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从这里开始变得幸运
从前的我笃定这个社会是冷漠的。每个人都应该独立的生活,做好自己。亲情,爱情,友情,这些情感无非都是个人生活的点缀。但救助站的生活却和我所想的完全不一样。在这里,我们目睹了神志不清的残疾人,无家可归的流浪者,父母双亡的儿童……那些距离我的生活遥远、模糊的身影乍现在眼前,惹人心疼又无奈。望着他们,我终于明白一个人渴望帮助他人的情感绝不是一时冲动,而是本性。
走在洒满阳光的街道上,目及之处,都是充满干劲,追逐梦想的美好的人们。久而久之,我也忘却了这个社会上还有许多需要得到帮助的弱势群体。在福利院里住着的复退军人和老人,有的智力低下,有的身患疾病,却与工作人员亲如一家人。干净整洁的衣服、晃动着的打扫卫生的身影、喂食时关心爱护的神情,救助站和福利院的阿姨姐姐们担着最沉甸的责任,怀着最真挚的爱心。

如果我是他或她
有人说,救助站的存在,只是为了满足社会大众的怜悯之心,不是真正的有道德、有爱心,因此福利行为不值得大量地动用国家财政收入——他们其实没有理解救助站的真正意义。同情心,其实只是强者对弱者的不幸遭遇唏嘘感叹的一种行为。而同理心,是站在当事人的立场上,真正的感受他的内心,了解他的所想所感。报纸电视上,社会新闻板块总有许多不幸的人儿被救助的内容,这些文字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赚取人们的眼泪募集捐款,而是告诉所有人,哪怕将来有一天你也遭受到了这样的不幸,一定也会有人分担你的忧愁,体解你的痛苦。在救助站,每每看到被救助的人,我便会思考他经历了怎样的人生。如果我是他或她,我又会对未来的人生有怎样的悲叹或期待。

触摸社会冰与暖
短短的五天时间,我感受了一个又一个人生。那个不能说话也回不了家的哑巴;那个哭的像孩子一样要回家的智力低下的中年人;那个年级小小不哭不闹的小男孩……来到救助站,他们从淡漠到微笑,从闭口不言转为主动攀谈。我很高兴,也很荣幸能够出现在他们的人生旅程之中,给予他们一点点帮助。曾经的我以为,人与人之间的鸿沟可以阻挡一切。但现在我才明白,这个社会并不冷漠,每张扑克脸的胸膛里,都跳动着一颗热忱的心——温暖与你同在。
(撰稿:“温暖同行”社会实践团谷丰)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3527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光阴荏苒,珠流璧转之间,为期七日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已经接近尾声,本次活动极大的开拓了实践团成员的视野,丰富了阅历,提升了实践能力。7月18日,晋中信息学院食品与环境学院“……
外宣投稿 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食品与环境学院查看全文 >>
食品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事关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为全面普及食品健康安全的基本知识,提高公众食品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7月17日,晋中信息学院食品与环境学……
外宣投稿 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食品与环境学院查看全文 >>
近年来,火热的电商直播正成为农产品销售的重要渠道,为农产品从田间地头走向千家万户铺设了一条“快车道”。电商直播与传统农业融合催生的新业态,成为乡村振兴路上的一道风景线。为进……
外宣投稿 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食品与环境学院查看全文 >>
为进一步弘扬“尊老、爱老、助老”的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号召社会关注独居老人身心健康问题,提高老年人群防诈意识,助力乡村振兴,7月15日,食品与环境学院“青风环箕”……
外宣投稿 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食品与环境学院查看全文 >>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的身上寄托着祖国的未来与希望。为促进儿童成长,给孩子们不一样的暑假生活,7月14日,晋中信息学院食品与环境学院“青风环箕”乡村振兴实践团和当……
外宣投稿 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食品与环境学院查看全文 >>
以专业学科特色为依托,运用园林专业知识帮扶乡村振兴发展,为同学们积累工作经验,增强职业规划意识与能力,拓宽就业渠道,7月13日,晋中信息学院食品与环境学院王雪丽老师和杨欣老师带……
外宣投稿 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食品与环境学院查看全文 >>
历史传统,是国家、民族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资源和武库,也是民族精神、民族情感、民族历史、民族个性、民族气质、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有机组成和重要表现。为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外宣投稿 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食品与环境学院查看全文 >>
为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指示,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做贡献,在观察实践中长知识、增本领,7月……
外宣投稿 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食品与环境学院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