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文化泉流从孩子们的手上涌动
——记“探寻城市文化”社会实践团在中国湿地博物馆的志愿者活动
八月杭城,云雀过后,又是明晃晃的晴日。2018年8月4日浙江大学“探寻城市文化”社会实践团队成员一如往日,赶在开馆前半小时抵达位于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的中国湿地博物馆,放下书包,摆好桌椅,分放材料,整装待发,只待开馆,求是学子杭州湿地文化手工制作训练营的新一天便开始了。
中国湿地博物馆是以湿地为主题,集收藏、研究、展示、教育、娱乐于一体的国家级专业性博物馆。复杂多样的地理气候条件,孕育了千姿百态的湿地生命和湿地景观,造就了两千多年来文人的“渔夫”志趣。通过普及湿地科学知识、展示世界丰富多彩的湿地及其生态系统功能,探索中国典型湿地的奥秘,向观众展示湿地之美,倡导尊重自然、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时值暑假,避暑纳凉、文化底蕴深厚的中国湿地博物馆无疑是家长带孩子游玩的好去处。
悠悠岁月,滴水成流,那无数璀璨光芒的历史文化,光三言两语是远远道不清、说不明的。像是在你眼前有一溪涧清泉,很多人告诉你泉水有多么甘甜清凉,但也只有当你用手捧起泉水,才能抛开表面的虚假想象,感受它的真实模样。因此,实践团队和中国湿地博物馆一起联手推出了由“扇上风韵”、“此处留痕”、“徽由你定”、“海味相框”等等一系列充满江南文化韵味的活动构成的手工制作训练营,旨在让小朋友们通过各式各样的动手创造,寓教于乐,不仅增强了动手能力和创造力,更是潜移默化地浸润到文化泉流之中。
在“陶有色相”区域,一个小女孩捧着底色全白的陶瓷罐,握着带着颜料的细画笔,沿着瓷壁的纹路,仔细描绘,涂涂画画,不一会陶罐就成了一幅蓝天下五彩小花摇曳的场景画。
“伞绘心情”这里来了一对姐妹。姐姐对着样品,在伞尖画了一圈紫,让伞边坐落了一个红顶黄墙的小房子,其余地方用天靛蓝挥洒涂抹。出人意料的是,小朋友不经意的随意留白却让饱和满满的蓝色和伞纸的白色相互映衬而颇具艺术感,看起来不输于摆出来的样品。妹妹年龄较小,则在纸伞上涂满了自己喜欢的颜色,一个颜色一格,完成之后也是别有一番味道。
志愿者的注意力又被“扇上风韵”处的一个小女孩吸引住了。小女孩在打印出来的各式花卉图样中选择了一朵大大的向日葵用作临摹对象。在用黄色涂好花瓣区域以后,突然蘸取了黑色重重抹在黄色花瓣上,志愿者以为是小朋友想要描线但没有控制好力度,于是教小朋友提着画笔轻轻放在纸上。小朋友却又将黑色涂在了花瓣中间。并在花朵底下换着颜色抹了几笔,形状也不是花枝的样子。一询问,原来小朋友并不局限于临摹花朵,在原来基础上凭着感觉加了几笔黑色创作。下面那寥寥几笔画的是龟兔赛跑的故事,棕色是乌龟,绿色的是兔子,黑色的是给它们取的名字。志愿者哥哥姐姐不禁佩服于小朋友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小女孩的爸爸也哈哈笑着夸画得好,然后小女孩拿起自己得作品,心满意足地拉着爸爸的手一蹦一跳地离开了。
作为新时代的浙大青年学子,既拥有自我广阔的发展空间,也承载着伟大时代使命。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这一天在中国湿地博物馆的手工制作训练营社会实践活动,让团队成员们脱离校园的象牙塔扎根到社会群众环境,真正体会到志愿者的实践精神。在实践中,志愿者们尽其所能,守护孩子们天真烂漫的想象创造,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引导孩子们健康积极成长,让文化泉流从孩子们的手上涌动。
文/王瑶佳 图/王瑶佳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2817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