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新闻与传媒学院赴菏泽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心得体会:一个女性的担当与自尊

来源:山东师范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三下乡队伍 作者:张皓雪 王靖茹

在封闭的村落里,一个女人以一己之力培养着乖巧聪慧的孩子、照顾着孤身一人的患病妯娌。

那个孩子叫小茹,那个女人是她的奶奶。二人相依为命,像浮萍,在不公的命运河流里漂泊;像藤蔓,互相纠缠着顽强生长。

奶奶今年五十六岁了,初中学历。在这个文盲占据绝大多数人口的村落,奶奶属于她那一辈的“高学历人才”。现在常常有人叫嚣读书无用论,说读再多的书不如去经历、实践,可一个人的修养谈吐是由他所接受的教育所决定的,在同奶奶的交谈中我们感觉到了没由来的舒服。是在同其他家长聊天时不曾感受到的。

小茹的家庭很特殊,她们家有三个孩子,可三个孩子却是分开住的。小茹在嗷嗷待哺的年纪离开了母亲,是奶奶一把屎一把尿地把她拉扯大。而她的两个弟弟,则是分别跟着妈妈和爷爷生活。

这是一个分裂的家庭,在这个封闭的小村子里,甚至于条件好一些的农村,都极为罕见。“家”在国人的观念里是很重要的存在,“宗族家庭观”是一个家族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传统的中国家庭是讲“和”的大家庭。

而小茹家则有悖于传统家庭,妈妈、奶奶、爷爷是分开生活,在观念老旧的农村,我不知道奶奶究竟经历过什么,才让她勇敢摆脱了那一代“凑活着过日子”的婚姻。而之后她受了多少的明里暗里的议论,受过别人多少冷眼,我们更无法知晓。

奶奶是坚强的,岁月不曾饶过她,皱纹渐渐爬上她的脸颊,可她胸腔里依旧有颗温热的心在跳动,纵然生活多苦难,可她若美丽的凌霄花,坚毅着,独自开放。

抚养一个孩子有多难,成本有多高,不用算,想想就能有个粗略的答案。尤其对于独身的大龄女性,这种难度更是翻着倍地增加。孩子健健康康成长还好说,最怕孩子生病,“病”往往是压倒一个家庭最后的筹码。

去年小茹就生了一场大病--风湿,很难相信病魔会侵犯这样一个孩子,可事实是,它的确在肆虐。村里的医院查不出病因,县里的医院也是,被逼无奈,奶奶叫回了在山西打工的爸爸,带小茹去了齐鲁医院,去了遥远的北京城。

这场疾病,是这个本就贫困的家庭更加雪上加霜,这一程治疗之路,几近掏空这个家庭所有的积蓄。

庆幸的是,小茹的家人不曾想过放弃她,小茹的病也如众人所期待的那样渐渐好了起来。

这让我想起了南京被至亲溺亡的脑瘫女童依依,她自小被查出患有脑瘫和智障,是奶奶一直不曾放弃她,带着她独自生活。奶奶患癌后,她成了整个家庭的包袱,在特殊环境下要放弃的包袱。

绝望之下,她被父亲和爷爷推下桥梁,沉入黑暗冰冷的河底。

上帝是不公的,让依依带着缺陷来到这世间,在痛苦中长大。别人穿着花裙子跳舞的年纪,她只能窝在轮椅里流口水。到最后,还是被赋予自己生命的人结束这短暂悲苦的一生。

小茹是幸运的,在她生病的那些年,有一群始终爱她的家人。

病一天天地好了起来,可小茹的生活仍有很多禁忌。她不能晒太阳,不能同其他孩子一样自由地在阳光下奔跑、跳跃,她像暗夜里的精灵,只能在黑暗中跳舞。

白天,想热闹的场景了,她只能拿个小马扎,坐在大门下面,看门前来来往往的人。只有每到傍晚,她才能和小伙伴一起在落日将歇的余晖下玩耍。

纵然生活多不幸,可小茹一直是乐观的,她坚信总有一天生活会好起来的,这一天终将来临,不过是早晚。

“尽管我生活在农村,但是我很幸福。”

