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西安大学生暑期深入四川大凉山,推进多为扶贫,助力凉山教育,聚焦民族经济

来源:西北大学 作者:田亦濛、思庆杨

三下乡∣助梦梁山,西大学子在路上

  7月17日至25日,西北大学数学学院“推进多维扶贫助力凉山教育聚焦民族经济”调研团队赴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旨在通过走访农户问卷调查“脱贫攻坚”情况、与政府及相关部门座谈、银行信用贷款知识普及、国家大学生资助政策宣传等形式,全方位了解当地多维贫困问题、扶贫脱贫现状、金融扶贫实施成效等方面的情况。

  绪:

  为了做好此次调研,实践队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一方面,队员们仔细斟酌,易稿十余次,充分保证问卷中每个问题及其选项设置的必要性、科学性、合理性;另一方面,考虑到受访者的积极性问题,我们准备了精美的小礼物。认真策划,采购物品,做了充足的准备工作。

image.png

问卷

  7月17日晚,实践队师生一行九人从西安火车站出发,历经30个小时的颠簸和等待,于7月19日凌晨到达四川省西昌市凉山彝族自治州火车站。

image.png

image.png

出发、到达

  启:

  7月19日上午,我们来到凉山州扶贫与移民工作局进行此次调研工作的相关对接。相关负责人详细介绍了当地基本情况、致困原因、扶贫工作现状,并耐心接受了我们的询问。我们了解到,彝族人民“一步跨千年”,从奴隶社会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思想较为落后,当地交通状况差是当地贫穷的直接原因。

image.png

雷波县座谈时

  “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扶贫与移民工作局这种精神最好的诠释者,他们为打赢凉山扶贫脱贫攻坚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了全身心的努力和贡献。

image.png

电梯里的通知

  完成工作对接后,实践队再次出发,长途跋涉,纵享颠簸,于当天傍晚到达雷波县。

  7月20日上午,实践队师生一行来到雷波县扶贫与移民工作局,参加座谈。扶贫移民工作局的相关负责人向我们介绍了当地的基本情况、扶贫局面、彝族风俗习惯、注意事项以及实践地唐家山村、大水井村和大杉坪村的相关情况。这为乡村调研的顺利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image.png

image.png

  践:

  7月21日-22日,我们先后深入唐家山村、大水井村、大杉坪村,开展社会实践专题调研。全体队员始终秉承“公诚勤朴”之校训,凭借最坚定的意志、最持久的耐心,克服了烈烈炎日、崎岖山路、磅礴大雨、蚊虫叮咬、口干舌燥、辘辘饥肠、沟通不畅等困难,坚持走访,很好地完成了预期的调研任务!

image.png

山路行走时

image.png

中午调研时

image.png

下雨时

  每天调研结束后,队员们聚集在一起总结当天的调研活动、完善次日的实践安排,负责宣传的同学经常加班加点完成实践活动的通讯报道。

image.png

晚上回来开会时

image.png

做推送时

  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在党和国家关怀下,在各级政府和相关单位的共同推动下,人民的生活条件不断得到了质的改善,人民对于政府工作的满意程度和人民生活幸福感正稳步提升。同时,在调研过程中发现了村民文化程度偏低、高等教育负担重、金融知识匮乏、贷款覆盖面不广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续:

  结束乡村调研后,历时1天,我们原路返回西昌市。7月24日上午,我们来到了中国人民银行凉山州支行,银行行长和相关科室负责人员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在座谈中,我们如实反映了凉山目前的金融扶贫状况,并咨询了相关金融问题。银行行长和工作人员认真听取后,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解答,并向我们介绍了凉山金融扶贫政策和金融扶贫成效。我们了解到,在金融扶贫领域,国家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很多金融政策是为贫困地区、贫困人民量身定做的,但贷款仍需要政府、银行、贷款需求方的相互理解、通力配合,方能是政策真正落地、生根、发芽!

image.png

中国人民银行凉山支行

image.png

在央行进行下乡反馈

  离开中国人民银行凉山州支行后,我们再次来到了凉山州扶贫与移民工作局。与相关负责人反馈我们在调研过程中所了解到的情况和问题。相关负责人员认真地听取了我们的汇报,并就这些问题,一一进行解答。扶贫与移民工作局相关负责人指出,当前凉山彝族自治州脱贫致富关键还在于人民自身,但由于深刻的历史原因,当地人民还需要政府对其持续引导,移风易俗、发展产业,唯有“扶贫、扶智、扶志”三位同体,人民方能真正摆脱贫穷、实现小康社会。

image.png

在凉山州扶贫与移民工作局进行实践座谈会

  终:

  7月25日,所有实践队员圆满完成社会实践调研,安全返回西安,进行问卷统计、调研总结,着手开始撰写调研报告。

  悟:

  在实践中,孩子上学的不易、人民生活的辛劳、政府工作的繁杂,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具体的启蒙课,方知生活的不易、工作的艰辛,我们需要不断学习、强大,方能面对任何挑战!

