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杭州到温岭,四天时间,近三百里,浙江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学子组建“文化鼓旅”实践服务团,深入石塘,走近大奏鼓,为大奏鼓的传承发扬出谋划策,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在现代文化潮流的冲击下,优秀传统文化所面临的挑战越来越严峻。以浙江省温岭市石塘镇箬山为例,这一方水土,几百年间孕育了一种渔区特色舞蹈——大奏鼓。大奏鼓是中国唯一一个渔村舞蹈,是中国渔村第一舞,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然而,如今仍坚持跳大奏鼓的人不多,且以中老年人为主,年轻一代中愿意传承大奏鼓的人越来越少。
走进工作室,深度体验大奏鼓
海风习习,循着鼓声,实践团来到了“大奏鼓之父”陈其胜的得意弟子吴瑞标开设的大奏鼓工作室。吴老师热情满满,一介绍起大奏鼓,便激情澎湃,言语中无不显露他对大奏鼓的热爱与痴迷。
旧时,渔船简陋,每一次出海都是一次前途未卜的历险。因此,当男人们顺利捕鱼归来,渔船出现在地平线上时,望眼欲穿的妇女们便穿上最漂亮的衣裳,敲锣打鼓地到海滩上迎接男人们的平安归来。这就是大奏鼓的由来,最初它的表演者通常为女性。但随着后来,女人们因裹小脚无法再跳大奏鼓,渐渐地,大奏鼓便演变成了一种男扮女装为祈求丰收平安的民俗舞蹈。
穿上渔婆装,戴上羊角帽,拿起各式乐器,为深度感受其魅力,实践团的队员们也亲身体验了一番渔家民俗文化。待队员们全部换好服饰后,吴瑞标老师根据每个队员自行选择的不同乐器,向队员们一一演示起各式各样大奏鼓乐器的表演方法,还亲自调整队员们的舞蹈动作和姿势。
深入里箬村,探秘寻源大奏鼓
里箬村,一个不起眼的小渔村,就是“大奏鼓”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发源地,它三面环海,村民世代以打渔为生。在里箬村,几乎男女老少多多少少都会跳一段大奏鼓,他们谈起大奏鼓更是滔滔不绝。
此次,实践团有幸邀请到了大奏鼓国家级传承人陈德福先生、省级传承人陈祥标先生以及里箬村大奏鼓队队长陈清标先生表演了一段原汁原味的大奏鼓。几位老师的妆容算不上精致但富有趣味,满脸的白粉和两颊的腮红,配上鲜艳的、上扬的红唇,淳朴中不失。服饰与妆容更是相映成趣,蓝色斜襟短袄与金黄色裤子,加上羊角帽上金光闪闪的鱼和大大的耳环,让人迫不及待要一睹大奏鼓表演的风采。
潮声、风声、鼓声作伴,以海为幕,几位老师手持木鱼、扁鼓,随着大奏鼓的节奏,忸怩舞步。时而碎步轻移、柔美婉约、如醉如痴,时而腾挪跳跃、粗犷激越、欢快有力。原本羞涩腼腆的渔家大汉在表演过程中尽显活泼灵动,展现着着渔民对满载而归的喜悦及征服大海的自信。
拍摄宣传片,传承发扬非遗文化
其实,为了保护大奏鼓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当地政府和大奏鼓的传承人都做出了大量的努力。村里建立了大奏鼓传习所,与当地的箬山小学,石塘中学和温岭职业技术学校签订大奏鼓传承协议,成立了大奏鼓鼓队,设立大奏鼓宣传点,开展中小学生大奏鼓表演比赛等。温岭市文广新局给予里箬村专项补助经费并不断加大宣传力度,还有很多人加入其中,积极探索大奏鼓与现代艺术与当地的渔家乐旅游资源相结合的创新方式。
浙财学子也希望能为传承和发扬大奏鼓贡献自己的力量,实践团拍摄了原汁原味的大奏鼓宣传片,通过网络传播,使更多人看到大奏鼓,从而带动更多的人加入到大奏鼓传承和发扬的行动中去。也为进一步宣传大奏鼓文化提出了自己的想法,队员们通过手绘大奏鼓服饰、乐器,制作大奏鼓特色明信片等,为大奏鼓文化注入新的血液与活力。
相信未来在各方的不断努力下,这一原本隐匿于温岭市里箬村的传统文化瑰宝,将会闪烁出更加璀璨的光芒。四天的旅程,在队员们的心中都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也播下了大奏鼓文化的种子,为大奏鼓传承和发扬助力,我们一直在路上!(罗小薇)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1655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