“我有一个梦想,就是要做一个医生,救死扶伤,这是我毕生的梦想。”

昨天办公室里小洁老师的手机屏幕摔碎了,她心情很不好,嘴角都懒得上扬,小L坐在小洁老师身边,很认真的说:“老师,你要乐观一点,要知道每一天发生的事情都应该是开心的。”

除了乐观,她还格外的懂事,当然这都归因于奶奶的教育,奶奶从来不会把她同其他孩子作比较,在奶奶心里,小茹就是那个最棒的姑娘。

此次家访我们还拜访了小茹的邻居妍妍家,妍妍的妈妈从未试着去了解自己的女儿,在被问到“妍妍最喜欢做什么时”,她回答“她,她只喜欢玩”我们还未开口,小茹就说:

“阿姨你不能这么说她,每个孩子都是很棒的,您这么说,就像是拿刀子在她心上划,她会很难过的。”

一个大人,在这个早慧的孩子面前显得是那样幼稚。

小茹是奶奶缩影,乐观又坚强,除次之外,奶奶还是个要强的女性。小茹的三爷爷在几年前去世了,留下了患病的妻子。是小茹的奶奶一直在照顾着她,任劳任怨。

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

“不管家里条件怎样,教育方面我一定不会吝惜一分钱”小茹的奶奶擦着眼泪向我们说。

有的女性如莲如菊,我却找不到一种合适的花来形容小茹的奶奶,这个伟大的女性配得上世间一切美好的词汇。

夕阳西下,我们一行人怀着沉重的心情离开的小茹家。

回头望去,小茹一手牵着奶奶,另一只手在挥动着,跟我们告别。

直到我们走出了很远很远.......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2948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防溺水宣传

7月16日下午,湖北汽车工业学院“青春火-风华正茂”志愿服务队的五名同学与五峰乡安城九年一贯制学校老师一同来到汉江边巡航,主要是为了在乡村,小镇上宣传防溺水,不要到汉江里游泳玩水…… 陈依曼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机械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百年新征程

恰逢百年之际,为了让学生们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明确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树立起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建设祖国的坚定信念。湖北汽车工业学院“风华正茂”志愿服务队在五峰乡安城九…… 陈依曼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机械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红色党史路

恰逢百年之际,为了让学生们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明确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树立起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建设祖国的坚定信念。湖北汽车工业学院“风华正茂”志愿服务队在五峰乡安城九…… 陈依曼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机械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百年风华

恰逢百年之际,为了让学生们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明确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树立起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建设祖国的坚定信念。湖北汽车工业学院“风华正茂”志愿服务队在五峰乡安城九…… 陈依曼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机械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恰是百年

恰逢百年之际,为了让学生们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明确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树立起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建设祖国的坚定信念。湖北汽车工业学院“风华正茂”志愿服务队在五峰乡安城九…… 陈依曼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机械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大大的梦想

为了锻炼学生动作的灵活性、精确性及手眼协调能力。湖北汽车工业学院“风华正茂”志愿服务队开展了手工折纸活动,折纸活动通过学习对边折、对角折、集中折、翻折等不同的方法,在对材料…… 陈依曼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机械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小小的卡纸

为了锻炼学生动作的灵活性、精确性及手眼协调能力。湖北汽车工业学院“风华正茂”志愿服务队开展了手工折纸活动,折纸活动通过学习对边折、对角折、集中折、翻折等不同的方法,在对材料…… 陈依曼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机械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折纸动手实践

为了锻炼学生动作的灵活性、精确性及手眼协调能力。湖北汽车工业学院“风华正茂”志愿服务队开展了手工折纸活动,折纸活动通过学习对边折、对角折、集中折、翻折等不同的方法,在对材料…… 陈依曼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机械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下乡筑梦 守护健康

下乡筑梦守护健康为了加强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山东英才学院“梦华”志愿者团成员于2025年1月12日-2024年1月18日来到山东省济南市历…

