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正视孤独是人生的必修课

作者:林晗曦

 李白之所以有“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豁达,是因为他能够正视孤独。而现如今,有越来越多的中学生因不能正确看待遇到的各种挑战而选择逃避现实,与此同时他们脆弱的心灵无法坦然面对扑面而来的孤独感,于是就有轻生的倾向。因此如何学会正视孤独亟待解决。

  7月23日,我有幸参与了山海温岭课堂内外全国中小学语文教师创新成长与核心素养研讨会暨第四届语文湿地年会,王君青春语文工作室的教师代表为大家展示了一节如何通过古诗词引导学生们正视孤独。

  工作室的教师代表以诗词大会的看图猜诗导入,引出柳宗元的《江雪》、李白的《独坐敬亭山》和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学生通过诵读的方式去感受诗人当时的心境,从而尝试去判断哪位诗人最为孤独。通过系列逐字剖析,学生会发现这三位诗人当中李白的孤独感是相对较弱的,虽然怀才不遇让李白身心孤独,但他却坚定在大自然中寻求安慰和寄托,这种豁达的心态是值得每个人学习的。由此让学生从纯粹的课堂学习上升至思想层面,能够意识到生活会带给人各种挫败感,但不能因此而觉得这个世界都抛弃了自己,并用逃避的方式去面对人生的孤独,要知道正视孤独是上天给自己的一门人生的必修课,只有学会坦然面对,日后方能春暖花开。

  由此可见,课堂教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输,更是心灵的洗涤,这或许是教书育人的最高层次吧。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2457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二十四节气之小暑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黄河中下游地区人们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根据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指导着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是中国传统历法…… 闫帅琦 洛阳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传承黄河文明要讲好黄河文明起源故事

考古学根据人类制造工具和武器所用的原料,将人类文化的进化过程,划分为“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石器时代”又分“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等好些阶段。“仰韶…… 闫帅琦 洛阳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讲好黄河故事,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

黄河,中华文明发源之地,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她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历史与延续,见证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奋斗和发展,其生态环境好坏关系大众福祉。加强黄河生态文明建设,推广绿色发…… 闫帅琦 洛阳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保护黄河生态环境,造福中华民族

黄河流域横跨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等四大地貌单元和我国地势三大台阶,是华夏先民繁衍生息的重要家园,也是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动黄河流…… 闫帅琦 洛阳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保护黄河生态环境,促进黄河流域发展

黄河流域横跨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等四大地貌单元和我国地势三大台阶,是华夏先民繁衍生息的重要家园,也是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动黄河流…… 闫帅琦 洛阳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保护好黄河流域生态环境

“黄河宁,天下平”。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始终同黄河水旱灾害作斗争,兴衰成败与大河两岸人民观水、用水、治水的历史息息相关。一部黄河史就是一部治理史。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 闫帅琦 洛阳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讲好黄河故事,延续黄河文化血脉

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深刻阐明了黄河文化的丰富内涵,为我们保护、传承、弘扬黄河…… 闫帅琦 洛阳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保护黄河,从小事做起

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带和生态屏障,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安全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是适应时代发展所需的国家战略。保护母亲河,保护生态…… 闫帅琦 洛阳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天佑关注 | 自动化学院承办 “青韶织锦 绘艺境 青春华彩绽校园” 第六期大学

暮春四月,暖风裹挟着花香漫过八教回音壁的檐角,一场汇聚青春活力与艺术魅力的盛宴在此绚丽启幕。4月26日,由自动化与电气工…

兰州交通大学第三十三届“校园十佳歌手”总决赛圆满落幕

4月26日晚,兰州交通大学时代广场流光溢彩,热闹非凡,第三十三届“校园十佳歌手”总决赛在万众期待中盛大开启。本届比赛以“…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英教逐梦,实习砺行|外国语学院师范生实习纪实(

一、观摩悟教:于细节处见真章初入实习校园,走进优秀教师的英语课堂,方知“纸上得来终觉浅”。授课教师以流利的英文创设沉…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研途领航・筑梦同行”考研经验交流座谈会成功举

为有效帮助我院学子全方位提升考研备考效率,新乡工程学院“言·智行”学风建设工作室于4月25日下午南北校区同步组织了“研途…

多彩社团|闽南科技学院学海社举办学习经验交流会——助力学生成长

4月2日下午,在闽南科技学院康美校区菲华楼A203教室闽南科技学院学海社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学习经验交流会。此次活动以“学海…

最新发布

弘扬传统灯谜文化——福大学子走进漳州灯谜博物馆
  弘扬传统灯谜文化——福大学子走进漳州灯谜博物馆  为了传承中国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现大学生的担当,2018年7月下旬福州大学“百年世事闽南记,万里乾坤材子行”实践队来到了漳州灯谜艺术 …
举旗帜,访国情,宣思想:青岛农大学生深入乡村,助力美丽乡村建设
7月26日,为了解农民需求、明确当今农村建设状况,团中央青年大学习专项、青岛农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举旗帜,访国情,宣思想”青年宣讲团在山东省寿光市孙家集街道西屯村进行了“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宣讲和“乡村振兴”主题调研活动。…
山东大学小树林支教团“冀行冀远”调研队对“学生流失”的家庭调查
7月29日,山东大学小树林支教团“冀行冀远”调研队分为三组赴三、四、五六年级学生家中进行家访。本次家访旨在了解家长对让孩子转到外地上学的意愿和态度,进一步认识宁晋县学生外流现状。三年级班主任带领两名队 …
走进青岛西海岸生态观光园,体验美丽背后的辛劳
  7月25日上午,高分子学院“生态青岛,幸福民生”社会调研团来到青岛西海岸生态观光园,调研团成员与园中维护人员深入交流,了解生态园的管理模式,并帮助工作人员除草,体验生态园的维护工作。  调研团走进 …
青农学子走访“大棚”村:探美丽乡村的致富之路
7月25日,团中央青年大学习专项、青岛农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举旗帜,访国情,宣思想”青年宣讲团在山东省寿光市孙家集街道西屯村进行了走访和参观,对当地部分村民和西屯村村委进行了深度的采访,同时也对种植农户们进行了基层走访调查。…
学习英烈事迹,继承英烈精神
  7月29日上午,青岛科技大学高分子学院“生态青岛,幸福民生”社会调研团来到青岛市革命烈士纪念馆进行参观学习。  纪念馆与湛山寺相邻,环境清幽,庄严肃穆。团队成员沿路前行,路边绿植郁葱,流芳纪念亭在 …
 移动支付改写日常生活
南京财经大学法学院“智慧城市——移动支付”调研团队就“移动支付”话题以随机采访、调查问卷等方式开展调查。…
“动能新转换”科技考察团参观山东双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近日,青岛科技大学赴德州市陵城区“动能新转换”科技考察团到达山东双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风力发电机仓罩生产车间主任张主任的带领下走进新型复合材料生产车间进行参观。…
走进青岛市博物馆,探索青岛古今岁月
  为了更加深刻的了解文化名城青岛,7月29日上午,高分子学院“生态青岛,幸福民生”社会调研团来到青岛市博物馆,参观了馆内收藏的各类文物,以及青岛历史发展各阶段留下来的文史资料。  青岛市博物馆始建于 …
“落叶归沃土·绿色中国行”调研团提出合理建议并向实践地负责人反馈
8月10日,团队成员结合实地调研、调查问卷信息等情况,对提高蔬菜生产质量和完善安全管理制度提出合理化建议,并向实践地负责人进行反馈。本次走访共发放调查问卷45份,回收39份。通过对问卷的分析统计,调研团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