  在实践中,扶贫工作人员身上熠熠生辉的钉钉子精神,令我们感动不已,正是这种担当和使命,正带领大凉山的人民一步步走向富裕、美好的小康生活,正奋力推动中国梦的早日实现!

  在实践中,我们充分运用学校里学习到的专业知识,并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这让我们切身感受到知识的力量和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为期九天的实践活动已然落下帷幕,但我们仍将在实现中国之梦想、肩抗时代之使命、激扬青春之担当的人生伟大实践中,学思践悟、奋勇前进!

 

 最后,衷心祝愿凉山彝族人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祝愿中华儿女伟大的中国梦早日实现!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3832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材料17级卓越班成功召开第一次团会

10月31日下午3时30分,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17级卓越班在兴隆山教学群楼5307成功召开团会。17级卓越班全体同学参加了此次团会,卓越1班团支书赵亮和卓越2班团支书曹成欣主持了此次团会。下午3时…… 张鑫月 山东大学材料学院查看全文 >>

17级卓越1班成功举办讲座

11月12日下午2时,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17级卓越1班和17级焊接班成功在兴隆山教学群楼5210举办关于焊接方面的讲座。17级卓越1班和17级焊接班的同学参加此次讲座。邹勇、吴东亭出席了此次讲座。下…… 张鑫月 山东大学材料学院查看全文 >>

17级卓越班成功组织班级秋游活动

10月19日,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17级卓越班成功组织班级秋游活动。此次秋游的目的地是位于济南历城区锦绣川水库南三公里处的红叶谷,17级卓越班大部分同学参与了此次秋游,韩宜君和赵文健组织…… 张鑫月 山东大学材料学院查看全文 >>

材料17级卓越班成功召开团会

10月31日下午3时30分,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17级卓越班在兴隆山教学群楼5307成功召开团会。17级卓越班全体同学参加了此次团会,卓越1班团支书赵亮和卓越2班团支书曹成欣主持了此次团会。下午3时…… 张鑫月 山东大学材料学院查看全文 >>

17级材料学院卓越1班组织召开班会

10月14日上午9时,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17级卓越1班在山东大学兴隆山校区教学群楼4102组织召开班会。卓越1班全体同学参加班会,班长韩宜君主持班会,班主任吴东亭出席班会。9时整,全体成员到齐…… 张鑫月 山东大学材料学院查看全文 >>

山东大学材料学院“网络暴力成因及对策”调研团队召开准备会议

9月21日晚8时,山东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网络暴力成因及对策”调研团队于兴隆山校区教学群楼D座咖啡码头召开了首次团队准备会议,团队成员均参与了本次会议,此次会议旨在确定此次调研…… 赵亮 山东大学材料学院查看全文 >>

山东大学材料学院赴上硅所暑期科研实践团队嘉定区分队开展深度学习

8月19日,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赴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暑期科研实践团队嘉定区分队在研究生梁佳晟的带领下,进行了碲化银做热电材料的性能研究分析。本次实验旨在让队员们熟悉仪器的使用方法及…… 葛丁漪 山东大学材料学院查看全文 >>

山东大学材料学院赴上硅所暑期科研实践团队进行计算机模拟实验

8月17日,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赴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暑期科研实践团队嘉定区分队成员,在进行了宽带吸收材料相关文献的阅读并对该材料的研究背景和研究现状有了一定了解之后,进行了较…… 刘子璇 山东大学材料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返家乡】志愿服务活动 紫色己巳团圆——团圆饭飘香,年味情更浓

