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杨心如)曲径仍伴暑气腾,蝉声深处有人家。7月7日,当安徽师范大学晚晴志愿服务社会团队的实践队员们敲开那扇极富时代感的门,胡老教授仿佛已经等候多时了。在出发前,队员们已经简要收集了这位“30后”老教授的资料,这位胡治农教授在安徽师范大学教书长达几十年,主要从事语言学研究方面的工作,在方言研究上也颇有建树,著有《安徽方言概论》等,专业论文无数。
晚晴志愿服务社会实践团队的队员们在寻找胡治农教授住所
衣衫简朴文气在 背挺如松神气佳
在问明了来意后,实践队员们得到了热情的招待。当队员们将团队全体成员亲手制作的花束及手写贺卡摆放在客厅里的那张醒目的桌子上时,散落的药盒也不得不提示这位曾经叱咤讲坛的老师早已不再是一周可以连续上三十多节课,全靠原声来“震慑”全场的铁人了。但跟实践队员交流起来时,老教授的思路清晰,反应敏捷。在询问到当年方言采集的相关经历时,老教授略带激动地说起了当年在各个县、乡请当地人回答方言问题来完成相关调查研究,并走访询问的事。“我们当年好多地方都跑过,阜阳等地,还有下面的一些乡镇,四处找当地人聊天,不过要问起来调查的注意点,那就是还得找文化人调查”,说着他的表情稍微严肃了起来,“调查不能马虎的,一点都不行,咱们当年什么资料都没借鉴,全靠几个人跑出来的”。而在问到有没有相关趣事的时候,老教授又顿了一下,嘴角挂着止不住的笑意说起了调查时遇见的各色民间小调,“在调查的时候,那些小调才是真有意思,”说着便哼了几句,让实践队员们也感受到了那乡间野味。
晚晴志愿服务社会实践团队的队员们与胡教授聊天
先生虽迟暮,仍记几十载讲坛风华
作为投身教育事业多年的老教授,在聊起讲坛生涯的时候,浑浊的眼里顿时泛出了淡淡亮光,仿佛回到了几十年前一般。“记得我上课的时候,全班150多人,好大一个教室,我全靠声音,在最后一排的学生也能听得清”,说完他腼腆一笑,目光瞟向一旁,那一刻对于执教多年的老师而言,就像面对的不是一个窄小的客厅而是那个陪了他多年的大教室,那个满满都是学生的地方。随后,当队员马兰问起他对自己多年教学的最深刻的感受时,“有趣”成了出场率最高的词。“做老师是一件很幸福,也是很有趣的一件事,你可以遇到不同性格的学生,他们也很有趣”,胡教授一直把教书育人作为人生的一种享受。
聊起陈年往事,老人停顿了几秒,“进入安徽师范大学全凭的机缘巧合,在那个包分配的年代里,谁都不能预测自己的人生轨道。但我很喜欢这里。”而在谈到如何选择了语言学方面的研究时,老人瞬间来了精神,“那时候教啥专业也不是我们自己决定的,都上面分配的,但语言学也是值得奋斗一生的工作。有人觉得它枯燥,但我从来不这样认为”。让人能够感受到其中深藏的热爱与奉献。
此次,为拜访这位中文系老教师,实践队员们也特意联系了文学院方面的同学,准备了几个语言学专业问题请老师解答。针对方言是否存在消失的疑虑,胡教授做出了专业回复。胡教授表示这是不可能出现的事情,“每个方言都是在各个地区的时候环境以及长期的风俗习惯的基础上形成,不会又消失的趋向”随后,又以歙县方言为例,向队员们证明了此种说法。同时,在语言学学学习方面,胡教授建议要适当的多读相关教材,注重语言积累,也鼓励同学要培养基础的语文素养,不要轻视国学学习。
临行前,晚晴志愿服务社会实践团队的队员们与胡教授合影留念
言少而意重,相会的时光总是短暂的
因为考虑到教授的年龄问题,为避免打扰老人休息,实践团队在拜访了一个小时后就选择离开。在临走前,老教授与队员们进行了合影,并祝愿晚晴实践团队可以越来越好,多举办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孩子们,再见了,腿脚不便,就不多客气了。”胡教授站在门边,挥着手,依然带着和蔼的笑容目送着团队一行人消失在楼梯的转角处。
告别了胡治农教授,实践队员们继续走在林荫小路上,面对着明媚的阳光,他们只觉得温暖而甜美。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8310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