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浦梦青绘”实践队有幸采访到浦江迎会的传承人张根志。
浦江迎会是一种以中国民间传说中的人物造型为主体,结合戏剧表演、扎制雕刻、音乐演奏等形式的民间艺术活动,具有惊、妙、奇、险的特点,被赞誉为“华夏一绝”。浦江迎会是浦江人民智慧的结晶,于2008年6月7日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
寿溪村有一位名叫张根志的老人,是浦江迎会的传承人。年轻时,他得到村里干部的支持,曾和村民一起恢复“叠罗汉”这一民间艺术。但是,在浦江县举行第一届书画节暨建县1800周年庆祝活动时,老人精心策划的“十八罗汉”因为表演时间过短被婉言谢绝。于是,不服输的他就想到迎会。
然而,一个民间艺术的继承、发扬和推广必将是充满坎坷的。张根志老人在砍伐做迎会会桌的木材时,不小心被木头压断了腿。老人卧在病床上,心急如焚,总是担心因为自己的原因耽误寿溪迎会。因此,没过几天,他就拄着拐杖,在亲人的搀扶下,挨家挨户地去发动村民参与,去寻找参加迎会的幼童。村民们深深折服于老人坚韧不拔的意志、永不言弃的恒心和迎难而上的决心。在张根志的引领下,村民积极组织并参加迎会,使得浦江迎会渐渐获得了各地群众的广泛喜爱,好评如潮。
张根志老人向实践队员们介绍了许多他亲手制作的模型支架:何仙姑坐着时手提花篮的铁支架、铁拐李手拄拐杖的铁支架、吕洞宾威武的站着时背宝剑的铁支架……这些支架都彰显着独特的气质,凝聚了老人的心血,蕴含了浓厚的文化底蕴。“这个支架是我花了很多的心血才制作的,全部是靠我自己想的,没有可供模仿的模型。”老人拿出自己制作的模型骄傲地说。“这个模型是用在新加坡的那次迎会上。那次迎会是我们浦江迎会第一次出国门,我也感到非常紧张。我和我儿子花了3个月的时间去构思迎会的结构,因为那次迎会不仅代表着我个人,我们浦江,更代表着我们国家的文化,代表着我们国家的形象。”老人自豪地说道。
浦江迎会不仅仅是一种传统民俗文化活动,更是一种文化的载体。张根志老人,一位尽心尽责、勤勤恳恳的非遗文化传承人,浦江迎会的守护者。他用智慧打造出千姿百态的铁支架,他用热情谱写出文化传承人的篇章,他用有限的生命致力于无限的文化传承。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7763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