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李一凡:“编造故事”的新闻工作者

作者:王芳婷

李一凡:“编造故事”的新闻工作者

“日本兵称呼凌方贞‘希罗酱(Miss Shero 音译)’。多年过去,‘请坐(どうぞ座ってください)’‘请进(どうぞお入りください)’等日语词,依然留在凌方贞的记忆里。”

3月13日,《新京报》官网、微博、微信公众号以及旗下自媒体平台“重案组37号”一同发布推文《湖南岳阳新发现两名“慰安妇”幸存者|这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无人料及,文章中老人原名的直接使用和部分情节的描写,会在五天后引爆一场舆论。

“无证采访”的记者

3月18日,中国“慰安妇”问题研究中心湖南地区特约调查员陈栋梁在微博ID@湖南-清泉上发布“强烈抗议新京报记者李一凡违反新闻职业道德伦理恶劣行径”的声明。声明指出:李一凡不仅未经同意公开了老人的身份信息,还在文章中多次捏造老人受害情节。为了证实自己的言论,陈栋梁还公布了与记者李一凡的微信聊天记录截图。

此番言论一出,网友纷纷将舆论的矛头指向记者李一凡,认为其缺少基本的职业道德。微博网友@布鲁布鲁啦质问道:“记者不是报道事实的吗?怎么不尊重被采访者的意见,还胡编乱造。”更有网友建议《新京报》处理李一凡,“违背承诺和当事人意愿,强行披露受害者和牵线者身份信息,《新京报》必须处理这种无良记者。”微博大V黄章晋ster如是说。

在李一凡受到网友攻击的同时,其背后的《新京报》也未逃过舆论的谴责,许多网友认为其作为一家媒体缺少基本的道德底线。微博网友@萱蜜豆在@湖南-清泉微博下留言:“抗议无良新京报,胡编乱造,违反新闻职业道德,为了自己的利益,最基本的底线都没有。”

同日,上海师范大学中国慰安妇问题研究中心也加入了对李一凡的声讨中,并证实了陈栋梁抗议内容的真实性。这一官方机构的发声,无疑是火上浇油,越来越多的网友成为“谴责李一凡”队伍里的一员。微博网友@Yilia-yf谴责道:“新闻人能有起码的职业素养嘛!能有自己的底线吗?”

此外,有网友爆出在中国记者网上不能查到新京报记者李一凡的信息,这让大部分网友对李一凡的记者身份提出了质疑。知乎用户@josiah表示:“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相关法律规定,李一凡没有一对一的专访资质。”不过,在李一凡被网友“要求”拿出记者证时,也有部分网友表示支持李一凡,微博网友@陆柒捌个玖网友解释道:“广电要求有一年在机构媒体采编经验才可以考记者证。”不过,这一说法并没有让大众信服,许多网友仍然对李一凡的职业身份表示质疑。微博网友@寒暄才是真爱说道:“原来记者是不用上岗证的。怪不得可以昧着良心说话。”

声明成洗白?

面对网上铺天盖地的质疑,《新京报》于3月19日发布《新京报社关于“岳阳新发现两名‘慰安妇’幸存者”报道的说明》,指出记者采访时有录音,不存在造假行为;《新京报》回访时,家属也同意使用真实姓名,至于陈栋梁的质疑,家属至今不知情;而陈栋梁被拉黑则是因为他给李一凡记者带来了困扰。

此声明一出,部分网友开始“转变”自己的态度,选择相信和接受《新京报》的说明。微信网友@神说要有光说道:“有理有据,令人信服。”甚至有部分网友表示,希望看到《新京报》公布相关证据。微信网友@推推在撒哈拉则表示希“说明较及时,但并没有对原博提出的所有质疑进行回答,网络上的喷子依然没散,希望下一步能将录音和摄像进行公证,如果情况属实,建议追究法律责任。”但《新京报》秉持“全盘否认”的回应态度仍然遭到了网友的质疑。微博网友@CM0304表示:“《新京报》全部文字否认就完事了?对其他负面新闻新闻那么严格,为什么到自己头上就忽悠大众。”

不过,网友还没等来反击的证据,事件就再度发生反转。当天晚上,微博网友@贺公子05发文表示,自己是其中一位老人的孙子,他对《新京报》声明中所说“家属同意使用真名”表示否认,并称自己受到了《新京报》打电话人的误导。

顿时,舆论的风口再次指向《新京报》和李一凡,微博大V徐记观察问道:“@新京报出来挨打,你们那篇说明说明了你们的虚伪,还振振有词的自我辩解,现在家属亲自打你们脸了。不继续说几句吗?”微博网友@LL相信简单也表示:“强行辩白,无职业道德,可耻!”

