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河南工业大学“纸上添花,绘剪春秋”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动身前往石林镇柏落村,拜访剪纸艺人刘树东先生。
根据刘老师的介绍,我们了解到石林剪纸起源于商周时期的古邶国(今河南北部,河北南部一带地区),最早以树皮、兽皮为原材料,先民在创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精湛的技巧,在纸张被发明之后更是如鱼得水,剪纸的传统习俗一直流传至今。
石林剪纸千变万化,花样繁多。按照色彩分为素宣和彩宣:素宣剪纸大多以红色宣纸为原材料,直接剪出花样即可,简洁大方;彩宣则需首先用白色宣纸剪出图样,再用水溶性化学颜料进行染色,更为精致生动。从方式来看有繁有简:构图简单的图样可以直接在纸上剪出;遇到大型复杂的作品,必须先画好底稿,再用小刀一点点刻出图样,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与精力。
石林剪纸在当地人的生活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用途广泛。日常装饰性窗花为家庭增添一抹靓丽的色彩,婚丧嫁娶的独特花样在当地人生命中重要时刻同样不可或缺。剪纸与他们的生活融为一体,息息相关,密不可分。
石林剪纸题材广泛,传统与创新并存。刘老师向我们展示了近些年的部分作品。有传统式样的窗花和京剧脸谱,以及一些大型作品例如《生肖纳福》,《武圣关公》,《祝寿图》,《静墨山水》等;有古今绘画文学著作的改编,如《清明上河图》,《水许一百单八将》,《红楼梦大观园》,《金陵十三钗》等。
然而,石林剪纸在当今社会正在逐渐走向没落,刘老师向我们解释了其中的原因。第一,剪纸对剪纸人的绘画功底有极高的要求,很多作品都需要自己构思,手工绘出底稿。刘老师有着20多年的绘画经验,创作出众多栩栩如生的优秀作品;第二,剪纸耗时耗力,特别是有些大型作品,以《清明上河图》为例,刘老师花费了几个月的时间才完成剪刻;第三,剪纸的保存也是一个难题:不能阳光直射以防褪色,温度不能过高过低避免纸张变脆,翻阅时必须小心,注意保护作品。第四,剪纸的受众总体上来看毕竟只是小数,群体少,手艺传人和接班人的问题很难解决,这也是大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面对的普遍问题:年轻新一代不愿意去学习这些似乎只属于过去,耗时耗力难以盈利的技艺。
在这样的局面下,刘老师勇于创新,将石林剪纸商业化。举办一些剪纸比赛活动,使更多人了解到这一文化艺术;开创邶风堂,通过电商平台将剪纸作品推向更多人,辐射带动周边村落的剪纸发展;建立邶风堂残疾人驿站,教授当地残疾人剪纸技巧和方法,授人以渔;发明剪纸的新样式,从以前的普通平面变成可以旋转的立体图样,更加新颖精致…
通过和刘老师的深入交流,团队成员了解了石林剪纸的历史起源,材料分类以及当今发展方向等,零距离体会到剪纸的精美与生动,收获良多。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8696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