实践进行时 | 情系母校,筑梦工大——安徽工业大学学子赴安庆二中开展寒假

为搭建高校与高中沟通的桥梁,助力学弟学妹们科学规划职业生涯,2025年1月15日,安徽工业大学返安庆市第二中学爱校荣校志愿宣…

情系果乡,智赋“苹”安——河北工业大学智果团队助力乡村振兴

为助力祖国乡村振兴,贡献青年一代的力量,电气工程学院的鹿明宇同学组织成立了智果科技团队。在牛新环老师和师硕老师的指导…

山东大学商学院学子调研雁绣非遗,探索文化传承与教育融合新路径

2025年1月15日,山西忻州代县的雁绣工作室里,山东大学商学院“元中藏遗”队成员王妍博与雁绣省级非遗传承人高凤兰老师展开了…

桂平杖头木偶戏 “遇春”:广西师大学子 “穿针引线” 解传承之困

在文化多元且非遗保护意识渐强的当下,2025年2月25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走进广西桂平市杖头木偶文化基地,深入调…

最新发布

中国矿业大学“梦中国”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赴马庄村采访党委副书记王浩同志
8月1日,为探寻马庄村“文化立村,文化兴村。”的发展模式,“梦中国”暑期实践团成员来到了贾汪区马庄村村委会。到马庄村村委会后,通过村委会宣传部负责人的联系,采访到了马庄村党委副书记、团委书记王浩。首 …
爱盲之路实践队巧妙摆脱困境
梦泉公益天水支教队进行水质健康课程
为响应学童饮水健康关怀行动的号召,启发学生关注自身健康,推动学生家庭、校园环境和生活社区的立体改善,8月8日,梦泉公益天水支教队于甘肃省天水市丁河小学进行水质健康课程教授。丁河小学学生梦泉及天水支教 …
中大新华学子赴湛江市遂溪县三下乡:聚焦民生工程,助力精准扶贫,服务新农村建设
湛江市遂溪县乐民镇安埠村作为广东省级贫困村,是精准扶贫和新农村建设的重点扶贫对象。安埠村下辖12个自然村,一个村为一个村民小组,而其中拖米埠村和东门港均分为两个村民小组,因此共有14个村民小组…
前赴后继,开天辟地——记浙江大学医学院红色寻访暑期社会实践团参观中共一大
 上海市兴业路76号,这是一个神圣的地方,是中国历史开始转折的一处关键位置。97年前,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在这里召开,中国共产党从这里诞生,中国共产党人从这里出征,中国共产党历史从这里开始。97年 …
乘风破浪终有时
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实践团队于7月15日正式展开项目的调查,虽然因为一整天的被拒绝甚至被驱赶团队的气氛有些不佳,但凭借着不放弃的精神最终找到了一家企业,不仅积极分享了相关课题的讯息,也传授了许多人生的哲理,团队每个成员都大有所获。…
安徽农业大学图书馆学生服务中心暑期三下乡赴绩溪上庄社会实践
2018年7月10日到14日,安徽农业大学图书馆学生服务中心社会实践团队一行11人赴安徽省绩溪县上庄镇开展了为期5天的社会实践活动。团队成员对上庄镇的经济发展状况、脱贫致富政策以及旅游开发规划等做了详细调查, …
回望改革四十年,乡村艺体支教
7月22日至8月4日,实践团在张庄中心学校的为期两周的支教活动已经圆满结束,而精彩的点滴还留在心底,从未远走。…
微光照亮未来,支教走进凉山
  为积极响应国家扶贫政策,助力脱贫攻坚,关爱留守儿童,7月26日,川北医学院“一信一益”大学生公益项目为凉山州昭觉县和平村留守儿童带去书包、衣服等物资并开展为期六天的爱心支教活动。  队长吉夫次里说 …
牢记开门第七事,用茶香熏养中华魂 —安徽农业大学图书馆学生服务中心实践记实
牢记开门第七事,用茶香熏养中华魂  ——安徽农业大学图书馆学生服务中心赴绩溪上庄暑期实践感想  “中国梦意味着中华民族的价值体认和价值追求,实现中国梦必须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获取精神滋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