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阳湖生态危机不容忽视】
宋朝诗人杨万里这样描写鄱阳湖:“夜来徐汊伴鸥眠,西径晨炊小泊船。芦荻渐多人渐少,鄱阳湖尾水如天”。鄱阳湖之美,从古至今一直为人称赞,但近几年来湖水状况却却不容乐观,种种“危机”相继爆发,尤以水质危机最为严重。水源枯竭、水质污染带来的“消瘦”,曾让湖光潋滟,山色空蒙的鄱阳湖,在一月内“清减”了三分之一。事先搜集的多方资料共同表明:鄱阳湖的生态受到了不可挽回的破坏。为了更好了解查找资料背后的现状,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的大学生实践成员们经过周密的商议策划后,组成江西南昌美丽中国实践团,走进江西省科学院鄱阳湖研究中心展开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观察斑马鱼的成长过程】
7月20日,江西南昌美丽中国实践团全体成员来到江西省科学院鄱阳湖研究中心。在鄱阳湖研究中心,研究人员在鄱阳湖生物实验室中为实践团成员模拟了鄱阳湖的水质形成过程,接着重点向成员们介绍了含毒素水质对鱼群的致死效果研究项目。
据研究人员介绍,研究人员经过长期的积极探索,最终将斑马鱼确定为该研究项目中最佳研究对象,它繁殖后代多、繁殖周期短、表象区别易分辨。研究员领着实践队进入养育室中,从黑暗处理后交配的雌雄个体开始,实践团成员观赏了各个阶段的斑马鱼。从透明的鱼卵到发丝般粗细的幼鱼,从达到性成熟的适龄成鱼到年老到无法做实验的斑马鱼,实践团成员由此领悟了斑马鱼在不同生长阶段的特点,目睹了斑马鱼短暂而完整的生命周期。
接着,在研究人员的带领下,实践团成员参观了鄱阳湖研究中心的实验室,并有幸观摩到斑马鱼解剖实验,通过对不同生命阶段不同生存水质环境的斑马鱼内脏器官的观察,寻找毒素对不同蛋白质的反应情况,近而深入探寻不同毒素与相关基因片段之间关系。
【深入了解询问研究内容】
在研究人员细致深入的讲解下,实践团成员也积极对此进行了一连串的发问。
“请问如何分辨斑马鱼的雌雄?”
“你可以从侧面仔细观看鱼的体型,一般雌鱼的肚子比雄鱼的肚子更大更圆,我们可以通过肚子的差异来判断鱼的性别。”
“刚孵化的幼鱼该如何饲养?”
“对于幼鱼的饲养问题,我们也尝试了很多方法。现在你们看到的培养皿中的微生物就是我们总结出的最适合饲养幼鱼的食物。”
实践团成员还提出了其他种种问题,但不论实践团成员提出何种疑问,研究人员都耐心详细地为实践团成员进行了解答,实践团成员也有了许多感悟。
【实践方可出真知】
研究人员表示,在不断尝试和探索中,他们积极思考,勇于尝试,有了许多新的收获。例如,在斑马鱼的饲养过程中,喂食成为了首要难题。不同于家庭饲养观赏类幼鱼,斑马鱼幼鱼由于体积过小,并不能摄食蛋黄等食物。研究人员立即转变方式,选择购买特殊饲料对斑马鱼进行饲养。“我们通过尝试,现在找到了三种不同直径的饲料,通过不断研磨,可以用来饲养不同时期的幼鱼。”
除此之外,研究人员还积极探索了交配产卵的最佳饲养容器。“最初我们使用了水平的隔板使鱼卵和成鱼分开,后来发现不同成鱼对于深水区浅水区的喜好不同,产卵成功率也会受到影响,故我们改造了实验装置,选择使用波浪型隔板,以满足不同成鱼的产卵需求。”
不仅如此,在死水饲养斑马鱼的实验中,研究人员还尝试了各种类型的饲养容器。“起初我们用的是烧杯,发现烧杯体积太小,需要饲养大量幼鱼时很不方便,就改用了大容量的塑料容器。为了防止幼鱼跳出容器,我们尝试了蚊帐、保鲜膜、白纸等一系列方法,后来发现都不适合鱼类的生长,便自行制作了特制的透气的玻璃盖,不断寻找最佳方案。”
【期待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实际中】
参观接近尾声,实践团向研究人员提出了成员们最为关注的问题:
“请问该研究项目与鄱阳湖生态治理之间的联系是?”
“我们希望可以通过检测某种微量毒素对于鄱阳湖水体的污染以及对于斑马鱼成长的影响,借以加强政府对于鄱阳湖水质检测的重视。”研究人员回答道。
从研究人员的解答中,实践团成员了解到,在江西,很多电镀厂都会排放一种微量有毒物质到水体中,并且由于该毒素过于微量,故一直未引起政府重视。但研究发现,日积月累后该毒素已积增到一定程度,而鄱阳湖又是江西乃至全国重要的水资源之一,如果放任毒素积累,对于生态可能会造成严重的破坏。研究人员期待,在未来,此研究项目可以引起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重视,并将研究成果应用到实际中,为鄱阳湖生态保护献出一份力量。
【递交调研报告,寄托美好祝愿】
除此之外,研究团成员还向鄱阳湖研究中心相关人员提交了一份实践团成员于前日实地走访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采访当地群众、收集资料整理出的调研报告,并向所有的研究人员道谢,感谢他们为实践团成员的细心讲解。离开鄱阳湖中心,实践团成员看着湛蓝如洗的天空,不由得想起实地走访鄱阳湖时看到的安静清澈的湖水。在多方人员的努力下,实践团成员相信,鄱阳山水“复清晖”之日定不遥远。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3128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