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的7月17日,南昌大学材料学院支教调研实践队抵达东山小学开始了暑期实践。实践队由南昌大学香樟流萤支教队成员组成,这是支教队扎根东山小学的第四年。从支教队成立至今,支教队走过了多个省份,翻过了无数山头。在东山扎根之后,支教队更是见证了东山四年以来的积极改变。
十三年前 勇敢中踏出第一步
2006年的夏天,来自南昌大学的一群热血青年抱着满腔热血,从南昌走向了西部。一开始,支教地点的选定对于这支经验不足的队伍来说并不顺畅,所幸,在团队的坚持下,终于有学校接受了这支几乎零经验的支教队。最终支教地点定在了甘肃武威沙漠之城(民勤县)以及凉州区的贫困小学。
2006年10月,这两支赴甘肃的实践队伍,自发合并组建西部社,30人从爱心起步,于当年12月,社团正名为南昌大学公益性校一级社团——南昌大学西部民情之窗协会。协会以“了解西部,走进西部,服务西部”为宗旨,“香樟流萤”圆梦行动则是协会的特色活动。每年暑假,协会都会本着自愿、自费、自我管理的原则,以“走进西部、了解西部、服务西部”为宗旨发起“香樟流萤·圆梦中国”暑期西部支教活动。
“我也是大山里出来的孩子,就是因为当年有支教老师到了我的村子里,告诉了我们大山外的世界是多么精彩,我才会努力想要走出大山。加入支教队,一方面是为了报恩,但更多的是想要有更多的孩子能像我这样受到鼓励,走出大山。”16年支教队队员刘飞说道。
支教队队员与孩子交谈
不断沉淀 从流动到定点
十年时间,足够一个孩子长大成人,也足够一支队伍成熟起来。到2015年时,香樟流萤支教队已经义务支教了10年,走过了甘肃、贵州、四川、湖南等地的贫困山区,开展了多次暑期支教与调研活动。考虑到定点支教的持续性帮扶作用,以及针对性开展活动的优势,支教队在很早就萌生了想要由流动支教转向定点支教的念头,但由于各种因素,一直没有推行下来。
2015年,流萤们走进了贵州铜仁的一个小山村——东山村。在东山小学的支教过程中,凭借十年来的队伍建设与管理经验,队伍为东山小学开展了“基础课+特色课+兴趣课”的课程模式,为当地小学生建立了心理成长档案,还建起了图书室。在支教队和当地师生、村民的配合下,这一系列举措取得了不小成效,不仅课程模式受到了师生认可,学校的宣传力度也大大提升了。最后,队员们和东山的情谊并没有因为三周支教结束而划上句号。在2015年夏天,支教队和东山小学定下三年协议,香樟流萤支教队将会在接下来的三年回到东山小学进行暑期支教。
十年时间,一路成长,支教活动终于由流动走向了定点,这离不开东山小学的努力,也离不开支教队十年如一日的尝试和坚守。
支教队老师离开时,孩子在老师怀里流泪
一路走来 流萤将会更加努力
四年前,队员们踏入东山小学时,孩子们在泥土操场上玩耍,起风时沙尘满天,下雨时泥泞不堪。教室里破旧的木课桌一眼就知道用了很多年,不仅桌面不平整,而且一部分存在松动的现象,孩子们上课时有所不便。而所谓的学生食堂,只是一个简陋的钢架棚。早上的课程完成之后,孩子们需要将一楼的课桌搬到“食堂”用于吃饭,吃完饭再将课桌归位。食堂做饭也极为不便,一口需要砍柴生火的大铁锅,不仅浪费木材,而且容易对师生的身体造成伤害。同时,两层的教学楼都没有护栏,这对学生的安全造成巨大的隐患。但是艰苦的条件没有阻碍学生们学习的热情,也没有拦下流萤前进的脚步。
四年过去,当香樟流萤支教队的队员们再次踏上这片土地,一切都那么熟悉却又有所不同,这是签订了协议的最后一年。
从2015年启动“萤火计划”,到后期的宣传工作,再到2017年香樟流萤支教队的宣传投稿引起当地媒体的注意,进行采访,一届又一届流萤们的努力为东山小学带来了新样貌。
2015年时,德江县残联协会资助学校在六个教室后面装上了六张新黑板。2016年,德江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为孩子们出资铺设了平整的水泥操场,起风时吹来的不再是漫天沙尘;崭新的课桌、讲桌在德江县审计局的资助下送到了教室,同时,审计局还为学生们修筑好了新食堂,是一个带有卷帘门的小平房。教学楼上也筑起了护栏,食堂大锅变成了电炉锅。2017年,“萤火计划”在各方的协助下实现,为这个小小的山村学校带来了一个图书馆。图书馆中有近千本的图书,这带来的不只是知识,更是希望!
贵州省东山小学,仿如西部基层乡村小学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其一系列积极的改变不仅显示着其自身的发展完善,也映射出党和政府还有社会各界对基层教育的关心和帮扶。而香樟流萤支教队也将走入更多的山村,为那里的孩子做出更多的力所能及的帮助。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2562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