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贵陵阳镇,风流谢家村”自古传为佳话,印证了青阳一带是商文化、徽文化的组成部分,反映了青阳古代的繁华。青阳腔曾风靡大江南北,被誉为“天下时尚”、“徽池雅调”,也被誉称为京剧的“鼻祖”、“中国戏曲的活化石”,诸多剧种都与它有着不可分割的“血缘”关系。它也不负众望,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7月28日,合肥工业大学青阳腔文化调研小组成员走进第三代青阳腔传承人江进老师家中,了解并学习青阳腔相关知识。江进老师曾在青阳县黄梅戏剧团工作,于60年代接触到青阳腔的表演,多次编排并参与表演青阳腔的剧目,为青阳腔的传承与发展做出了许多贡献。 江老师为讲述调研小组的成员们讲述了自己与青阳腔的渊源以及对青阳腔表演的见解,并为调研小组的同学们表演了青阳腔中《送饭斩娥》中的一个片段。就这一个片段,江进老师以黄梅戏的唱法来作对比,突出青阳腔唱腔的跨度之广,难度之大。除此之外,江老师还为队员们展示了青阳腔中所融合的佛教文化。当谈到曲调时,老师总是会顺口来一小段,尽管时隔多年,老师依然清楚地记得歌词腔调,令人陶醉。都说戏如人生,江老师真的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戏曲,从少到老,她一步步地迈出坚实有力的步伐,直到现在依旧风华。临别之际,江进老师嘱咐调研小组的队员们,不能让老一辈的东西丢失,要让青阳腔传承下去。 青阳腔是中华民族的一笔宝贵的财富,文化传承也不仅仅是文艺工作者的事,让经典文化经久不衰,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你我都是传承人。 祁帅杰、计玉春/文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2943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为引导孩子们正确认识自己,树立集体意识,引导孩子们在学习生活中感受解决困难的快乐,8月11日上午青岛科技大学“云上课堂”支教团在线上举行课堂学习活动。活动过程中,支教团成员给孩……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学生为提高偏远地区学生的学习水平,8月11日,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云上课堂”支教团在线上开展第三次语文线上教育活动。支教团成员带领着学生们学习文言……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为提高偏远地区学生的学习水平,8月10日,青岛科技大学“云上课堂”支教团在线上开展第四次数学教育活动。支教团成员带领着学生们预习新课,为他们讲解着新的内容,并给他们拓展一些内容……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为引导孩子们正确认识自己,树立集体意识,引导孩子们在学习生活中感受解决困难的快乐,8月10日上午青岛科技大学“云上课堂”支教团在线上举行课堂学习活动。活动过程中,支教团成员给孩……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8月9日,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课堂”支教团老师用云课堂为留守儿童继续讲课。这是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学堂”支教团的第七天讲课,同时也是第二堂英语课。讲课过程中,老师与……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8月9日,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课堂”支教团老师用云课堂开展第二次英语课,这也是第七天讲课。在本次活动中,支教老师们展现出极高的工作热情,表现出奉献的魅力。老师在课前先是放……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8月8日,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课堂”支教团老师用云课堂为留守儿童继续讲课。这是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学堂”支教团的第六天讲课,同时也是第三堂数学课。讲课过程中,老师与……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8月8日,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课堂”支教团老师用云课堂开展第三次数学课,这也是第六天讲课。在本次活动中,支教老师们展现出极高的工作热情,表现出奉献的魅力。老师在课前先是放……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