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安徽师大学子三下乡:访羽扇传人,习工匠精神

来源: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 作者:李文

为深入了解三河羽扇,领悟匠人精神,7月15日,安徽师范大学赴三河古镇“探古镇变迁,觅工匠精神”调研实践团队,实地访问古镇三位羽扇传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今天就是要去拜师取经的。”队长李瑶瑶出发前文艺而风趣地说道。

三河羽毛扇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战国,2013年成功入围第四批安徽省非遗项目。在电器普及的冲击下,70年代盛极一时的羽扇,也曾一度几近失传。如今借力于传人的坚守、创新和旅游业的发展,三河羽扇再次焕发生机,欣欣向荣。

坚持操作学习,见证工匠精神

团队在观看羽扇传人左登英女士制作羽扇后,队长李瑶瑶表率众人,亲自跟着奶奶一针一线穿连羽毛,缝制羽毛扇。羽毛的轻盈小巧让一向熟悉女红的队长都有些犯了难,小脸炯红的她轻轻低喃道:“大国工匠的手艺确实不是一时半会就可以学会的呀!”

据悉,奶奶今年已经70岁了,子女四个都没有传承这个手艺。没有找到合适传人的她今年过后就要放弃这个跟随了她近五十年的挚友。“我觉得失去的不仅是一门手艺,更是老一辈人那种严谨求精的工匠精神。”队员何华东皱着眉头说道。

队员湛娇娇正在认真缝制羽毛。通讯员 何华东 摄

坚定手工技法,传承文化记忆

“这一桌子羽毛至少上千吧,阿姨您这样一根一根地挑选,不累吗?”队员杨沛昀看到满桌子的羽毛时惊问道。“我还以为现在这种耗时的活都交给机器干了,毕竟只有它们才不会嫌累。”万阿姨默不作声,只是嘴角有些上扬,双手依旧在羽毛间快速穿梭。只见一根一根残缺破损的羽毛被万阿姨快速识别,风一样地被扔进垃圾桶。队员和阿姨一共8人,花了3个小时,一桌子的羽毛才全部被挑选好。

当队员杨沛昀紧搓着小手,忍不住再次问万阿姨为什么能几十年如一日坚持手工制扇时,阿姨沉默了一会儿,指着木屋墙面上挂着的老相片说:“俺总觉得一根一根挑选这些羽毛时,俺娘就像以前一样陪在俺身边,一起做扇子。”她摇着头接着说:“俺也看过那些一个模子做出来的扇子。不行,虽然也有风,总觉得那风跟俺这风呀,不一样!”“我明白了,阿姨您这扇子里装得有您的回忆,所以别的才取代不了。”队员点头感悟到。“原来羽扇不仅是纳凉实用的商品,还可以成为一个人甚至一个民族记忆文化的载体,真是‘轻羽可负泰山’。”

万正华向队员们示范如何挑选优质的羽毛。通讯员 何华东 摄

坚守文化自信,成就中国自信

谈到匠人精神与文化自信,三河古镇第三代羽扇传人丁政权说道:“匠人精神就是热爱、坚持、追求卓越。技术领先,文化自然自信。换句话说,就是一代做得比一代好,一代自然比一代自信。”据悉,丁先生是第一个将“鹅毛扇”创新为“羽毛扇”;第一个将剪纸、绘画、木雕、书法等多种艺术形式融入羽扇的开拓者。

采访中,他惋惜道:“就拿中医来说,它可是老祖宗花了几千年才总结出的智慧。可现在,日本研究得竟然比我们好。正是因为我们文化上不自信,才让我们有时候对自己的国家不自信,不是吗?”队员们默默点头,脸上显现出一丝失落。

丁先生见状,又举了毛主席熟读《孙子兵法》,古为今用,成功带领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的正面事例激励队员。“等你们走进社会,找到自己热爱的工作,一定要坚持,追求做到最好。对自己有信心,对五千年历史文化有信心,对当代中国有信心!”

队员们正在认真听丁政权讲话。通讯员 何华东 摄

“外部旅游条件固然重要,但如果羽扇传人自身不坚守、创新,三河羽扇的再度繁荣依旧是天方夜谭。”团队指导老师戴和圣在总结三河羽扇发展现状时向队员们解说道。他还强调,“此次探访羽扇传人,我们从他们身上挖掘出的匠人自信。不仅是技术能力,更是精神品质;不光停留在文化层面,还延伸到政治层面。我们要多方面领悟,多角度学习。”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9238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团结合作,确保北京区管配套新机场项目平稳迅速开展

  (通讯员曾大勇、王雪松)8月9日早9:00由华北空管局通信网络中心主持,局办公室、技保中心、综保中心等部门参与的,北京区域管制中心配套新机场项目扩容更新工程机房改造项目研讨会,…… 查看全文 >>

华北空管局通信网络中心防汛小组拦截导航台水流

  (通讯员 王金辉 韩巍)天气预报显示,2018年8月6日,首都机场地区有较强雷阵雨。6日凌晨,华北空管局发布防雷雨黄色响应机制,通信网络中心接到局里指示后,即刻启动防雷雨黄色响应机…… 查看全文 >>

华北空管局通信网络中心工会开展暑期亲子活动

(通讯员 韩巍)2018年7月27日,华北空管局通信网络中心部分职工及子女,前往北京市大兴区义利面包食品公司,开展一年一度的工会暑期亲子活动。此次活动包括与孩子共同制作手工DIY面包,参观…… 查看全文 >>

华北空管局通信网络中心再次部署雷雨季节保障工作

(通讯员 韩巍)近期,北京地区连续出现强降雨,雷电防汛预警持续生效中。7月23日,华北空管局通信网络中心召开安全形势分析会,中心主任冀惠刚再次部署雷雨季节保障任务,并从以下几点提…… 查看全文 >>

