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绵长安情 遗址保护行—关注遗址保护的西理青年 大学生网报西安8月11日电(通讯员 陈姗姗)“长安大道连狭斜,青牛白马七香车”。时隔千年,曾经车马川流不息,人民安居乐业的长安城并未消失在我们眼前。相反,汉长安城遗址将带我们穿梭千年,追寻古迹。 所谓汉长安城遗址指的是:汉长安、三国长安、西晋长安、十六国长安、隋长安所在地。兼秦咸阳(部分)、唐长安禁苑(部分)。城址位于今西安市城区西北郊10公里处,城内面积36平方公里,是我国迄今为止规模最大、遗迹最丰富、文化含量最高的都城遗址。 1961年3月4日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3月8日,国家文物局批复《关于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申遗工程方案的请示》。2014年其中未央宫遗址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17年12月2日,其被国家文物局列入第三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名单。那么,随着申遗成功各项政策的颁布,汉长安城遗址保护现状如何,其对周边村民生活满意度造成何种影响? 为深入调查汉长安城遗址的保护与开发进程,及对周边村民生活水平的影响,西安理工大学水利水电学院的陈姗姗、马俊英、李吉庆、刘松源、邱一波、李根六位同学组成实践队,在马明策、王竞婕老师的带领下,在汉长安城遗址周边展开对“汉长安城遗址保护与开发现状调研”社会实践活动。本次活动采取实地考察、资料调研、政府咨询、村民寻访、文物参观五部分组成。
7月20日,实践队员实地考察了汉长安城遗址的外观保存现状,目前前殿遗址、椒房殿遗址、中央官署遗迹等都保存完整。目前正在进行二期的“绿化完善”工程。
实践队员对遗址区内原住村民,游客从汉长安城遗址保护了解范围,了解深度,以及参与广度进行采访。通过原遗址区内村民刘阿姨介绍“为保护汉长安城遗址传承传统文化,原遗址内村民已经拆迁完毕,现如今大多居住于北三环以外”。
并且在遗址区内成立了“汉长安城遗址保管所”、“汉长安城国家大遗址保护特区管理委员会”用于对遗址保护的科学引导与管理。 2018年7月21日,西安理工大学水利水电学院“汉长安城遗址保护与开发现状调研实践队”来到汉长安城遗址保管所。保管所的主要职能是对遗址进行保护和管理,负责对遗址内的文物征集、文物资料档案的归集整理、文物藏品的陈列保管以及宣传组织群众对遗址进行保护。 跟随保管所工作人员的步伐我们来到了半开放的汉长安城出土文物陈列厅,保管所赵文江老师通过汉长安城沙盘向队员们介绍了考古发掘和遗址保护情况,让同学们对汉长安城有了整体的了解。保管岁内藏品分为“大汉中枢”和“丝路起点”两大主题,瓦当、板瓦、简瓦、空心砖、古签、波斯金币胡人俑、石虎等大量文物,展现了汉长安城恢弘的气势和开阔的胸怀。
其中,印象最深的当属赵老师所讲到的“十二字瓦脊”和“长乐未央”瓦当。区区“延年益寿、与天相待、日月同光”十二字显示出了汉武帝希望与天同寿、长生不老之心。自古朝代都逃脱不了盛极而衰的命运,“长乐未央”则显示出君王祝福自己的统治连绵不绝。
“站在这片土地上,可以想象这里千年前的辉煌,汉长安城遗址让我看到的不仅是风景,还有中华民族的根”。保护好、利用好汉长安城,让这座庞大的都城遗迹记得起历史的沧桑,看得见岁月流痕,留得住文化根脉!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3130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