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
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7月9日,浙师大行知学院“文人行者”暑期社会实践队有幸邀请到了兰溪道情的唯一传承者——郑有莲女士来到永昌街道百凤林村为同学们表演道情,并对她进行了相关采访。
金华道情,又称唱新闻、劝世文,是一种一人多角色坐唱式单挡的说唱艺术,以唐代道曲为滥觞,南宋初具成形,明代在金华地区生根演化,流传至今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它与杭州小锣书、温州鼓词、宁波走书、绍兴莲花落合称为浙江省五大地方曲种,于2008年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郑有莲女士向我们解释,金华道情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从明朝至解放后的五六十年代,一直是金华民间喜闻乐见的文娱活动,也是道教的一种传承。
作为兰溪道情的唯一继承者,郑有莲女士2006年的时候就师从村里的老人,学习道情,由于自身独特的嗓音及出色的编写能力,很快就在兰溪一带有了名声,还经常受邀到兰溪市公安局、市政协、市宣传部、市纪委及各乡村各街道等地进行相关宣传演出。
对于道情现在的传承情况,郑有莲女士袒露:整体还是不错的。她在永昌小学带了一批学生,虽然只有8个,但还是传承有望。不过由于道情的演出形式并不是固定的,需要入乡随俗,正所谓“艺人一台戏,演文演武我自己”,不仅要有自编自写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学会临场发挥,这是传承的最大考验,对个人素质要求较高。
说起道情的受众,郑有莲女士颇感自豪:“不管是年轻人还是年老人,都喜欢听!”当然,对于年轻人来说,听道情更多的是一种兴趣使之,而对于年老者来说,听道情戏更像是一种回忆。
最后,郑有莲女士给同学们带来了一段简单的道情表演,同学们无不流露出极大的兴趣。演唱间隙,郑有莲女士还亲自示范教学,只为让同学们“近距离”感受道情之美。
郑有莲女士说,现在提出的“文化寻根”口号让民间传统文化“重新活了起来”,但宣传和弘扬是一方面,但更多的是需要传承,看到同学们今天对道情流露出的极大兴趣,她很欣慰。
道情本是古人留,留与后人解忧愁,只要道情有得唱,管他冬夏与春秋。郑有莲女士留下的不仅仅是一出道情戏,更是文化路上的传承精神。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6817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