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玉珠老人
草席编织在雷州半岛可谓家喻户晓的一项民间手工艺,一根根蒲草,在当地人的巧手下不断旋转翻飞,摇身一变成了形式各样的草席、草帽、篮筐……对蒲草编织,雷州人从小便有着一种特殊的情感。
为了积极响应十九大“文化自信”的号召,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工匠精神的传扬,遵从学校的指令要求,广东海洋大学暑期三下乡队伍——青马寻蒲迹社会实践调研队伍,来到了雷州市附城镇大坑尾村进行实地调查。在当地走访了几家当地村民了解蒲织技艺的基本状况。此外,队员们特意探访了年近百岁的蒲织技艺传承者李玉珠老人。
老人叫李玉珠,据她所言,她是村子里做蒲织品第一人,从前湛江文化博物馆记载蒲织技艺的相关照片中都能找到老人的身影,可知蒲织技艺在老人的生命中充当了重要的部分,留下了许多难忘的故事,从其身份而言李玉珠老人可谓是名副其实的蒲织技艺传承人与代言人。
老人的房子很简朴,生活用具很简陋,屋内的东西也大都较杂乱地堆放着。老人的丈夫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生病了,当时老人也在村里集资给他治病,但还是没有办法治愈,老人只能一人背负起养家糊口的重担,祸不单行,不久儿子也被查出患有肝病。
生活的压力越来越大,身为妇人的李玉珠没有其他的生活技能,所以就以蒲织技艺为生,依靠这项技艺带大自己的孩子。然而,生活的不如意仍然继续打击这个弱小的妇人,她的儿媳妇在孙子出生后就去世了,孙子五年级时儿子也外出离开村子,只有孙子与她相依为命。
老人眼泛泪光,黝黑皱褶的脸庞透露着对生活的无奈,还好有蒲织技艺,为老人不如意的生活留下了一点点希望。于老人这位传承人而言,蒲织技艺是她维持生计的经济来源,而蒲织技艺也就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被村里传承和发展下来。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1724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7月11日,为了了解恩施目前民族特色饮食的销售情况以及发展前景,土家行志愿服务队来到蒋氏土家菜进行深入采访考察。团队成员首先品尝了特色土家菜,如合渣、腊肉等,成员们赞不绝口。在……
向林琳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7月9日,土家行志愿服务队赴恩施州博物馆进行实地考察,了解恩施地区古往今来的历史渊源和传统文化。在实践过程中,团队成员不仅切身体会到了恩施土著“巴人”的由来和恩施地区特色民族文……
向林琳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7月26日,“守望诚信”志愿服务队在大河镇大红希望小学结束了支教旅程,我作为陪伴了这些小孩子两个星期的小老师,其实还挺有成就感的,能够让这些孩子拓展自己的知识,增强自己的素质,……
向林琳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守望诚信”志愿服务队在大河镇大红希望小学进行“暑期课堂”社会实践。身处外地,难免会有些不习惯这里的人和事。其实我还算好的,至少语言想通,沟通不算难事,但是和我一队的其他队……
向林琳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7月22日,“守望诚信”志愿服务队在大河镇大红希望小学的支教旅程已过大半,回顾着我这几天以来的经历,不免觉得有些不真实,仿若过往云烟消散,但内心却有着真实的触动,经过这几天的支……
向林琳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雁过无痕,岁月无声,看着支教生活中的小孩子们,蓦然回首曾经,我们或许也是这样无忧无虑的状态。如今的我们早已失去了这份童真,看着他们画笔下的纯粹世界,或是幼稚或是好笑,总归是……
向林琳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7月18日,守望诚信志愿服务队在大河镇大红希望小学开设绘画课。小朋友们有着自己的想法,在画画中我也看到了小孩子简单的关系。也许是因为一支画笔,也许是因为一张纸,也许是因为一句“……
“守望诚信”志愿服务队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7月18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守望诚信”志愿服务队在大河镇大红希望小学开展第九天的支教活动,志愿者带领幼儿班的小朋友进行绘画课课程的安排。一听到画画,他们好不快活……
“守望诚信”志愿服务队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