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冈山斗争时期,环境十分恶劣,如果没有坚定的信念和坚强的意志力做支持,革命胜利恐怕会是天方夜谭。因此为了更加深入的学习井冈山精神,7月15日河南工业大学国防预备役连迷彩小分队依然在井冈山的道路上前行,向革命先烈致敬。
井冈山连绵不断的雨水并未阻挡小分队前进的步伐。“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这首来自毛泽东的《西江月·井冈山》,这是一首井冈山黄洋界保卫战的赞歌,是一首抒写井冈山革命斗争的光辉史诗同时它生动的讲述了井冈山黄洋界保卫战的战斗历程。为了更加深入了解黄洋界保卫战,7月15日迷彩小分队首先来到了黄洋界进行学习。在前往黄洋界的途中队员们被井冈山的壮丽风景——云海所震惊。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这是黄洋界的标签。黄洋界是井冈山五大哨口之一 ,地形非常险要,用古代的话说,是易守难攻的地方。 四周崇山峻岭,万峰竞险:南部山冈星罗棋布,古称“万箩倒米”;北部峭壁深渊,长满松竹杜鹃;气候四季变幻多端,云雾弥漫,故又称“汪洋界”。毛泽东同志曾赋诗曰:“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井冈山斗争时期红军走过的小路不计其数,其中最有名的是从大陇镇源头村到黄洋界段的红军挑粮小路。今天十分有幸,迷彩小分队的队员们纷纷走过这条红军挑梁小路,感受井冈山红色足迹。《朱德的扁担》课文讲的就是这条通往黄洋界山峰,一条叫五里横排的小路上发生的故事。据说当年毛泽东主席也曾在挑粮歇脚时坐在路边的槲树下给小红军和当地的老百姓讲革命道理。
黄洋界保卫战是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红军以不到一个营的兵力成功托挡敌军四个团的兵力。他们身上体现出来的不怕牺牲、不畏艰难险阻的革命精神,是当代青年人应该学习和感悟的。身临黄洋界中,耳边回想起炮火声,眼望着旌旗飘飘,让队员们心中感慨到:我们享受了和平与幸福,但这种幸福是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才换耒的,我们享受了先烈们的革命成果,站在他们的肩膀上才有了今天的发展。前辈才应当是今天幸福的拥有者,但是事实上他们并没有享受到,而是留给了我们后人。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这也许是社会的固有现象,但是我们作为后人必须做到“吃水不志挖井人”,我们对社会,对国家的责任,就是一种挖井人的精神。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8512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