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桥之许昌灞陵桥
--许昌学院化学化工学院“他是今朝”历史文化社会实践队
今天是社会实践的第九天,在队长李泉的带领下,队员们来到灞陵桥进行参观,了解。重新回顾一下我们生活的文化之地。
三国时期,古流传的关羽灞陵挑袍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灞陵桥距许昌市八里处,又名8里桥。为什么叫“漏陵桥”呢?这里有两个原因:一是大概与<三国志评话>的作者有意借名桥、写名事、为名人歌功颂德有关,把关羽挑袍的地方写成西安灞陵桥了,二是“八里”和“灞陵”谐音,以讹传讹,沿以为习。无论是“八里桥”或是“灞陵桥”,由于这处遗址的历史影响,不失为许昌的一处名胜古迹。
关羽在许昌辞曹归刘并非虚构,历史上确有其事。据《三国志.蜀书·关羽传>记载:“初,曹公壮羽为人,而察其心神无久留之意,……及羽杀额良,曹公知其必去,重加赏赐。羽尽封其所赐,拜书告辞,而奔先主于袁军。左右欲追之,曹公曰:‘彼各为其主,勿追也’。” <三国演义>中说,曹操不但不准部下杀关公,而且还亲自率领部将赶到灞陵桥头给关羽赠袍送金,为其饯行。而关羽恐其有诈,便立马于桥上,用刀尖挑锦袍披挂身上,并勒刀回头称谢日:“蒙丞相赐袍,导日更得相会。”遂下桥往北,顺官道而去。到了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孙、刘联合,火烧赤壁,曹操83万人马,一败涂地,最后只带十数骑落荒而逃,恰逢关羽伏兵华容道,为报昔日之恩,放了曹操一条生路。因此关公辞曹的故事,既表现了关公的“忠义”之情,同时也突出了曹操爱才之心,以致千百年来传为美谈。后人于溺陵桥畔修建了关帝庙,以作纪念。
许昌或许在经济实力上不能与一线城市相比,可是在三国文化中,绝对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供稿人:朱容兴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7350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