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20日,“丝路筑梦译学团”全体队员来到了莒南县大店镇薛家窑村,并参观了当地著名的黑陶纪念馆。素有"陶艺之乡"美称的莒南县大店镇薛家窑村,是龙山文化的重要遗址之一,历来以烧制黑陶闻名遐迩,是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77年曾出土过大量史前的黑陶制品。据了解,薛家窑村的陶艺已被列入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莒南县也已将薛家窑泥陶列为重点挖掘保护对象,制定了切实可行的保护计划,并将落实具体措施以保护这一民间手工技艺。
上午,队员们到达纪念馆后,博物馆负责人刘洪杰老师对队员们表示热烈欢迎,并带队员们参观了纪念馆。馆内充斥着古朴气息,据工作人员介绍,博物馆内的一砖一瓦都是由当地村民亲自烧制,用来制作陶器的窑炉烧制过程也是一边烧一边封,根据炉的大小不同需要烧制的天数也是不同。有关部门统计,薛家窑泥陶曾发展到十几个大类、上百个品种,盛极一时。
队员们从薛家窑村支部书记庄乾礼口中了解到,薛家窑泥陶制作鼎盛时期,村里有120多个轮盘,近500人从事泥陶制作业,如今已经难觅当年家家户户做泥陶的场景了。因为泥陶的制作工艺复杂,并且是祖辈相传,家族手艺,大多年轻人不愿意学,加上泥陶制品利润薄,因此从事泥陶制作的村民越来越少。如今,薛家窑村能够熟练掌握拉坯技术的只剩四五个人,而且都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其中,馆长刘洪杰的父亲,也是一名资深的陶艺制作传人,制陶手艺精湛,并希望这门手艺能继续传承下去,这也是他筹建黑陶博物馆的一个重要原因。他还表示,将于明年成立一个陶艺传习班,希望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可以接触到这门手艺,打破家族内传承的模式,也一改传男不传女的规矩,旨在让中华民族的传人将这门流传了几千年的手艺继续传承下去。
经过一天的参观,队员们也意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正意义,就是让传统的手工技艺永久的传承下去,与此同时给不同时代的人们带来经济效益。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队员们也感受到了深深的民族责任感:年轻人不能眼看着传承数千年的文化工艺就此流失。因此,新一辈人的责任就是将这些传统技艺传承下来,并发扬出去,让传统手工艺真正走入人们的生活,让传统手工艺活力长存。
文:尹得旭
图:赵家玮、沈梦双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0822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