紫色己巳团圆——团圆饭飘香,年味情更浓春节期间,千家万户沉浸在团圆的喜悦中,吃团圆饭成为众多家庭辞旧迎新的温馨时刻。…

【返家乡】志愿服务活动 蓝色环保行动——共筑绿色家园

蓝色环保行动——共筑绿色家园这个假期,“凌烟渺渺,甘泉霖霖”实践团成员李嘉欣参加了一场以“保护环境,从点滴做起”为主…

【返家乡】志愿服务活动 绿色生态之旅——共赏四姑娘山之美

绿色生态之旅——共赏四姑娘山之美这个假期,“凌烟渺渺,甘泉霖霖”实践团成员李嘉欣踏上了四姑娘山的绿色生态之旅,在这片…

【返家乡】志愿服务活动 黄色安全宣传——手绘安全标语,共筑安全防线

【返家乡】志愿服务活动黄色安全宣传——手绘安全标语,共筑安全防线这个假期,“凌烟渺渺,甘泉霖霖”实践团成员李嘉欣组织…

【返家乡】志愿服务活动 橙色艺术体验——剪窗花写对联,传承民俗文化

橙色艺术体验——剪窗花写对联,传承民俗文化这个假期,“凌烟渺渺,甘泉霖霖”实践团成员李嘉欣参加了一场在家里开展的充满…

最新发布

“弹吉他的小男孩”——高伟睿
这是我第一次来支教,充满了好奇心。第一天,我们坐了大巴去河北省保定市唐县田家炳中学,到这里就有一场倾盆大雨来迎接我们的到来,洗刷了这里的炎热,带来了丝丝的清凉,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安排好了住宿以及办 …
重驻青高校公示语英译,展青年学子之风采
优秀的翻译总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令人赏心悦目,而拙劣的翻译却是事倍功半。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对外宣传力度不断加大,双语广告在我国已是铺天盖地,但翻译的效果仍然有待提高。为了调查驻青高校校 …
浙江理工大学花儿向阳开科研实践团队深入感统课堂 助力星儿成长
2018年9月5日,浙江理工大学“花儿向阳开”科研实践团队来到了杭州市星星苑(自闭症)儿童发展中心,在征求到老师的同意后,有幸参与到了自闭症儿童的感统教育课程,与孩子们近距离接触,深入了解到星星苑的训练方式以及自闭症经过训练之后的成效情况。…
向阳花开,向你心开
  凉亭坳上,有座学堂,希望之花在这里含苞待放,明日雄鹰在这里丰羽成长,迎“篮”而上是这里的特色,迎难而上也是这里的精神。  有幸成为“向阳花开”义务支教暑期社会实践团的一员来到怀化市凉亭坳,短短 …
奇妙之旅
  手指在键盘上敲敲打打,写下我点点滴滴记忆。今年的夏天酷热如旧,今年的雷雨急骤如夕。然而今天的夏天我却有着不同的使命,拥有不同的感动。一群不太熟悉却同样满怀热情的我们踏上了三下乡之路,这条路上注 …
盛夏时光,最美印记
  学生之于老师,只是回忆;老师之于学生,是一辈子。大概这一句话是我在这次三下乡中感悟最深的一句话吧,这十天,遇见的人和事对我们而言或许只是一段回忆,可是对那些孩子而言,却有可能因为我们而影响整个 …
安徽师范大学学子支教 师生的“青花瓷”情怀
 又是一个艳阳当空的夏日,志愿者们一如既往:穿着整洁的队服,迎着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向着金马门社区出发。截止至7月20日,安徽师范大学五四爱心学校文学院赴芜湖金马门社区的暑期实践团队已经开展了4天的支教活动。…
暑期之约,遇见你是最美的幸运
从金马门团队的不期而至,从学生家长的将信将疑,走到如今,安徽师范大学五四爱心学校文学院赴金马门社区支教团队已经历经了整整9个日头,并且逐渐赢得了社区家长的广泛支持与肯定。…
关注城市留守儿童,成就童年缤纷彩梦
7月16号从安徽师范大学西门出发,7月27号在金马门社区结束,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五四爱心学校金马门社区的志愿者老师们为期12天的支教活动结束了,现在回想,感觉时间过得飞快。在这一周的时光里我们与孩子们一起 …
家访进行时,不一样的家庭教育
  7月20日下午,由于教学场所被临时借用,安徽师大文学院五四爱心学校赴芜湖市金马门社区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迎来了他们在社区支教期间的第一个空闲下午,借此机会,志愿者代表携带礼物来到了学生林舜祺的家中进行家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