随后,众多有影响力的网友相继发声,指责《新京报》缺少媒体应有的基本责任感。微博大V@椒江叶Sir发布了头条文章《新京报,要是不原地爆炸,你们就对不起曾经受到禽兽们摧残的慰安妇》,批判《新京报》为了换取点击量便抛弃职业道德和伤害“慰安妇”的行为。自媒体人@天下苦谣棍久矣在文章《某些只顾追逐流量的媒体,人血馒头好吃吗?》中列举了近几年来《新京报》的一些不实报道,并称这些报道对记者原本美好正义的形象造成了丑化。

3月20日,微博网友@大家的螺丝钉发布的博文《奶奶们都已耄耋之年,家属说法反水,疑似被利益相关方控制》引起网友关注。他自称是李一凡的朋友,想要为其做点什么,便公布出了19日《新京报》回访@贺公子05的电话音频,证明不存在所谓的误导。他还指出陈栋梁在微博上发布“看望‘慰安妇’制度受害幸存者”时,自己就曾把四位老人的名字和照片公布出来。此外,在这次采访中,陈栋梁只是志愿者,并不能代表所有报道当事人及其家属。

不过,这些“证据”并不能让网友信服,大部分人始终将目光聚焦在李一凡没有尊重“慰安妇”隐私上。微博网友@暖包儿直接反驳@大家的螺丝钉:“你还为你朋友洗白,一开始答应不曝光老奶奶的信息,人家并没有同意,你朋友凭什么曝光人家信息。但凡他有点职业道德就不会这样做。”

丢失的新闻伦理

“录音等材料,是自我保护最后一道防线。被单方说法指控后,遭遇网络暴力。感谢@大家的螺丝钉给我勇气。事发后,首次发声,嗯,我是李一凡。”

同日,在微博网友@大家的螺丝钉文章的支持下,李一凡事后第一次发声,不过也成了最后一次,他随即注销了自己的微博。但舆论的风波并没有随之停止,大众对记者职业道德的质疑还在继续,微博网友@玥星讽刺道:“记者为了博眼球什么事情干不出来呢?”

其实,深陷“新闻伦理”风波的并非只有李一凡,许多新闻记者为了获得话题和流量,可能会抛弃自己应有的职业道德和人文关怀。前段时间引发争议的“赵宇案”本已经慢慢淡出大众视野,但3月30日,“赵宇携妻搬家”这一热搜却迅速冲到微博第三。许多媒体都在报道中指出:赵宇决定携妻儿前往兰州,开始新的生活。记者直接公布赵宇行踪这一行为,也引起了网友的不满。微博网友@只为遇见最好的自己的路表示:“媒体不要再去打扰他了,让人家一家三口踏踏实实的过日子吧。”

近几年,类似的报道层出不穷。从早年的“汤兰兰案”到最近的“重庆坠江案”,新闻报道对事件当事人的伤害,加剧着大众对“媒体职业道德和新闻伦理”的质疑。甚至有人将媒体人比作“刽子手”,许多网友表示:“没有良心的媒体人只会发表出吸引他人眼球的不实报道,到处吃人血馒头,这样的媒体人跟刽子手没啥区别。”

目前,《新京报》事件已褪去了它最初的热度,一点点消失在大众的记忆里。不过,此事件带来的关于“记者新闻伦理”的探讨却还在继续。南方传媒书院的院长陈安庆在知乎上发表文章《新京报记者采访慰安妇报道争议是非辩》称,这次事件给媒体行业提了一个醒,新闻媒体在新闻写作中不能失去理性,失去了应有的人文关怀,一昧的去追求历史真实性,丢弃新闻人引导舆论的社会责任。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5338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以我之名,诵读我心 ——“追希”特色课堂之朗诵课

赋予文字灵魂的是人。汉字与汉字拼接组合,可以是归心似箭的思乡情切,可以是壮志未酬的满怀豪情,可以是你侬我侬的恩爱纠葛……朗读汉字,将自我将设身处地,体会汉字中的真情实感,触…… 何嫒 岭南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称呼里的故事 ——“追希”社会实践之小小感悟

称谓,有长者的期许,有家族的传承,有父母的疼爱……姓名称呼,三两个方块字里,有着自己的故事。在“追希”党员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我看着队员们一个个收获了新的称号,这是新…… 何嫒 岭南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追希”社会实践队之走廊声色有感

人群带来喧闹,有孩子的地方就充盈着欢声笑语。孩童的天性注定了他们不会被狭小的四方天地所束缚,走廊也在日常绽放着不一样的烟火。喜欢在走廊上蹦跳着的人儿,也就慢慢爱上了教室外那…… 何嫒 岭南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追希”社会实践之回忆初心

我曾经期待着,我怀着美好的心情,站在讲台上,期待我能成为孩子们最温暖的校园回忆,遥望着目送我的学生远走成人……我曾被温暖过的岁月,想要小心翼翼地反哺滋润孩子们的人生。教师,…… 何嫒 岭南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追希”社会实践之可爱的人

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不一定有一个贤惠的女人。“追希”党员社会实践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成功背后一定有一群可爱的队员在默默地付出着。“追希”党员社会实践队的十天旅程即将到站…… 何嫒 岭南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追希”社会实践之趣味英语课堂

