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脉脉真情一往 悠悠乡情为伴

来源:河南师范大学 作者:魏宁

为引导青年大学生在实践中了解国情、关注民生、奉献社会,感受农村发展,7月17日,河南师范大学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研究会(以下简称“学研会”)暑期实践调研团来到老党员郭锡华老人家中进行深度访谈。

回忆青年岁月,脉脉真情一往。“我一直在定国村生活,扎根在这儿,对村庄有着浓厚的感情。”郭锡华老人动情地说道。实践队员们围在郭锡华老人身边,听老人讲过去的故事,回忆青年时的岁月。郭锡华老人年轻时当过伙头兵,随部队一起南征北战,切实感受生活的艰辛与不易;老人退休后,一直在定国村生活,对村庄有着自己特殊的情感;“活到老,学到老”,虽然老人如今已经88岁高龄了,但他依旧学习、看报,关注着社会民生的发展。谈及现在的生活,老人笑呵呵地说:“生活有保障,感谢共产党。现在的生活比以前真的好太多了,这都是党领导得好啊!”作为一名有着5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老人指着报纸上“庆祝中国共产党建立98周年”的内容,认真地为实践队员讲解着,说到激动时老人竟哽咽起来。

坚守定国文化,悠悠乡情为伴。说到家风,老人指着门匾上“敬业乐群”的字样,激动地和实践队员分享着:“这是我当年亲自题的字,‘敬业乐群’不仅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做人的坚守,我写下来作为一则家训,希望这种美德代代传承下去”。提及村中郭氏祠堂、奶奶堂和定国禅寺这些文化遗址时,老人感触颇深,他为实践队员们讲述郭氏祠堂的发展历史,从祠堂里的碑文、门匾文化到郭氏大孝子郭孔完的故事都娓娓道来。

扎根在定国村,虽已高龄,却依旧不忘来时初心;生活在新时代,虽以年迈,却依旧情牵定国发展。岁月悠悠,脉脉情深,老人依旧坐在夕阳下,坚守着自己的根与家园。

(魏 宁)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9318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二师学子三下乡:聚焦留守儿童教育,共筑成长希望

在湖北省三伏潭镇鲜码村这片充满乡土气息的田野间,一场关于爱与责任的走访行动悄然铺开。此次家访,旨在深入了解当地留守儿童的生活与学习状况,传递社会各界对他们的关爱与期望,共同……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以周恩来精神,共燃乡村爱国情

大学生网报仙桃8月2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让乡村学生们的家国情怀得到进一步的培养,激励他们为祖国伟大复兴树立远大理想。8月2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戏曲绘梦童心扬

大学生网报仙桃8月1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让乡村学生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又一绚丽瑰宝,激发起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8月1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脊椎动物课堂启智,共筑童心生物探索梦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31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激发乡村学生们的探索心和好奇心,点亮学生们对于探索神秘生物世界的科学追求。7月31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开心超人舞,快乐乡村课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30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丰富乡村学生们的多彩童年,同时激发学生们对舞蹈艺术的热爱,促进学生们的未来发展。7月30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乡村课堂赏古韵,共鸣传统乐器美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29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更好的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也间接的提升学生们对美的感知能力与审美能力。7月29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者……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调研富硒花生,机械化种植显成效

导语:近日,来自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的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者服务队分队在仙桃市三伏潭镇鲜码村开展了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此次实践聚焦于鲜码村富硒花生种植与机……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脸谱绘就传统美,童心共赏文化韵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26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更好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让乡村学生们拉近与中华艺术的距离,领略之中独特的魅力。7月26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班团建设】“借院校之花,结学习之果”——法学2303团支部数字法治专家讲

当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法律与技术的交融已成为时代命题。2024年12月13日,法学2303团支部全体成员齐聚马房山校区西院会议中心…

【班团建设】“网络闸门,数字蓝盾”——法学2303团支部数字法治案例访谈活

以法为盾,筑牢数字安全防线;以警为镜,护航法治时代新章。2025年2月11日,法学2303团支部访谈小队赴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公安分局…

“水润家乡梦,‘材’子志愿行”——湖南城市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寒假

(通讯员黄鑫)1月10日至2月23日,湖南城市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水润家乡梦,‘材’子志愿行”寒假返家乡志愿团队成员在各…

青春暖夕阳,大学生养老院社会实践故事

青春暖夕阳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28实践团”7名学生志愿者于2025年2月1号-2025年2月6号…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辽宁省大连市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我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为了深入贯彻和落实这…

最新发布

湛江高校学子走进中学生:悦纳自我,融入他人
2019年7月17日下午,阳春市双滘中学的教室里传来一片欢乐声,就在这里,岭南师范学院“与梦”文化支教社会实践队队员组织了一次玩中有学,学中有玩的团体辅导——悦纳自我,融入他人。…
巢院学子走进中垾镇:优质产品铸品牌,勤劳智慧助致富
巢湖市中垾镇素有“蔬菜重镇”的美誉,镇域产业特色明显。为调查中垾镇“一村一品”脱贫致富状况,环巢湖“一村一品”调研团于7月13日赴中垾镇进行考察。经过与当地政府交流,调研团决定前往中垾镇小联玗村与…
木兰代父去,秣马备戎行
为响应十九大“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的指示,2019年7月17日,洛阳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暑期社会实践…
诵读传情,精心为你
(通讯员彭新杨绪慧王也)7月17日晚,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麓山教育学社赴张家界暑期实践团成员刘情,利用初一学生晚上的空闲时间,在为学生进行暑期三下乡的文艺汇演的彩排与指导。为了迎接文艺汇演的到…
创业爱暖青川,青春一路相伴
为了落实党中央新一轮“东西部扶贫协作”部署要求,湖州师范学院医学院重点与七佛小学建立结对帮扶关系,同时为响应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鼓励大学生创业,湖州师范学院医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将…
平顶山学院:奉献与爱,留守与等待
平顶山学院:奉献与爱,留守与等待白云奉献给草场,江河奉献给海洋;长路奉献给远方,把爱奉献给你,亲爱的小孩。为关爱留守儿童,7月14日,平顶山学院赴郏县圈李村助力脱贫攻坚服务团支教组老师组织了一次家…
指尖绽放光彩
(通讯员刘情张智慧王宇哲)7月17日下午,七年级副班主任彭新老师在三楼教室为一二年级的学生上黏土课。彭新老师首先在办公室做好了甜甜圈、派大星、青蛙、蝴蝶、毛毛虫的模型供学生模仿。彭新老师一到达教室…
学习中要学会经常总结
学习中要学会经常总结--许昌学院“吟科学,兴真理”探禹白芷镇痛活性成分之奥秘社会实践队为了使队员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在暑期社会实践过程中的到的经验与教训,在队长费莹莹的带领下在化工楼一楼召开了暑期…
贵州应用技术职业学院“历史成就观察团”走进都匀三线建设博物馆
数学家华罗庚曾写下这样的诗句:“常到三线峥嵘地,少到江浙鱼米乡;生身故乡非不爱,更爱三线练人场。”自上世纪60年代起,响应党中央“好人好马上三线”的号召,无数热血儿女以“三线峥嵘地”为锤炼精神品质…
节水护水进社区 我们一起去行动
节水护水进社区我们一起去行动郑州7月16日电(通讯员张婷)七月十六日上午,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利学院节水护水宣传与社会调研实践队来到郑州市郑东新区如意湖办事处联盟新城社区进行节水护水宣传与社会调研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