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感动自己,怎么感动别人。”——苗春生
在泥塑大师苗春生的家中,泥塑作品达上万件,这些藏品均为苗老师多年来细心创作,为观众呈现出一幅幅极富情趣的保留着特色民俗记忆的画卷。今天,他为赶来周家庄拜访的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启为创新团队的学生们讲述了他的故事。
苗春生泥塑作品《把脉》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魏鹏 摄
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农村,每逢下雨,道路泥泞不堪,出行不易,大人们唉声叹气,小孩子们却开心坏了,那时候的泥巴就是他们的玩具。那时候还是个孩子的苗春生对泥土的喜爱和天分就已初显。从小就乐于观察生活接触新事物的苗春生,在青年时期还是每年村里社火的积极分子,骨干力量。也正是因为在村中每年的社火期间积极做事,才结识了他当时的泥塑老师刘学良,从此与泥塑结缘。
图为苗春生接受启为创新团队采访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魏鹏 摄
选择做泥塑,纯粹是因为喜爱,对泥塑的喜爱,对生活的热爱。学会泥塑之后,苗春生一边经营着自己的养猪场,一边坚持做着泥塑。就像苗春生说的:“做着自己的喜欢的事情,就一点也不会觉得累,也永远不会厌烦。”他把热爱投入生活,把生活印在脑海,把记忆融进作品。有了爱的作品,既感动了自己,也感动了别人。
终于有一天,苗春生四十年的坚持有了回报,他的泥塑作品被发掘,并于2000年在小雁塔展览,参观者在参观了苗春生的泥塑作品之后,被苗老师的作品唤起了儿时的记忆,深深的被打动。后来便有广东来的商人专门登门拜访了苗春生老师,并买走苗春生的一批作品。那是苗老师第一次卖出自己的作品,因为在此之前,苗老师从未想过自己坚持下来的最热爱的事情有一天可以用来挣钱。也是在此之后,苗老师的泥塑作品价值逐渐被发掘。
苗老师的作品,源于生活,记录生活,展现生活,用其一生的坚守与坚持形成了自己独有的民俗特色。苗老师的家中还摆放着许多图书,平常还会学习木匠,彩塑等。他说,要不断的吸收营养,才能实现创新。除了热爱,除了坚持,更重要的是苗老师的工匠精神,才使泥塑发展的越来越好。
苗老师耐心的解答完了启为创新团队成员们的所有问题。他说,泥塑已经被列为非遗保护项目,他也会尽力将非遗传承和保护下去。苗春生传递给大学生们的,不仅仅是泥塑的制作过程,更重要的,是他的热爱,是他的坚持,是他的工匠精神!在非遗的传承过程中,这些精神都是最最宝贵的!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4112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