华北空管局通信网络中心召开空管系统不安全事件案例分析会

(通讯员 韩巍)7月23日,华北空管局通信网络中心召开空管系统不安全事件案例分析会,对2018年空管系统发生的九起不安全事件进行学习,意在使广大干部职工,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牢固树立航…… 查看全文 >>

国航生病,我们吃药

(通讯员:韩玉辉 孙畅)7月19日,华北空管局通信网络中心终端网络通信室召开安全生产形势分析全体会,深入学习民航局下发的《关于近期典型不安全事件的情况通报 》并传达了《空管系统紧…… 查看全文 >>

华北空管局通信网络中心与技保中心开展业务交流

(通讯员 张志平)为深入贯彻民航局建设“四强”空管中“强安全、强协同”的要求,7月19日下午,华北空管局通信网络中心区管网络通信室与技术保障中心区管设备室、软件数据室共…… 查看全文 >>

华北空管局通信网络中心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

(通讯员 韩玉辉) 7月19日,华北空管局通信网络中心结合雷雨季节保障,认真开展了作风建设年活动。其中,终端网络通信室科室领导组织全室人员学习了《民航华北空中交通管理局空管从业人工…… 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曲师学子三下乡:情暖老人心坎,爱润儿童心田

(通讯员:朱逸凡)少年儿童,是社会的未来,代表着希望和无限的可能性;年迈老人,是社会经验和智慧的宝库,对年轻一代的教…

跨越数字鸿沟,温暖老人时光

(通讯员:姜泽阳)在数字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下,我们的生活因之变得便捷高效,丰富多彩。然而,在我们享受着数字时代带来的红…

走进一片红色热土-会宁红军会师旧址

会宁红军会师旧址:走好长征路奋进新征程中国青年网淮南1月16日电(通讯员魏宏强张煜琪马佩)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记忆熠…

丈量民间艺韵:农民画探寻之旅

图为实践队成员欣赏农俗画作大学生网报通讯员江玲摄图为阡陌绘梦实践队成员大合照大学生网报通讯员宿博惠摄图为实践团成员欣…

山东大学春晖社“红耀滇南”支教队于红河县宝华镇寒假公益课堂支教第二天

【山大春晖红耀滇南支教队1月20日电】青春献爱,红耀滇南——记山大春晖红河县宝华镇支教寒假公益课堂第二天“在云南的东南部…

最新发布

传承非遗——海边煎饼实地调研活动顺利进行
7月17日下午午4时,太阳依然灼热,机械与海洋工程学院的“传承非遗,接力爱心”暑期实践项目的全体成员对连云港民主路老海边煎饼进行了实地调研3点30分,身着整齐白色队服的成员们在淮海工学院南门,经过约半…
垃圾分类,从小先行
————记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乡约盛夏”志愿服务队2019年暑期三下乡之垃圾分类课堂2019年7月1日起,“史上最严”垃圾分类措施在上海市正式实施,由此,“垃圾分类”瞬间成为全国热词,将环保…
寻找红色记忆,我们在路上
带我们回忆战争时期的峥嵘岁月。红色青年社会实践小分队的同学前往淄博市黄家峪村深入挖掘红色故事,并采访了现已高龄的抗战老兵:“战争枉顾人命,但也让人更加尊重生命。“虽已过去很多年但我们仍能感受到…
“信鸽“实践队开展手语实践课
手语是一种优美且灵活的语言,是聋人的母语。但现如今,它不仅仅是聋人与聋人,聋人与听人之间的沟通工具。它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实用性也越来越大,人们接触的也越来越多了。故此,“信鸽”社会实践队特…
不忘初心跟党走,砥砺践行双岸梦
本次暑期社会实践,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印象·乡村”实践团队来到了苏陈镇双岸社区,重点参观了党员组织生活馆,深入了解了该社区为民党建服务品牌——“三三三”流动两委会。通过采访双岸社区党总支书记…
江海大益行“急救”黄玫瑰:活动至此,爱不息止
【大学生网报讯】(通讯员王锦洋):7月17日13点,江苏海洋大学益行“急救”黄玫瑰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在测绘楼207对近期的活动召开了工作总结会议。本次会议由队长王学涛主持,主要对“益行‘急救’黄玫瑰”暑期…
西华师范大学在江油:不似旧时游昌明,疏影横斜水渐清
【导读】阳光炙热,水波温柔,醉后不知天接水;清风徐徐,落雁双飞,江天一色无纤尘。西华师范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诗仙”暑期实践队(以下简称“实践队”)走近江油市母亲河,体验一日河长生活,争做一…
冰雪奇缘实践团抵达崇礼
七月十五号,下午两点半。我们从张家口市出发,乘坐大巴车,从市里赶往崇礼区。当大巴车驶出市区,映入眼帘的便是被植被覆盖的山丘,因为公路建设并不完善,一路上特别的颠簸,经过了一个半小时的车程,我们…
安乐寨觅踪得胜鼓,实践中体悟民俗情
安乐寨觅踪得胜鼓,实践中体悟民俗情摘要:“红心港湾,非遗调研”实践团深入焦作市安乐寨村,感受“司马懿得胜鼓”文化底蕴,聆听非遗传承人的谆谆教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是推动建设有中国…
山东理工大学至行博一教育关爱服务团支教第一弹
7月17日,山东理工大学“至行博一“教育关爱服务团来到了芦家台村开展支教活动。,本次支教活动的主要目的是支援山区的教育事业,同时借机向当地居民普及与环保相关的知识和政策。从驻扎地到支教点,行程大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