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盾先生曾在《故乡杂记》中这样描绘江南,“倘若这个世界还有原先,还有旧时的月色,还有过去的时光,这个地方便是江南。”茅盾先生口中的“江南”,是地理上的“长江以南”,是文化上的“杏花春雨”,是记忆里的“恬淡温柔”。山东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寻南音”暑期调研团队共赴江南,去南京、去苏州、去嘉兴、去慈溪,去寻林园与丝竹,文人与扇舞,去找因子里流淌千年之久的古语雅音。
我们都知道,民间艺术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紧紧嵌在百姓的生活里。而民间艺术的载体——语言,以地域的角度来看可称之为方言,承载了最纯粹的民俗文化,蕴含了独特的地域风情。方言忠实地记录着一个地区前进的足迹,一种方言一旦落没,与其对应的整个文明也将消失。
十九大报告中,习总书记着重提出“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在丰厚的文化积淀中凝聚起更强大的创新创造活力,党和国家对民俗文化,艺术创作的未来,对更加美好的文化生活,对中华文化的新辉煌充满了信心和憧憬。一种方言的普及和传承背后,承载的是一方地域的文化心理,只有保护和推广当地方言,人民群众才会真正理解当地民俗文化,才会真正拥有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
可是如今,在普通话的强势冲击下,方言民俗日渐式微,方言的弱化也使一些民俗艺术淡出日常生活,进一步削减了地域文化的丰富性。其次,开放式的生活方式迫使方言民俗的生存空间日益萎缩。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现代经济、现代文化的发展,引发了较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尤其随着全球化和城镇化的进程日益加快,不同地域的人交流频繁,无形地推广了普通话的交流范围,这就使得方言的使用频率明显降低。特别是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集中了天南海北的人们,以江浙(吴越)地区为例,作为传承主体的年轻人都几乎不会说,江浙方言就离消亡不远了。另外,吴越地区的艺术创作绝大多是都是以方言为传承媒介的,不论是文学创作、传统戏剧还是曲艺,都离不开原汁原味的江南方言,没有了方言作为载体,江南民间艺术就丢失了原有的味道。
近年来,保护方言文化的活动逐渐兴起,中国语委在南京、上海等地发起“寻找方言发音人”的活动,寻求会说最正宗、最纯正的地方方言的人,通过录音的方式完整记录下来以保存最正宗的方言,传承优秀民俗文化。但是传承人数量过少且年龄偏高、社会重视度不足、活动影响力不大等问题依然存在,方言,特别是江浙方言的传承保护问题依然迫在眉睫。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的是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和共同努力。
于是,我们出发了。
团队九人几乎都生于江南,长于江南,能深深体会火车上的一句乡音与眼眶中的泪所起的酸痛的化学反应。从第一站南京,到最后一程慈溪,一路向南,一路感受听来相似的吴音如何巧妙地改变音调,从而变成当地人无法割舍的情结。
从国家语委评定的“中国语言数据库发音人”“南京方言发音人”陈宗霞老师的方言工作室里,我们明白了老人家为保护老南京话付出了几近半生的心血,致力于南京方言文化的抢救,为了传播南京文化,年逾古稀的陈奶奶甚至学会了用微信传播南京方言。娓娓动听的金陵雅音,诉说的是南京城里市井温情。
还记得第一个采访,对面是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南京白局发音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南京白局传承人,南京市白局传承社社长梁晓岚老师。我们在真正见到老师的时候才发现预想中严肃的老师竟然如此温和耐心,丝毫不计较我们生涩的采访,并且认真细致地回答了我们提出的各种问题,所求的却仅仅是希望我们让更多一点的年轻人了解南京白局。岁月的风尘,终难掩呦呦鹿鸣,我们和老师一样,都相信美丽的南京古官话,也会唱的出彩,唱得响亮。
