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师范大学政法、理电、外国语三院前往赣剧博物馆参观
2019年7月10日上午9时,江西师范大学政法、理电、外国语三院“七彩假期”教育关爱服务团组织部分志愿者前往湾里区太平镇心街参观赣剧博物馆。
从队员们所驻扎的太平狮峰学校出发,途经高低错落的当地极具江南特色的婉约建筑和幽静祥和、古色古香的太平街头,步行大约二十分钟,队员们便到达了当地最繁华的街道——心街。这是当地集名宿、风俗建筑于一体的、形成了涵盖文物鉴赏、旅游观光、综合服务三大功能的特色景区。刚踏入这条街,赣剧博物馆五个大字便映入眼帘,那就是我们的目的地。清幽如斯,与闹市相隔,这汇聚百年历史底蕴的博物馆,在不远处云雾缭绕的青山的衬托下,恍如人间仙境一般,有仿佛让人不禁有种穿越回唐宋的古韵之感。
尚未踏入馆内,门前的石碑就已吸引了队员的注意,上面横陈的是对赣剧的简介。据悉,作为江西省地方戏曲剧种之一,赣剧发端于弋阳腔,起源于赣东北地区,前身为饶河班和广信班。馆内的两块金色的铭牌也记录了这座赣剧博物馆的辉煌——在2008年被纳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2011更是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展现赣剧独特魅力的舞台。赣剧是建立在丰富的地域文化之上的,它从民间一路走来,也随着时代的变迁,不断创新发展。它的发展对京剧、川剧、湘剧、秦腔等44个剧种的形成产生了巨大影响。并且,作为江西省的省剧,赣剧雅俗共赏,拥有较为广泛的群众基础,所以也更容易凝聚发展共识。当地居民对于赣剧熟悉度,用妇孺皆知来形容也是丝毫不为过的。毕竟赣剧滋生于江西这方水土,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魅力,让生活在这一片土地上的人们难以割舍。难怪民间有句俚语形容赣剧及其戏迷:“深夜三更半,村村有戏看;鸡叫到天明,还有锣鼓响”。
踱步于博物馆内,除了有48块图文并茂的展板外,还陈列了包括赣剧脸谱面具、文武场乐器、戏本、戏服、唱片等诸多珍贵实物展品。这些文物的陈设和展板上的介绍让队员们大长见识。记忆最为深刻的是,一本发黄的书上对赣剧的详细介绍。例如,赣剧的声腔以赣方言为主,融高腔、弹腔、昆腔等多个声腔为一体。弹腔则有二黄、西皮、文南词、浙调、上江调、老拔子等多种,多系地方化了的外来声腔,其中二黄、西皮古朴味醇、文南词柔美舒缓。凡此种种,无不彰显着赣剧的深厚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地方性魅力。细细品味,队员们可以了解到赣剧历史变迁和最终形成的整个过程以及它的特色,更能从字里行间的介绍中体味赣剧表演者的艰辛。诚然,数代赣剧艺人无怨无悔,为传承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他们通过不懈努力,将它推向全国甚至推向世界。他们所做的这些,只是出于保护赣剧经典非物质文化遗存这一初心,因为对于这些艺人们来讲,赣剧是他们艺术的根。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如果说赣剧与京剧、昆曲等等相比,知名度不高,认同感不足,那便是对赣剧极大的误会。因为赣剧被誉为中国戏剧的“活化石”、京剧的“鼻祖”,其发展对京剧、川剧、湘剧、秦腔等多个剧种的形成产生过非常深远的影响。进入展馆的门口甚至还有毛泽东1961年在庐山对于赣剧的评价,即“清秀香甜”四个字的题词。值得一提的是,赣剧特点很多,从艺术风格来说,赣剧是质朴而激情澎湃的,是恣肆汪洋而直击人灵魂深处的。这种强烈的地域文化特色,特殊的人文精神是赣剧艺术蓬勃发展的源泉,也使得赣剧获得了超越方言土语和地域文化局限的艺术贯穿力、亲和力,以及融合各种地域文化的穿透能力。
本次参观,除了为达到通过宣传提升社会对赣剧关注度,让其为更多人所了解和知晓,扩大受众范围这一目的,更是为了延续赣剧生命,使之得以代代相传,以及让更多的青年才俊承担起赣剧传承不息的历史使命的目的。作为中国第一个赣剧博物馆,太平镇的赣剧博物馆更有责任传承和保护好赣剧的历史留存,在吸引更多游客以扩大影响力的基础上努力创新其它形式的宣传,展现出更多优秀剧目,让赣剧艺术之花在赣剧之乡绽放得更加光彩夺目。
由于博物馆规模较小的缘故,队员们只参观了半个小时,但队员们纷纷赞叹此次参观之旅不虚此行、获益匪浅。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赣剧在如此众多青年人的关注之下,定能重振雄风,在不断创新发展的康庄大道上越走越远,也相信队员们定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将传承民俗传统文化的重任勇敢的担在肩上,视为己任。(江西师范大学政法学院供稿)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7284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