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访生态乡村,了解绿色养殖
——水产学院“乡村稼穑情,振兴中国梦”美丽乡村服务团实践纪实
7月11日,水产学院“美丽乡村”渔业生态环保志愿服务团队来到以原阳县陡门乡桃园村为中心的附近村庄,通过走访、下塘、访问、采样、纪实等方式深入了解渔民的养殖情况,包括养殖面积、投喂饲料、鱼类常见发病种类等直接与渔民日常养殖密切相关的问题。
据了解,已经有12年养殖经验的张先生主要以黄河鲤为主,同时投放的也有草鱼、鲢鱼等经济效益较高的鱼。在他所承包的70亩鱼塘里,鲤鱼、草鱼、花鲢、白鲢四种鱼的生活水层和性成熟周期不同,鲤鱼性成熟周期比草鱼等鱼短,一定阶段即可进行繁殖配育,采取的混养模式能够大大提高池塘的空间利用率,同时也保证了鱼类的存活率。桑基鱼塘的养殖模式是张先生养殖的一大特色,充分发挥生态系统中物质能量循环转化和生物之间的共生、相养的规律的作用的同时,也促进动植物资源的循环利用,大大提高了鱼塘养殖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桃园村附近村庄渔户的养殖面积平均在70亩左右,鱼苗(鱼籽)主要来源于黄河附近的市场,鱼塘里的水是从黄河引来的。一条鱼长到2-3斤即可出售,出售的市场较广,主要运往山西、山东、安徽等地。在鱼塘里,鱼类最常见的病是细菌性烂鳃,水层深度是影响此病的发病率的主要因素,也可通过增加增氧机的数量、投喂中草药等方式降低该发病率。最后,美丽乡村实践团就所调研的鱼塘进行采样,并提出对养殖过程的一些合理的建议。
本次调研活动的顺利开展,不仅为渔户提供了一些新的养殖理念,也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将专业知识与户外实践的机会,搭建了一个提高社会实践能力的平台,为同学们日后的学习提供一个明确的方向。
(水产学院 曾梦静)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8982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