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展现水院风采,搭建与畲纽带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青筑艺术团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

作者:阎啸

展现水院风采,搭建与畲纽带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青筑艺术团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

导语:畲族作为中国少数名族之一,有着其特有的饮食文化,以及极具特色的茶文化和手工艺术,畲族的彩带不仅仅是极具特色的传统手工艺织品,更是“活着的文物”。

7月16日,“青筑艺术团”暑期社会实践小组出发前往中国首个也是唯一的畲族自治县,具有“中国畲乡”之称的——景宁畲族自治县进行社会实践。

4.jpg

根据前期的资料查询,实践团成员了解到,早在隋唐之际,畲族先民就已居住在闽、粤、赣三省交界,自宋代开始陆续向闽中、闽北一带迁徙,大约在明清时期形成了目前主要在闽东、浙南山区与汉族杂居的局面。畲族先民缘山近水而居,其经济文化属山地农耕类型。其传统饮食文化具有下列几个特点:

1. 一年四季以杂粮为主;

2. 嗜辣重咸,喜食野味、河鲜,善腌制食品;

3. 喜热食,善饮酒;

4. 九药不如一补——重视食疗;

在初步的了解到当地的传统饮食文化特点后,随着走访的深入,暑期社会实践小组慕名来到了一家在当地小有名气的餐馆。在与老板进行了简短的交流之后,实践团成员便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深入田间地头,一起动手采集做饭的食材。随后,大家向餐馆工作人员虚心请教,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尝试亲手制作畲乡土味菜。制作过程中,大家一边认真地模仿师傅的做法,一边和师傅交流,比较南北菜系的不同做法,充满了轻松愉悦的气氛。

实践团成员主要制作的美食是畲县特色“山豆腐”“豆腐娘”。山豆腐仍然采用原始的做法,用牙膏与一种特殊的山菜制作而成。口感有点像果冻,但其中散发着一种山野的味道。最后,当美食端上餐桌,实践团成员制作的山豆腐得到了畲族老乡的肯定。大家品尝着自己的劳动成果,心中也充盈着满满的成就感。

饮食文化是地方风俗文化的重要组成成分。通过这次亲手制作畲族美食的经历,实践团成员对畲族特有的地域风情有了更深入的体会,为接下来的实践活动起到了良好的奠基作用。

7月17日上午,实践团成员来到了位于封金山的“印山茶文化馆”。在那里馆主热情的邀请成员们一起享用封金山茶叶,浓郁的茶香让人回味无穷。品茶过后,馆主详细的向成员们介绍了景宁文化茶的做法,以及相应茶具的使用方法。实践团成员也亲身投入到了制茶之中,体会着制茶文化的独特魅力。

下午,实践团成员来到了景宁畲族自治县博物馆。从出土的银质器皿到畲族特有的服饰,从畲族的起源、迁徙到最后的定居,从精美的艺术品绘制到独有的特色舞蹈,无不尽收眼底。

之后,实践团成员来到了根雕——于师傅的工作室。根雕作为中国传统雕刻艺术之一,是以树根(包括树身、树瘤、竹根等)的自生形态及畸变形态为艺术创作对象,通过构思立意、艺术加工及工艺处理,创作出人物、动物、器物等艺术形象作品。根雕就是这种化“腐朽为神奇”的艺术。于师傅也在现场为实践团成员简单展示了根雕的加工过程,并向实践团成员讲解了根雕在景宁的发展历史。

最后,实践团成员来到了有着12代悠久历史的陈氏畲族头饰加工厂。陈青华陈女士是第12代传承人,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通过她的介绍,我们也更加深入详细了解到了畲族女性在婚丧嫁娶,以及日常所佩戴的银饰讲究。像银饰上的图案,她都介绍了其中的寓意,如凤凰,是畲族的图腾,充分体现了畲族人民的艺术审美观。这些银饰以高超的工艺水平和创作天才,记录着畲族服饰、银饰的形成,折射出畲族深厚的文化内涵以及历史底蕴。

7月18日,实践团成员来到了位于景宁的三支树,见到了期待已久的民间彩带传人——蓝延兰。在交流中了解到,蓝延兰出生在彩带编织世家,她外婆的外婆是清末有名的彩带编织艺人,识字虽少,却能把织带工艺和汉字相结合。蓝延兰的外婆蓝龙娘受其影响,也是一位织带高手,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困难时期就以编织彩带为生度过难关。

