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全体成员共同努力,完善收尾后续工作,2018年8月12日,北京科技大学唐韵华章·唐制汉服文化调研宣传实践团(此后简称“唐韵”团)暑期社会实践顺利落下帷幕。本次实践活动为期两周,在北京与西安两地共同进行。前期知识储备,后期推广宣传,活动丰富,内容充实。8月10日,位于芙蓉新天地的收官献礼舞台,完美展现北科学子风采,更为“唐韵”团暑期社会实践点睛之笔。
为弘扬传统文化民俗,让更多的人知道并了解汉服及其相关文化,“唐韵”团成员间默契配合,创新进取,坚持文化自信,不断丰富活动形式与内容,使得社会影响力稳步提升。人物采访,参观学习,问卷调查,文化交流,社区宣讲,舞台公演等众多活动,均展现出“唐韵”团成员的非凡能力,与其社会实践的不菲成果。
7月,在京期间“唐韵”团采访到北京科技大学内研究汉服文化相关教授老师——李怡老师和张健老师。采访围绕唐代,就“唐代服饰配饰”、“服饰在唐代不同时期的不同特点”、“唐代的风俗习惯”等方面进行询问,收获专业知识颇丰。文化宣传社会实践要贴近群众,要走入群众,“唐韵”团成员深谙此理,生活中的传统文化爱好者正是他们接下来的采访对象。一位同袍根据自身生活经历和环境,讲述了各自对汉服文化宣传独到见解。一位公司经营者说道:“我们完全可以从日常的衣食住行开始做起,让传统文化不再是书本或者媒体上的符号,而是让它们真正的走进人们的生活。”
在北京科技大学国际部的文化交流展,“唐韵”团应邀前往国际部进行汉服相关宣讲,及试穿体验活动,将汉服文化带向外国友人。
“唐韵”团联合北京志新社区居委会举办“汉服进社区”宣讲活动,面对不同受众群体,调整安排特色活动内容。举办此类宣讲共计三场,受众非别为青少年,老人,亲子。活动后“唐韵”团对参与者进行随机访问,接收反馈及建议,多收到赞许褒奖。至此,在北京的实践告一段落,“唐韵”团启程前往昔日大唐都城——西安。
位于汉服的普及度比较高的古都西安,“唐韵”团前往西北大学,举办文化交流座谈会,并探讨当代大学生在如此文化推广活动中扮演的角色。
美好如烟花,虽只在夜空绽放刹那的惊艳姿态,但却能在观者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外展活动如期而至,“大明宫遗址公园快闪活动”应运而生。8月7日,夜幕即将降临,“唐韵”团成员身着汉服,于西安市未央区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丹凤门,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汉服舞蹈快闪活动。当一切准备就绪后,《礼仪之邦》《临安初雨》两支舞蹈即刻奉上,行人纷纷驻足观赏,经统计现场观看人次已破百。
8月10日,19:30,收官献礼舞台“情系裳安”于西安市雁塔区芙蓉新天地如期上演,正如盛大的谢幕演出,做最终的回馈,两小时,为观众奉上一场饕餮盛宴。“唐韵”团十名成员,小身体蕴含大能量,共筹备九个节目,包括舞蹈、走秀、传统乐器演奏、舞台剧、朗诵、互动游戏灯谜等多种形式。穿着汉服的成员以其优美的舞姿,吸引了大量的观众。汉服走秀中,襦裙、直裰、衣裳等形制的汉服在一一在台上展示,配乐加以讲解,观众多为汉服的华美而惊叹,为成员所展现的文化风韵吸引。此次的舞台演出,各大平台线上观看人数累计过千,线下参与人数突破两百。
此外,“唐韵”团还参观学习西安博物馆和陕西省历史博物馆,聆听讲解亲身感受唐文化与汉服美;与汉服商家接触,对西安“重回汉唐”汉服店的两位负责人进行采访;线上进行问卷调查的同时,在各地也发放了大量实体问卷,以了解汉服普及度。
近半个月的时间,我们在这里留下无数美好的回忆,这一段成长的旅途,有过波折焦虑、困惑迷茫,但是我们坚持下来了,每一步的汗水浇灌,让我们更加明白实践的意义所在,我们渴望做得更好,我们努力做到更好。汉服对于我们来说不仅仅是身上衣,更是心中情,我们爱它,希望了解它。而今,实践进程终于走到尾声,每一个人的心中都充满了不舍。我们像来时一般,怀着对汉服的热爱离开,不同的是,我们都多了许多对宣传汉服的渴望与信心。暂时分别的,是这座曾名为长安的古城;永不熄灭的,是我们对汉服文化的热爱。
此处长安,一段长忆。愿有一日,我华夏衣冠人尽皆知。这个夏天,长安情结、汉服记忆,念念不忘,恋恋不忘,愿裳安、长安。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3834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