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寻“一带一路”足迹,品义乌发展之道 ——探访义乌小商品市场

作者:甄雨

义乌,一座以市场为灵魂的城市,孕育了全球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被誉为“世界超市”。义乌市人口超过200万,其中外来人口达145.3万。每年到义乌采购的境外客商有50余万人次,来自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3万名外商常驻义乌,52个民族的人群集聚义乌创业生活。近年来,义乌市积极探索和实践经济与文化融合发展,不断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由贸易畅通、货币流通到文化交融、民心相通,成为了经济文化和谐发展的城市代表。为领略义乌小商品市场的发展现状,一带“义”路青春行实践队来到义乌,进行了为期两周的实地的调查研究。

此次的实践的工作主要有两项,前期是有关“义乌指数”的数据采集与分析工作。后期是对于国际商贸城代表行业的市场调研工作。2018年7月16日上午,实践队伍抵达义乌并与商城集团工作人员见面,初步了解商城并接受工作任务分配。下午,在工作人员的讲解与带领下,小统数们参观了中国小商品发展历史陈列馆,了解了义乌小商品市场从萌芽到形成成熟市场的过程。从“敲糖换鸡毛”的糖担起,逐步形成“敲糖帮”,“货郎担”,再发展形成市场。市场又由无人监管批准逐步演变成为合法、规范的商品集散地。商城就在这样的发展历程中不断优化完善,最终形成如今世界闻名的义乌国际商贸城。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踏入义乌国际商贸城的小统数们对于商贸城的“大”与“小”有了切实的体会。虽然义乌商贸城做的都是小商品生意,但一笔笔看似微不足道的交易不断累积,不仅成为促进义乌发展的强大动力,更体现了一带一路建设的不断推进。通过走访调研的方式,小统数们不但对义乌小商品市场的发展现状有了一定的认识,而且还了解了义乌指数所涉及的相关指标及采集方式。一个地区的发展,一种模式的成熟,都具有其成功的必然性。小统数们追根溯源,从市场自身探寻义乌小商品城不断发展壮大的原因,为其他城市商业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经验,也为义乌未来的规划方向提供参考。

小统数们按照所划分的区域,分组行动对义乌指数采样代表商家进行入户走访,采集义乌指数原始数据和关于商家调研的一手资料。一区是义乌国际商贸城中发展历史最悠久且最为活跃的市场,每天有不计其数的中外商人穿梭其中。一笔笔看似微不足道的交易不断累积,不仅成为促进义乌发展的强大动力,更体现了一带一路建设的不断推进。通过走访调研的方式,小统数们不但对义乌小商品市场的发展现状有了一定的认识,而且还了解了义乌指数所涉及的相关指标及采集方式。

除了前期的数据采集工作,后期对代表行业的市场调研也让小统数们颇有感触。经过走访调查,小统数们发展“环保”成为了很多行业的关键词。谈及价格变动,大部分商家都解释称价格上浮是由于原材料涨价,其中文具行业的纸质产品、眼镜业的镜片材料、纺织业的布类产品等,皆因为环保的号召而产生涨价现象。由于国家环保政策的落实,大量高污染高耗能企业关闭,导致原料供应企业减少,商品成本上升,最终价格上浮。不过大部分商家表示价格上涨幅度在10%~20%之间,是可接受的范围,对国家政策表示理解与支持。由此可见,国家政策对于国家行业的发展变化总能起到引导发展方向和影响变化趋势的作用。只有积极响应国家政策,不断发挥自身优势、优化内部结构、进行产品升级,才能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中立足且有长久的发展。正确的决策可获得更积极的配合和更高效的推进,只有让决策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获得人民的支持,才能走向最终的成功。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2682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湖北学子三下乡:探秘马集甜柿,引领发展新潮

本网讯(通讯员高林静)为了引领马集村甜柿产业的发展新潮,7月8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志远”志愿服务队抵达荆门市栗溪镇马集村。队员们深入甜柿基地,详细记录甜柿的采摘和储存方法。紧…… 高林静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湖北学子三下乡:情系马集甜柿,推动乡村繁荣

本网讯(通讯员高林静)为了推动马集村走向繁荣,7月8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志远”志愿服务队走进了荆门市栗溪镇马集村。队员们在甜柿基地仔细观察,记录甜柿的病虫害防治措施。然后,与…… 高林静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湖北学子三下乡:聚焦马集甜柿,共筑振兴之路

本网讯(通讯员高林静)为了助力马集村甜柿产业踏上振兴之路,7月8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志远”志愿服务队来到了荆门市栗溪镇马集村。队员们踏入甜柿基地,认真记录甜柿的生长周期和产量…… 高林静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湖北学子三下乡:调研马集甜柿,描绘乡村蓝图

本网讯(通讯员高林静)为了描绘出马集村的美好乡村蓝图,7月8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志远”志愿服务队抵达荆门市栗溪镇马集村。队员们到达后直奔甜柿基地,专注地参观并详实记录甜柿的品…… 高林静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湖北学子三下乡:走进马集甜柿,点亮乡村希望

