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6团10队“垃圾分类”小分队成员来到了闸弄口街道的春晖社区。除了发放宣传册之外,团队成员将工作的重点放在了对社区的居民的采访上。
团队主要围绕“您觉得社区内垃圾分类的宣传力度怎么样?”、“目前您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吗?”、“您对现在的垃圾桶分布是否满意?”等一系列问题对居民进行采访,其主要目的是了解社区对于垃圾分类的宣传力度和社区居民垃圾分类的意识。
采访对象主要选取孩子和老人。通过采访,团队成员了解到春晖社区的垃圾分类工作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首先进行一定力度的宣传后,分发不同颜色的垃圾袋,例如绿色为餐厨垃圾,黄色为其他垃圾;接着实行“桶长制”,专人指导居民们的垃圾分类,养成习惯;之后便撤除楼下的垃圾桶,改为“定时定点”投放,垃圾房的投放时间为早上七点至九点和晚上六点至八点,并有志愿者协助。
从居民的回答和行动中可以看出春晖社区试点垃圾分类的宣传是值得肯定的,居民们表示大家都已经渐渐开始对垃圾进行分类,也都按照规定时间倒垃圾,同时团队成员注意到,春晖社区有专门建设许多垃圾房和垃圾点,来丢垃圾的居民都非常自觉的将分类好的垃圾投入到各类垃圾桶中。在采访中团队成员遇到了一个即将上初一的小男孩,从他的口中得知不仅社区加大垃圾分类的宣传力度,而且学校也会对学生进行垃圾分类的宣传和教育。在社会提倡垃圾分类的大环境下,他十分积极的参与垃圾分类,例如在家里他都会将爷爷的烟蒂单独放在一个小袋子。
同时根据居民的回答,团队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有些居民表示社区的垃圾分类主要针对的是餐厨垃圾和其他垃圾,对于处理废旧电池等这类有害垃圾没有更深入的垃圾分类管理;有些居民表示垃圾袋分发会存在少发、漏发的情况;还有些居民则表示社区的宣传不因局限于发放宣传册、张贴海报等形式上,他们提出可以在合适的时间开展培训会并通过附赠一些小礼品来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垃圾分类中来。
绿水青山便是金山银山,垃圾分类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垃圾分类后被送到工厂而不是填埋场,既省下了土地,又避免了填埋或焚烧所产生的污染,还可以变废为宝。这场人与垃圾的战役中,人们把垃圾从敌人变成了朋友。垃圾分类正当时,可谓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举措。
通讯员 王佳意/文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5869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