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准备,运筹帷幄
为了响应团委开展有关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号召,加深新时期大学生对当代农业现状的了解,把自己培养成一个视野开阔的大学生,使我们能够更好地适应当今社会的人才需要。同时也为了解榆林市当地的小杂粮农业的发展状况、种植小杂粮的农村地区的具体情况、小杂粮种植户的实际想法。七月十五日早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赴榆林市杂粮发展现状调研队开展了为期10天的榆林市杂粮生产与产业发展现状调研。
本支队伍共由12人组成,冯佰利老师作为此队伍的指导老师,帕尔哈提老师作为此队伍的带队老师,经由跟随老师学习、查阅资料,同学们对榆林地区农业种植和农业产业结构方面的相关知识有了初步了解。
活动过程,脚踏实地
调研从榆阳区开始,榆林是陕西省的“第二粮仓”。榆林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自古以来就是小杂粮的产地,小杂粮既是当地的传统食粮,也是重要的经济作物。榆林小杂粮种类多、分布广,其中具有一定生产规模的达16大类100多个品种。榆林还是世界红花荞麦产业化示范先进区,也是绿豆、荞麦、谷子、糜子等12类小杂粮作物的优势产区。近年来,榆林市将建设现代特色农业基地作为全市的战略任务,小杂粮就是榆林市大力发展的六大特色产业之一。榆林的小杂粮不仅闯出了一大批陕西省著名商标,而且成为全国小杂粮生产的样板。首先,调研队走入合作社,在榆阳区陕北兄弟杂粮合作社我们了解到杂粮从生产到销售的过程。由于信息不对称,小商贩对杂粮的收购价幅度变化大,农民自身很难准确预估合适的价格进行售卖,因此往往会造成亏损。但是,通过与合作社建立关系,农民可以将价格起伏带来的损失降低许多。毫无疑问,村民与农社的合作为稳定粮价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接下来,调研队在定之荞红花荞特产店与店长进行深入的交流,这里将榆林的杂粮进行品牌化,做出了许多令老百姓放心的增值产品,也给榆林小杂粮的销售提供了一条道路。
调研队走访榆林市农科院,调查杂粮种子的培育现状以及杂粮种植在各个县区的发展状况。榆林农科院是西农玉米、谷子、马铃薯等陕北特色作物的试验示范站,调研队与试验站的王孟老师取得联系,王孟老师告诉队员们,榆林市农科院培育出的优质种子资源会下发给各县进行实地种植,如果生长和产量都达到标准便可以在县里推广大规模种植。并且,农技站为了实现精量播种,进行农机补贴,已经向广大农民推广了播种谷子的机器。访谈结束后,王老师带队员们参观了小杂粮和其他作物的试验田。我们看着生长茂盛的各种试验作物,愈发感觉中国农业的未来将更加美好。但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外出务工,农村青壮年的流失对这里的农业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据老师介绍本地种植小杂粮的农民平均年龄在60岁以上。不过,队员们都坚信,随着农村振兴战略的推进,中国农业的明天一定是光明的,其中大学生应该义不容辞承担起自己的那份责任。榆林市东方红食品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是榆林地区有名的杂粮开发销售的公司,队员们对东方红食品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的历史,营销理念,主要销售杂粮品种及销售渠道等都进行深入了解。东方红公司不仅关注自身的发展,而且也同时带动了周边农民的脱贫致富。公司提供给农民种子,地膜以及一定的培训等。只要农民可以保证粮食原料的质量以及品种统一,公司就会以市场价或者略高于市场价的价格进行收购。 不仅如此公司还建立了苦菜种植基地,如果残疾人士进行采集活动,就会额外给予奖励。公司每年也会拿出三至五万给那些残疾人口,并不是出于同情心进行施舍,而是鼓励他们积极务农。总经理提到,其实扶贫,最为重要的是扶志气以及智力。只有他们充满了志气并且有着可以接受新事物以及新模式的理念的智慧,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扶贫。
离开了榆阳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赴榆林市杂粮发展现状调研队又抵达了米脂。米脂县古称银州,“以其地有米脂水,沃壤宜粟,米汁淅之如脂”而得名,历来有“小米之乡”的美誉。米脂小杂粮有着极其悠久的种植历史,种植种类包括谷子、糜子、黑豆、绿豆及红小豆、高粱等10多种100多个品种,特别是米脂小米久负盛名,以米脂武郁渠、麻土坪村出土的“碳化粟粒”为证,距今已有4000至5000年的历史。米脂耕地土壤多为黄绵土,所产小杂粮除了颗粒饱满、色泽纯正的外观特征外,还具有优良的内在品质。特别是米脂小米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测试中心抽样检测,蛋白质含量为12.89%,脂肪含量为4.07%,而且富含多种维生素,发展至今已成为我国“四大名米”之一。产品远销西安、北京、上海、深圳等十多个省市,深受广大批发商、零售商和消费者的青睐。在米脂的农技科的实地考察中,队员了解到当地小杂粮发展概况,随后队员就谷子种植、加工、销售展开了进一步的询问。了解到了当地正在进行机械化、自动化的推广,在种植、加工中均有运用。同时,队员深入田间进行实地的谷子考察,发放给村民准备好的问卷,了解到农户一般选择种植谷子、玉米、马铃薯、绿豆等作物,通过倒茬的种植方式减少了虫害。另外,农技科的人员从选种播种到种植方式,肥料施用,病虫害诊断治疗等都有服务。接着,队员们来到了米脂婆姨公司的一处小米加工厂。米脂婆姨农产品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02年,是以小杂粮加工销售为主的科技型民营企业,公司以信誉谋发展,求生存,走“公司+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路子,为带动农村发展、农民致富发挥了积极作用。
结束活动,感慨万分
通过本次为期10天的调研,队员们都有很深的感触,我国农业有了飞速的发展,不完全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样子,尤其是信息社会的到来,为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良好环境。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网络强国战略、国家大数据战略、“互联网+”行动等的部署,为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网络经济空间不断拓展,农业农村信息化服务加快普及,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深入推进,信息消费快速增长,信息经济潜力巨大,为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信息技术创新日新月异并加速与农业农村渗透融合,农业信息技术创新应用不断加快,为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支撑。但是,我国农业农村信息化正处在起步阶段,基础相当薄弱,发展相对滞后,总体水平不高。思想认识亟待提升,信息化对农业现代化的作用尚未充分显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与榆林市农业局、科技局合作,重点打造府谷糜子、神木黑豆、米脂谷子、横山绿豆、定靖荞麦等具有区域特色的标准化生产基地。为小杂粮产业增产增收及发展壮大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掌握了新技术,好方法,我们大学生义不容辞成为推动农业现代化的主力军。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2293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