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19日下午,福州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青春筑梦芷溪文化,青年献力产业兴旺”实践队来到芷溪花灯传人黄世平先生的家中。据黄世平先生介绍,芷溪花灯历史悠久,是传承300多年的“纸包火”奇迹,只在重大的节日期间绽放。其制作过程十分繁琐,需准备十余种材料,涵盖了雕刻印刷、绘画剪纸、金属塑做、纺染漆艺、服饰制作、竹木器编织等传统手工艺。总共40多道工序,道道工序环环相扣,全部由手工制作完成,制作一个花灯往往历时半个月。
芷溪花灯于2008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一个取“九九长”之意的99盛杯火,高约1.6米,外围直径近1米,经过黄世平先生的多次创新与改良,在保留古苏州的花灯特色的前提下,由原来的36斤,改良至现在的21斤。这个历经千年演变、独具特色的芷溪花灯文化正在诠释着客家人对国家、乡梓美好生活的向往、热爱与追求。
在黄世平先生的手把手示范指导下,实践队成员也体验了花灯的制作过程。
调研结束后,实践队成员意识到,芷溪花灯文化不仅需要传承,很需要创新和进步,也需要注入新一代的血液。实践队召集了当地的40余名中学生,通过提问和解答,让他们认识到芷溪花灯的历史。在实践队队长杨秋萍的讲解下,同学们意识到自己肩上的重任与使命,纷纷表示会努力学好芷溪花灯文化,并将其传承下去。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1565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在日照这片充满历史底蕴与现代活力的土地上,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现代农业的发展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进。为了深入了解日照农户对当前智能农具的看法以及他们在生产生活中遇到……
马昕莹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在了解了日照农业发展情况后,队员又进行了新的调查。在新的一次调查中,队员到农村地区去进行调查问卷的发放和访谈,了解日照农户们目前对智能农具的看法和目前生产生活中存在的具体问……
马昕莹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近期,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科技助农,创新“慧”农实践队深入乡村,调研当地农户对智能农具的看法及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具体问题。此次调研旨在了解智能农业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
马昕莹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在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的广袤田野上,一场由智能农具引领的农业革命正悄然兴起。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智能农业技术逐渐渗透到农户们的生产生活中,不仅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还解决了诸……
马昕莹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科技是乡村建设创新发展的动力和技术保障。科技的发展可以提升农业生产力,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智慧农村,探索新的农业经营形式和农村治理模式,为乡村振兴提供新的发展路径和模式,……
马昕莹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智能农具逐渐走进了农村的生产生活。为了深入了解日照地区农户对智能农具的接受程度以及他们目前面临的具体问题,科技助农,创新“慧”农实践队在刘兆宇老师指导下……
马昕莹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夏日炎炎,曲阜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科技助农,创新“慧”农实践队于2024年8月8日前往日照市农村地区深入实践,他们此行目的,是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和深入访谈,了解农户们对智能农具的看法……
马昕莹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为了解农村地区对智能农具接受程度和生活生产问题的任务,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科技助农,创新“慧”农实践队举办了以“访农问俗知民情,智耕试种知稼情”的主题活动。通过发放调查问……
马昕莹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