“你和我,心连心,永远一家人。”哪怕在天涯流浪,举头同望一轮明月,就能找到故土带来的眷恋,这就是文化的纠葛,这就是文明的赓续。当机械的齿轮开始契合滚动,历史滚滚向前的车轮里…… 何嫒 岭南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追希”社会实践之升旗有感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鲜艳的五星红旗,正随风飘扬在平石小学的半空。这会是本次“三下乡活动”“追希”社会实践队十天来的第一次升旗仪式,也是最后一次。操场上…… 何嫒 岭南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追希”社会实践队之孩子们的娱乐

形容童年,会用肆无忌惮、会是天马行空、会有无拘无束、会说多姿多彩。干净得像一张白纸一样的孩子,没有世俗的污浊,也没接触生活的沉重,无瑕透彻,一点点惊喜就可以开心上一整天。孩…… 何嫒 岭南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桂平杖头木偶戏 “遇春”:广西师大学子 “穿针引线” 解传承之困

在文化多元且非遗保护意识渐强的当下,2025年2月25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走进广西桂平市杖头木偶文化基地,深入调…

青春赋能:广西师大学子为桂平杖头木偶戏 “舒筋通络”

在非遗保护热度攀升的当下,2025年2月25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肩负传承传统文化的使命,走进桂平中山公园前的自治…

宁波财经学院“赤心”实践团:让红色精神薪火相传

宁波财经学院“赤心”实践团:让红色精神薪火相传宁财学子组建“赤心”实践团,在假期里毅然踏上了红色文化探寻的征程,这段…

破局!广西师大学子为濒危的桂平杖头木偶戏寻生机

近日,2025年2月25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的成员们满怀热忱,踏入桂平中山公园前的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所,对…

宁波财经学院“赤心”实践团:铭记烈士初心,续写时代华章

宁波财经学院“赤心”实践团:铭记烈士初心,续写时代华章今年冬季,宁波财经学院组建了一支由5名成员组成的“赤心”实践小…

最新发布

“景观校园,多彩生活”——记通信与物联网工程学院“绿色指尖,随手关灯节能”活动调研报
调研背景:二十一世纪,经济快速发展,科学技术不断提高,社会给现代社会文明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中环境优美是实现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这正成了同学们的一种共识。而学校作为现代社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
我校花田“卫士”志愿者开始招募
我校花田“卫士”志愿者开始招募为了应对五一期间大量游客来我校花田参观游玩,同时为强化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志愿服务精神,争做优秀志愿者,增强大学生奉献服务精神,创建美丽、友爱校园氛围。我校志愿服…
发扬“五四”精神 勇挑时代重任
发扬“五四”精神勇挑时代重任——我校开展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表彰大会百花盛开迎佳日,人间最美在此时。为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集体学习的重要讲话精神,我校于4…
电子爱好者协会举行电子设计竞赛
为激发学生对电子、通信、计算机等学科的兴趣,提高学生电子系统设计的水平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为“2019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选拔参赛人员,4月28日下午,电子爱好者协会在1号实验楼423教室和429…
徐可:一步一步地与“他”亲近
徐可:一步一步地与“他”亲近“万物皆可拓,除了我们平常拓的一些碑文和器物外,还可以拓树叶、木桩、手表和项链甚至还有活鱼。”拓片传承人徐可说道。对于27岁的徐可来说,使用宣纸和墨汁,将碑文、器皿上…
德州学院资源环境与规划学院举办安全教育观影活动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总体国家安全观,强化学习教育部《关于加强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提高国家安全观念,德州学院资源环境与规划学院在求实楼2008教室…
古人食:饮食之道,先知而后行
古人食:饮食之道,先知而后行《膳夫录》记载:“汴中节食,中秋玩月羹。”清冽的山泉水和研磨好的藕块一起注入转动的石磨中,缓缓旋转,取得其晶莹的浆水,去渣晾晒。炭炉起火,将锅中的清水烧开,加入洗好…
养不大的“孩子”
养不大的“孩子”在看到电视剧《都挺好》中的苏大强患老年痴呆后,赵芳芳瞬间泪奔了……夜已深,她给自己沏了一杯浓茶,回想到母亲从2008年开始患老年痴呆,到今天已经过去了11年。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一家人看…
执墨笔品弘词,铭五四青年志
执墨笔品弘词,铭五四青年志2019年4月19日至23日,福州大学2017级市场营销01班团支部开展“笔底谱思,流韵恭楷”主题活动。该活动面向全国广大青年,通过线上方式征集硬笔书法作品。文字内容为近代思想与革命先辈…
一年千绘,春去春往|福州大学学子全面改造旧桥景观助力校园美丽建设
一年千绘,春去春往|福州大学学子全面改造旧桥景观助力校园美丽建设“自那次与她的未期而遇,不知不觉地便也一年了。”林文同学说道。言中的“她”——千绘,是由林文同学带领的福州大学2017级市场营销01班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