本网讯(通讯员高林静)为了探寻马集村甜柿产业的发展奥秘、点亮马集村的乡村希望,7月8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志远”志愿服务队前往荆门市栗溪镇马集村。队员们在甜柿基地里认真参观,仔…… 高林静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湖北学子三下乡:探索马集甜柿,助力产业振兴

本网讯(通讯员高林静)为了推动马集村甜柿产业的蓬勃发展,7月8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志远”志愿服务队走进了荆门市栗溪镇马集村。队员们首先来到甜柿基地,用心观察甜柿的生长态势,详…… 高林静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湖北学子三下乡:马集甜柿产业之访,助力乡村经济腾飞

本网讯(通讯员高林静)为了探寻甜柿产业与乡村振兴之间的奥秘,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志远”志愿服务队于7月8日走进荆门市栗溪镇马集村,进入甜柿基地进行实地考察,与乡镇干部及当地种植户…… 高林静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湖北学子三下乡:调研马集甜柿,托起乡村致富梦

本网讯(通讯员高林静)七月八日,暑气熏蒸,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志远”志愿服务队迈入了荆门市栗溪镇马集村。队员们此次的关键工作是对马集村的甜柿产业进行调研,与农业专家及当地果农…… 高林静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本草社】“药”韵新生,创意“瓶”行——中医药文化创意大赛圆满结束

文字:曹欢尹思图片:张权威尹榆婷审核:唐后媛来源:本草社为传承千年中医药文化瑰宝,让更多人领略其天人合一的智慧、药草…

“魔幻光影 时空之旅” ——宾谦魔术协会开展魔术主题活动

“四月深涧底,桃花方欲燃”,在这个春意盎然的四月,为了梳理魔术发展史的核心脉络,展现传统技法与科技创新的碰撞,一场别…

志愿青春暖社区,助理服务筑和谐

近日,桔子洲街道湖大社区、师大社区和新民路社区迎来了一批特殊的“社区助理”——公管院学子志愿者。他们积极参与社区志愿…

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赴社区宣讲

中国大学生在线网4月24日电(通讯员汪祥)安徽工业大学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走进阳光雅居社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遵义会议精…

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赴企业宣讲,传承红色基因 赋能企业发展

中国大学生在线网4月26日电(通讯员汪祥)安徽工业大学星火遵忆宣讲团第9次宣讲活动顺利展开。作为长征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最新发布

山东理工大学交通学院“圆梦”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支教工作圆满结束
  依依惜别时易逝,浓浓师生情难了。8月2日,山东理工大学交通学院“圆梦”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于菏泽市单县大范庄小学举办结业仪式,山东理工大学交通学院党总支副书记王建兴,辅导员张凯、崔建强参加仪式,此次 …
DAY 9 走访留守儿童,赠与学习书籍
2018年8月2日,这是梦之旅实践团活动的第九天。为深入了解西坦埠村留守儿童情况,实践团走访村内留守儿童家,深入了解情况。上午九点,实践团成员在宾馆做好准备后,前往村支部与村指导进行汇合。村指导在再次了 …
情起丝路,缘结义乌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引领青年学生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认真领会和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成长成才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做有理想、有追求、有担当、有作 …
探商贸之林,研义乌指数——结义乌之行
2018年7月16日至2018年7月27日,为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助力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浙江工商大学统计与数学学院“一带‘义’路青春行”义乌小商品城调研小分队前往义乌开展为期两周的社会实践及实习活动。在此次 …
关爱留守儿童心得体会
他们这次在徐州市社会实践活动的主题是“调查社会转型背景下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等方面的情况”,并号召全社会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经过商议他们第一天的任务是派送免费凉茶,并与当地的村民进行沟通,进一步 …
青春微助力支教队正式开展暑期公益支教活动
8月2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机电工程学院青春微助力支教队于河南省上蔡县杨集镇大郑营小学正式开展暑期公益支教活动。…
中矿大资源学院新闻中心传统手工艺文化调研团探访徐州云龙编结工艺传承人王桂玲老师
为鼓励大学生积极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对徐州传统手工业发展提出可行建议,7月24日,资源学院新闻中心传统手工艺文化调研团探访云龙编结工艺传承人王桂玲,积极了解、学习云龙编结工艺。王桂玲,现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 …
中矿大资源学院“新闻中心传统手工艺文化调研团”探访徐州剪纸传承人王婕老师
为积极响应校团委关于我校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的号召以及加深实践团成员对徐州市传统手工艺的印象,7月22日,在指导老师倪炎的带领下,资源学院“新闻中心传统手工艺文化调研团”前往徐州市民俗博物馆采访徐州市剪纸传 …
北航赴江西省赣县夏潭村社会调研实践队采访夏潭村李斯贵主任-关于夏潭村扶贫工作访谈
  2018年7月23日星期一下午,我们采访到了夏潭村村委会李斯贵主任,向他询问了夏潭村扶贫工作的具体内容。  在采访中,我们了解到,在精准扶贫政策开始之前,村里留守的人年收入仅仅在1000-2000元,存在很严 …
识机构协作,思体制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