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下午,武汉理工大学赴红安县寻访红色家风社会实践队来到了红安县七里坪镇张家湾村。七里坪镇是著名的黄麻起义策源地,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全国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旅游名镇;张家湾村是全国宜居村庄,是一座红色历史文化底蕴丰厚的村落。本次实践队来到七里坪镇张家湾村,走访了张胜童、张宏运和张绍国三位老党员和革命后代,希望从他们的分享交流中收获更多红色家风。
张胜童老人是一位忠实的农民,自小生活在红安这片红色土地上,至今已经拥有三十多年的党龄了。被问及作为一名农民,为何会在三十岁前后决心入党时,老人回忆往昔,这样回答实践队员们:自己的父辈在当时是村里的干部,他在学校里便学到了共产党与人民的血肉联系,时刻牢记紧跟党走、遵守党的教育、服从党的领导,做人要实在,永怀一颗忠诚之心。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下,张主任也投身了村里的工作,村干部的工作一干就是三十余年,将大半辈子都投身在了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在这样的红色教育下,老人对自己的子女也严格要求,要求自己的子女听党的话,继承革命先辈的优秀传统。这样爱党爱国的家风,在张主任一家中世代传承,也逐渐形成了张主任家所固有的家训。同时,张主任作为一名党员,态度谦虚,永远在学习,永远在路上。他对如今的年轻党员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他认为,年轻党员如今的思想与工作都与过去老党员有所不同,自称自己以往的经历“算不上经验”,老党员仍然需要在各方面向年轻人学习。而年轻人是“有梦想”的一批人,也希望如今生活在更好环境里、更好政策下的年轻人深刻认知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继续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张宏运老人是革命后代,他的一家出了三个烈士。老人年事已高,身子还算硬朗,但是听力已经很受限制。在与老人和老人的家人交流中,我们得知老人从小严格要求子女,要听党话、跟党走、记党恩,要注重学习,勤劳务实,所以老人一家至今非常和睦。老人的儿媳还拿出老人大寿时大家族拍的全家福,幸福地称赞生活在这样一个大家庭里非常幸福,全家人互敬互谅,从没超过一句嘴,生活一次气,老人也很和善,家族里每个人都自觉践行尊老爱幼、勤劳务实的家训。老人的儿媳指着正堂中挂着的对联和门口的对联自豪地说:“看,这是我11岁的女儿写的,我们这里都非常注重教育,很多家庭送孩子去学书法,教孩子从书法中体会做人做事的道理,传承优秀文化。”
张绍国老人是“荡腔锣鼓”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被称为村里的“国宝”。老人84岁高龄,却依然健步如飞,声音洪亮。老人了解到我们要寻访红色家风,同样用自己成长经历和革命先烈的故事告诉我们,当今生活来之不易,要时刻感念党恩,听党话,跟党走。他秉持“艰辛创业,忠厚传家”的家训。教育孩子三件事:一是艰辛创业,忠厚传家;在社会活动方面不要害人,规规矩矩实事求是。二是远离官场,以身作则,无论做什么事业都要规规矩矩、以身作则。三是吃粗茶淡饭,不要花天酒地。他把从小惯养的小儿子送到武警部队当兵。老先生继承了革命家庭的优良的家风,又身体力行地传承下去。除此之外,老人作为“荡腔锣鼓”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自觉担起了村里文化建设的重任,只要有需要,老人总是第一个冲上去,为村民提供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老人说“他感恩共产党为大家创造了当今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也要用自己的特长为乡亲们多做点力所能及的事。”
最后,村主任还带领我们参观了村里的资料室,与实践队员座谈,拿出了村里编纂的史料,让我们对张家湾村良好的红色家风和浓厚的文化底蕴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深入革命老区,寻访红色家风,这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与传承。通过对七里坪镇张家湾村的实地走访,实践队员们神奇感受到,这里的红色家风内是丰富而深刻,表现出的最突出的特点就是爱党爱国、忠于理想的家国情怀;其次是严守纪律、廉洁奉公的清廉本色;第三则是艰苦朴素、勤劳节俭、忠厚务实的持家传统。
红色家风在如今仍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它不仅有利于传承爱党爱国、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更有利于营造和谐文明、积极向上的社会风尚。实践队将继续探索,为挖掘和传承更多优秀的传统家风文化而努力。(通讯员:刘琬融)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0751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