受其家庭艺术熏陶,蓝延兰6岁开始学织彩带,经三十多年探索,如今她已是新一代畲族彩带编织的佼佼者。

根据实践中的走访,实践团成员了解到,在1984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全国唯一的畲族自治县,蓝延兰突破陈规,编织出“浙江省景宁畲族自治县”等汉字织纹。1997年,她又纺织出“庆贺香港(澳门)回归”字样的彩带。进入新世纪,蓝延兰又编织出一条长4米余、宽10.6厘米,织有全国56个民族名称的彩带王,在畲乡传为美谈。

蓝女士编织畲族彩带的影响也是非常广泛的。美国,日本,韩国都曾派遣学着前来学习编织彩带的技艺。

然而彩带也同许多民间传统手工艺一样,面临后继无人的问题,年轻姑娘已很少学织彩带了,为了不让畲族彩带艺术失传,蓝延兰成立了“畲族彩带艺术工作室”,带起了一批学生。

蓝延兰——作为畲族彩带青年艺术家仍将一如既往,继续探求畲族彩带的许多难解的历史之谜,继续传承远古时代畲族先民的祈福讯号,继续为畲乡的社会经济发展奉献自己的青春。

据当地居民介绍,彩带是畲族传统的手工艺织品,既是美化衣着的装饰物,以及用作腰带、背带等的生活实用品,还是畲族青年男女定情信物、定亲回礼和驱邪祝福的吉祥物。了解到这些之后,实践团成员更加感受到了蓝女士传承手艺文化的可贵,并为她所代表的中国传统手工艺人身上所具有的工匠精神所深深打动。

为期三天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实践团成员与畲族老乡同吃住,共劳作,进行了亲近的交流与相处,与畲族同胞建立了良好的感情联系。实践团成员深入畲乡,走访手工艺人,遍览风俗民情,在实践过程中开拓了团队成员的视野,培养了成员吃苦耐劳的精神,增强了团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古语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此次社会实践活动正是提供了这样一个机会,让常在校园的大学生走向社会,促进了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展现了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风貌。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0753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解志愿难题,助新生征途——河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三下乡实践团队帮助考生

7月25日零点,河南2020年高考成绩公布。7月26日起,考生可以开始填报志愿。高考志愿填报对高考录取结果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其重要程度绝不亚于高考本身。它不仅关系着考生四年的大学经历,…… 宋洋 王丹云 河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查看全文 >>

析历年报考情况,助学子圆梦今朝

今年的高考已落下帷幕,十多年的寒窗苦读结果也已揭晓。作为过来人,深刻理解考了很高的分数,上了个普通的大学,不甘心会伴随一辈子。为了让今年高考生考上理想的大学,河南师范大学物…… 宋洋 王丹云 河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查看全文 >>

养成良好心态,助力学子成长

八月二日,河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暑期“三下乡”实践队员为马上步入高三的学生进行了心理辅导并给出了自己的建议。因为经历过高三的大学生志愿者都清楚,作为一名即将升高三的学生,身上…… 宋洋 王丹云 河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查看全文 >>

不吝分享,助力成长 ——河南师范大学“助力直播课,线上辅导”活动进行中

河南师范大学学子为响应“停课不停学”号召,成立了假期“云支教”实践活动小队,志愿者通过QQ、微信、电话等方式为中学生进行一对一辅导,为将要面对高考的学弟学妹力所能及地提供学习和…… 王晨晨 王丹云 河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查看全文 >>

助力志愿报考,一问一答解疑——河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三下乡“实践队员

7月25日起,河南省高考成绩出炉,查到成绩后,报考志愿成了一个问题,报志愿的重要性堪比高考,不滑档、不浪费分数都成了要考虑的事,尤其在今年分数线高度提升的条件下增加了报考难度,…… 路盈盈 王丹云 河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查看全文 >>

助力志愿填报,圆梦高考之路 --河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三下乡团队帮助考生填

“三分成绩,七分志愿”,随着高考成绩的陆续公布,各省学生已经开始了忙碌的填报志愿过程。高考志愿填报是一个庞大的系统,每年有近千万的高考考生,因此,高考志愿填报并不是一件简单…… 张艺康 王丹云 河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查看全文 >>

志愿填报,圆梦高考 --河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实践团队助力高考学生志愿填报

随着时间的推移,紧张激烈的高考也已经顺利的拉下帷幕,那么紧接着而来的是同学们的志愿填报问题,众所周知,学校专业选不好,高中就等于白忙活,考虑到高三同学们对这一方面不是太熟悉…… 杜磊 王丹云 河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查看全文 >>