南京官音未缈,就到了姑苏城。苏州的美,让人过目不忘;苏音流淌,更是叫人魂牵梦萦。队员们依次拜访举世闻名的苏州戏曲博物馆、中国昆曲研究中心;江苏省苏州昆剧院;中国昆曲博物馆;中国苏州评弹博物馆。袅袅昆曲韵,婉婉苏州情;琵琶三弦奏,评话弹词扬。还记得行入平江路,拐进中张家巷,我们一行到达了中国苏州评弹博物馆。这座富有江南传统特色的民居,原是清末民国的沈宅。“吴头楚尾水乡情,江左文采出评弹”——苏州评弹是一门历史悠久,优美动人的说唱艺术,它以幽默细腻的说白,婉转动听的演唱,声情并茂的表演和珠落玉盘般的弹奏闻名于世。我们见到了苏州评弹各个时期的古籍善本、手稿脚本等珍贵资料,还有中国苏州评弹博物馆特设的江南最雅的书场——“吴苑深处”书场。我们学到了很多地方曲艺、市井文化和吴地风俗方面的知识。那时,恰逢评弹名家徐丽仙女士诞辰九十周年纪念展“麗韻徐徐宛仙霓”,我们有幸,细细品味了徐先生别致优雅的评弹人生。
怀着对评弹的敬畏与喜爱,我们又来到山塘街上的一家茶楼书场“品味山塘评弹书苑”。在繁华喧闹的古街上,书苑独享一隅幽静,室内茶香飘散,几位茶客戏迷坐在桌边品茶听曲,台上婉转优美的《孟姜女》将茶楼内的客人带离了热闹的旅游区,暂时回到旧梦里凄美的动人传说,台上演员的绝妙演绎和精美唱词令人失神……评弹艺术的魅力在这里展现地淋漓尽致。茶楼的阿姨为我们泡上了清透的绿茶,坐在木制雕花桌边,听着屏风后传来的评弹婉转的唱腔,我们的访谈就在这样令人愉悦的环境中娓娓道来。马志伟老师边聊天边为团队一行人泡上苏州的福鼎白茶,一边讲着和妻子一起的演艺趣事,讲着妻子——评弹曲艺家张建珍曾献唱16年央视春晚《山水中国美》,参与录制、演唱张艺谋指导电影《金陵十三钗》中小曲《秦淮景》,成为全球第三个在“逸夫舞台”举办评弹个人演唱会,将苏州评弹带向全国,送往世界的美妙回忆。老师讲解了评弹艺术的历史渊源与现状,还在现场演示起了评弹中具有代表性的的表演方式和唱腔。当谈到苏州话与评弹的关系时,马老师分别用普通话、山东话、北京话和苏州话演唱了《沈万三》,也尝试着用苏州话唱了《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我们深切体会到方言与地方曲艺密不可分、相辅相成。访谈期间,耳边不时响起艺人的唱词,还有那首一听便湿了眼眶的《秦淮景》,仿佛是那飘过几百年的吴侬软语和琵琶三弦泠泠的乐声,仿佛是在古镇的青砖白墙间萦绕的一场散不去的美梦……
还有乌镇古色古香的韵味,乌镇花鼓戏轻轻浅浅的唱词;还有慈溪非物质保护中心,尘封千古的民间曲目,慈溪电视台“金黄道地”方言节目十余年的坚守,这都是我们“寻南音”团队说不清,道不完的荣幸,猜不透,说不了的感动。
十天的社会实践结束了。出发时,我们带着对未知的紧张和不确定,而踏上归程时,我们满载回忆。
采访和问卷调查都意想不到得顺利,我们常常能收到来自各方的热情的帮助。校园里主动帮我们填写问卷的学生们,小镇上对我们照顾有加的阿姨……再往深处想想,我们印象最深的是在乌镇采访的邵云老师,已近古稀之年的老先生准备了十几页的手写笔记,在炎热的午后用两个小时认真地为我们上了一堂关于乌镇方言的讲座。对于老先生来说,帮助大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实在是一件辛苦又没有多少回报的工作,但他依然尽心尽力,只是为了让年轻人多了解一些关于方言的知识,让方言问题能够被更多的人关注。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往往是一个沉重的话题,老先生见证了古镇的开发,也见证了乌镇民俗文化的传承和乌镇方言的兴衰,如今虽然年事已高,却依然坚守着这片土地,守护着这一句句乡音。当老先生说:“现在乌镇的大部分民俗文化保存得还不错,也有越来越多的游客对乌镇方言感兴趣。”的时候,我们能感受带他的欣慰和骄傲,而当他说到如今知道方言老词的人越来越少的时候,我们也能感受到他满怀的忧虑。这位老先生已经用数十年追寻来保护故乡的方言与文化,而今,年纪仍然未成为他继续走下去的阻碍。也是从老先生这里,从一路走来的所见所闻中,我们明白了乡音是故乡的灵魂,无关乎多少利益,它是铭刻在灵魂上的深情,是许多人愿意用数十年去守护的东西。千百年流淌而过的声音,流进了每一个人的心底。
时代没有变,多样的中华文化没有变,乡情更不会变,所谓“需知参差多态,方为幸福之源”,现在啊,只是需要人,需要年轻人保护、传承这些美妙的语调。我们“寻南音”团队愿撑小艇,逆流而上,探寻江浙自千百年前流淌来的古语雅音。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3118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