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理工大学觅“音”社会实践团赴蒲松龄故居开展调研
为更好地了解俚曲,进一步弘扬民族精神,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保护民族瑰宝,7月18日,山东理工大学觅“音”社会实践团一行人走进聊斋俚曲创始人的居住地——蒲松龄故居,通过了解蒲松龄,进一步挖掘俚曲文化深厚的历史底蕴。
“鬼狐有性格,笑骂成文章”、“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分别是老舍与鲁迅对蒲松龄先生的赞誉。蒲松龄故居“聊斋”位于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是清代著名文学家蒲松龄生活过的地方,为纪念蒲松龄,在故居的基础上扩建成了纪念馆,因此,蒲松龄故居也叫“蒲松龄纪念馆”。
在这一天的调研活动中,觅“音”社会实践团一行人首先跟随队长沿着青石铺成的小路,走过古色古香的明清式建筑商业街,到达蒲松龄故居,进行实地考察。随后,一行人走进大门,到达故居前院,蒲松龄先生的汉白玉石雕坐像坐落于此。只见蒲松龄先生左手握书,右手理须,悠然自得。接着,出了北屋往东一拐,便来到了蒲松龄的书房。屋内除了文房四宝之外,书橱里、桌子上陈列着蒲松龄所著的《聊斋志异》的手抄本、国内各种版本及世界上许多国家文字出版的《聊斋志异》,还有各种《俚曲》和连环画书。蒲老先生科举场中极不得志,虽满腹实学,乡试屡不中,一生穷困潦倒,却为后世留下了许多宝贵的文化财富。
聊斋文化以“梦幻、浪漫、艳遇、风情”为主题,突出“聊”文化和“异”旅游。游“鬼狐仙境”品蒲松龄的“梦”。蒲松龄集一生之阅历,汇明清俗曲之精华,取诸宫调、南北曲的曲牌联套成曲,于完成了15部俚曲的创作。不可否认,无论是在文学方面,还是在音乐方面,这些俚曲均具有极高的价值。
通过本次对蒲松龄故居的实地调研,我们进一步了解到蒲松龄对聊斋俚曲的贡献,了解并学习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我们有义务为其注入新鲜血液,并且有责任使之发扬光大。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0758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为引导孩子们正确认识自己,树立集体意识,引导孩子们在学习生活中感受解决困难的快乐,8月11日上午青岛科技大学“云上课堂”支教团在线上举行课堂学习活动。活动过程中,支教团成员给孩……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学生为提高偏远地区学生的学习水平,8月11日,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云上课堂”支教团在线上开展第三次语文线上教育活动。支教团成员带领着学生们学习文言……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为提高偏远地区学生的学习水平,8月10日,青岛科技大学“云上课堂”支教团在线上开展第四次数学教育活动。支教团成员带领着学生们预习新课,为他们讲解着新的内容,并给他们拓展一些内容……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为引导孩子们正确认识自己,树立集体意识,引导孩子们在学习生活中感受解决困难的快乐,8月10日上午青岛科技大学“云上课堂”支教团在线上举行课堂学习活动。活动过程中,支教团成员给孩……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8月9日,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课堂”支教团老师用云课堂为留守儿童继续讲课。这是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学堂”支教团的第七天讲课,同时也是第二堂英语课。讲课过程中,老师与……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8月9日,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课堂”支教团老师用云课堂开展第二次英语课,这也是第七天讲课。在本次活动中,支教老师们展现出极高的工作热情,表现出奉献的魅力。老师在课前先是放……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8月8日,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课堂”支教团老师用云课堂为留守儿童继续讲课。这是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学堂”支教团的第六天讲课,同时也是第三堂数学课。讲课过程中,老师与……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8月8日,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课堂”支教团老师用云课堂开展第三次数学课,这也是第六天讲课。在本次活动中,支教老师们展现出极高的工作热情,表现出奉献的魅力。老师在课前先是放……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