设的时代大洪流中,贡献微薄的力量。
实践在不知不觉中已经过去了五天,我发现自己好像已经发生了很大的蜕变,其实,如果非要为这几天的支教生活做一个总结的话,大概可以概括为“开拓的不仅是知识,收获的不止是感情”。播种阳光暑期文化追寻营,重回千裕,不一样的心境,一样的少年。
也许就像老师说的那样,实践是一个更大的舞台,一个实打实锻炼自己、展现自己的舞台。当你有过登上这个舞台的经历,之后你能够更从容地的去面对那些曾经害怕的困难,勇敢地站上更大的舞台。而在这个更为广大的舞台上,千千万万个为实现时代伟大梦想而奋斗的广大青年自觉担负起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使命,正在为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力奔跑。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9789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