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重走西迁路”社会实践团队恩施寻根历史、寻访校友
(通讯员:刘轩麟)7月25日至8月6日,我校植物科学技术学院副教授朱芬带领由6位植科学子组成的“重走西迁路”暑期实践团在恩施进行社会实践。团队重走了华农抗日战争时期西迁之路,寻访华农恩施校友。
华农历史寻根
为期10余天的实践中,“西迁行”社会实践团队探访了五峰山、金子坝等华农曾经办过学的地方,也踏进抗战时期华农的附属学校,如今的恩施职业技术学院,与学校的相关领导进行座谈。
8月3日上午,社会实践团队在恩施职业技术学院进行访问座谈。与会人员有恩施职业技术学院邓中相书记,党委宣传部长文大贵,后勤服务中心主任秦忠文。
邓中相书记带领团队成员重温了华农西迁历史。“抗日战争迫近武汉,包括华农在内的各校纷纷西迁。华农先迁至五峰山,因为五峰山缺水,不适宜种植农作物,师生学习不便,学校又从五峰山迁至金子坝。”邓书记还特别提到一段历史:“从五峰山迁至金子坝中间,还迁移到过赖家屋场。”经寻访考证证实赖家屋场的确办过教学。此外,恩施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宣传部长文大贵向实践团队展示了《恩施自治州农业学校60周年校庆纪念册(1937-1997)》,其中记载着抗日战争爆发以来,华农西迁的历史资料,是十分珍贵的史材。
8月6日,实践团队前往五峰山与金子坝的过程中,发现现在的五峰山与金子坝已经焕然一新,当年办学痕迹不复存在,尽管如此,团队成员还是在老一辈人口中证实了华农曾在此办学的事实。
华农校友寻访
“西迁行”实践团队在此次西行中,充分发掘当地校友资源,寻访了多位校友,有62级老校友叶福标,79级校友秦忠文以及1985年至1987年在华农进修的邓中相校友。还有85级资环院校友陈永波,96级园林院校友赵青华,09级农学专业校友叶紫云。他们都表达了对华农120周年校庆的祝福,表现了爱校荣校之心。
8月2日,在恩施农科院, 96级园林院校友赵青华副所长热情接待了实践团一行。“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皆以农为本,农业生产更是古代社会主要生产。”赵副所长向我们阐述了农业的重要意义。陈永波校友为实践团介绍了恩施农业发展状况,并带领团队成员参观了硒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实验室主要研究硒资源研究利用、有机硒生物产品开发、硒产品质量控制,支持恩施州充分利用特色硒资源,加快特色硒产业的发展。陈主任还向实践团队展示了具有研究专利的元素分析仪等实验仪器,开阔了团队成员们的眼界。“
在参观了重点实验室后,赵副所长、陈主任等校友为母校120周年校庆送上了祝福,并题上自己的名字,他们表示一定会尽可能在华农120周年校庆之际前往母校送祝福。
8月5日,实践团队前往62级老校友叶福标家中拜访。叶福标老校友为团队成员介绍了他当时的大学生活。“那时的学校名字还是华中农学院,而植科院的专业只有植保和农学两个专业,我是植保专业的。毕业后,我被分配到了恩施工作,这一待就是几十年。在恩施成家立业,扎根在恩施。”叶福标校友缓缓说道。叶校友还给团队成员展示了他当时的毕业证书。证书封面上写着高等学校毕业证书,翻开第一页,是一张毛主席的照片,后面写着“为人民服务”五个大字。”这样的证书实在是太特别了,特别是证书的最后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的五个条件。这样充满时代感的毕业证书一定蕴藏了无限美好的回忆。”实践团队队长陈天阳说道。
此次“西迁行”,朱芬老师带领的实践团队向恩施的华农校友以及恩施人民展示了华农新一代老师、学生的积极精神风貌,将华农“薪火传天下”的精神发扬在恩施。团队寻根西迁旧址,寻访华农校友,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华农西迁小历史】
1938年9月中旬,省政府将湖北省公私立中等以上学校合并设立,称为湖北省立联合中等以上学校,省主席陈诚自兼联校校长,湖北省立农专合并于联校,11月迁至恩施东门外之五峰山,称为省立联校五峰农专分校,当时条件艰苦,设备简陋,由于全校师生努力,教学得以进行。 1939年9月16日,湖北省府决定农专从联合中等以上学校中分出独立,恢复省立农业专科学校原名。10月30日开学上课。后因实习农场离学校较远,五峰山附近亦不适宜种植农作物,师生实习很不方便,遂于1940年迁至恩施金子坝,继续办学。 1940年11月,湖北省立农业专科学校改建为湖北省立农学院。院长由教育厅长张伯谨兼任。 1942年夏,湖北省立高级农业职业学校附属本院,在抗日战争期间,学校条件极其艰苦,师生员工住土房,吃杂粮,点油灯,大家共体时艰,情绪饱满,坚持学习,坚持工作,使学 不断得到发展,至抗战胜利,迁回武汉前,学校有教职员90人,学生218人。共培养本科毕业生105人,专修班学生62人。 1945年9月,抗日战争胜利,当年12月,学校由恩施迁回武昌宝积庵原址,仍设4个系,有学生200多人,有教职员90余人。 1949年5月16日,武汉解放。6月上旬,武汉市军管会派出接管小组接管了学校。
审核:熊海林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2956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