讲解一对一,助力解难题

因为疫情的原因。今年很多同学的学习效果都不尽人意。为了尽可能的弥补同学们所耽误的课程,7月29日,河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云支教”志愿服务队开展了一对一讲解难题的活动,旨在帮助同…… 张默含 王丹云 河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领导慰问备战校运会运动员及入场式方阵人员

为鼓舞士气、传递关怀,4月8日下午,教育科学学院党委书记房加帅、党委副书记缑星、副院长郭勇、孙天义亲临我院运动会参赛师…

我院思政系赴长沙市第一中学实习队开展正式授课

(通讯员邓姝涵陈晗汤雅芸)4月10日上午,马克思主义学院赴长沙市第一中学实习队开展正式授课。此次授课课型为讲评课,由长沙…

义诊春风拂病痛 仁心细雨润民生

为推动医疗资源的均衡分布,实现医疗服务的优势互补,并打破地域限制,使更多患者能够便捷地获得专业医疗咨询,南昌大学第二…

为生命喝彩,与健康同行

为响应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对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出新要求、…

湖南师大马克思主义学院赴长雅中学实习队召开教育实习中期总结会议

(通讯员周新奕尹雯杨紫英)为进一步梳理实习阶段性成果,优化后续实践路径,4月3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系2022级赴长雅中…

最新发布

湖南师大信息院“湘约"筹备运动会
(通讯员朱玲玉 …
文传院领导走访“弈鸣”社会实践队基地
7月19日下午,文学与传媒学院党委陈凯珍副书记、学工办詹绍姬老师以及辅导员林春大老师、袁文艳老师走访“弈鸣”社会实践队基地光豪小学。“弈鸣”社会实践队队长曾钰淇就基地最近发生的情况向文传院领导汇报,并 …
“纸短情长”——华侨新生代寄信华侨留守儿童
近日,丽水学院教师教育学院 "华侨新生代培根 "—— "红色文化 "唤醒 "英雄血脉 "石门一期暑期社会团队联合“春泥筑梦”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组织启文实验学校参加夏令营的华侨新生代小华侨们寄信春泥筑梦华侨留守儿童。 …
观民情,陈岗社区社会实践
观民情,陈岗社区社会实践“观民情察民意”实践队继续暑期社会实践之旅,到达——陈岗社区。有了之前的经验,实践队队员更加充满斗志,身着统一实践队服,以饱满的精神状态于早上7点从华北水利水电大学龙子湖校出 …
立足专业,岗位科学家助力淡水鱼加工技术创新
7月13日,国家大宗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熊善柏教授带领“与岗位科学家同行”实践团6人赴湖北省洪湖市就“淡水鱼加工技术及发展前景” 进行专题调研。实践团一行7人与德炎水产副总经理柯建军进行了座谈。…
【外国语学院】调研美丽乡村建设,助力乡村环保事业
——怀化学院外国语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系列报道7月11日——7月20日怀化学院外国语学院大学生社会实践团到湖南省怀化市麻阳县郭公坪镇郭公坪村进行暑期三下乡调研活动。该系列活动旨在建设美丽中国, …
美丽乡村,垃圾分类知识入家门
美丽乡村,垃圾分类知识入家门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加强村民环境垃圾清理保护意识,浙江海洋大学东海科学技术学院“青春携手垃圾分类,助力共建美好乡村”暑期调研团于7月1 …
三下乡支教给小朋友的课——《百家讲坛》
昨晚正村小学与台风“山神”擦肩而过,一夜的风雨交加过后,在第二天的早晨便迎来了明媚的晴天。孩子们都怀着阳光般的心情在教室里等着小老师们来上课。 第一节课是赵子维和周铭毅两位老师的课——《百家讲坛 …
长医三下乡:旱塘小学举行升旗仪式
经“情暖三湘”三下乡团队指导老师与旱塘小学校长商榷后,7月19日9点准时在旱塘小学的操场上举行了升旗仪式。参加此次升旗仪式的人员有旱塘村邓书记、旱塘小学宋校长、“情暖三湘”团队指导老师、旱塘小学学生及“情暖三湘”全体成员。…
武汉理工大学赴红安寻访红色家风暑期社会实践队学习团的十八大精神
  7月15日中午,在社会实践中午休息间隙,文法学院赴红安寻访红色家风暑期社会实践队在红安县七里坪镇列宁小学旧址开展共青团十八大精神学习宣讲会。文法学院团委书记周佼带领实践队员们学习了《乘新时代东风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