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杨仁照 :一直在“长征”路上的老红军

813日,华中农业大学工学院暑期社会实践“红色记忆”寻访团乘上了开赴江西于都的火车,一行9人在郑越辅导员的带领下开始了为期一周的“红色”寻访之旅,成员们通过走访街头成功来到了老红军杨仁照老先生家中。

816日,华中农业大学赴于都社会实践团小分队通过一路的寻访来到了位于江西于都老街的革命烈士杨仁照同志的家中,开始了对杨仁照老先生传奇故事的挖掘。

革命:奉献自己的一生

“我老头2004年走的,如果今年还在就103岁了。”老先生的爱人魏淑兰脸带缅怀的说道。随后,她又详细介绍她老伴来,老先生是1914年的人,1933年入伍的,不久就跟着部队一起从于都出发开始长征,一直冲锋在前线,直到去世都还是现役军人,他在部队呆了一辈子,从马夫到团长再到副师级,最后由于身体原因一直疗养工作在于都。提到这老奶奶突然说道:“我也是一名军人”高兴且自豪地挺了挺自己的腰板,“到现在也是,还没有退伍。”

老奶奶又从旁边的抽屉里面拿出一个相框,照片中间赫然就是漏出半个肩膀杨仁照老先生,他右胸三个弹孔让人看着触目惊心。“老头子一直在打仗,跑遍了大半个中国,身上大大小小全是伤口,光弹孔就有九个还是十一个。当时医疗条件跟不上,堵伤口都用的银元。”似乎想起了啥,奶奶突然伤感,说道:“他肺里面有弹片一直没有取出来,只能用一小块肺呼吸,后来也是因为肺癌过世的。”

生活:怀旧却又低调

房屋侧边是一张江泽民总书记和老先生握手的照片,老奶奶回忆到,那张照片是2000年左右赣州铁路开通,江泽民总书记视察时,接见老先生拍的照片。老先生不爱张扬,很少接受采访,也很少跟子女提及他的事迹,本有离开于都在更好的地方疗养的机会也被老先生拒绝。老先生的二女儿解释道:“老爷子思念家乡,思念于都这个当年他长征出发后来又亲手解放的地方,于是拒绝了上级的好意,坚持在于都这个地方任职疗养,担任于都县兵役局(后改为武装部)第一任局长。”她骄傲的补充道:“老爷子还指挥消灭了于都翠微山上的土匪,为于都解决了一个大患。”

老先生看战争片时,却总是边看边批评:“打仗怎么能这样打?这样打怎么能赢呢?这样人早死光了。”但老先生离不开战争片,他喜欢看,也许看着电视上的画面能让老先生想起自己所经历的那段真实的、艰苦的往事吧。

家庭:严厉,不搞特权

1946年的时候老先生担任骑兵连连长跟着部队到了内蒙古,当时马就放在老奶奶家里养着,后来老奶娘因为手特别巧一直在部队的服装厂工作。那时他们还没有相恋,也不在一个部队。两年后他们再次相遇了才最终走到了一起。当时条件艰苦,夫妻两个又跟着部队到处跑,期间生下的5个孩子都是寄养在别人家里面,自己不得已跟着部队又走了。“真的是老天眷顾我们才幸运地找回了所有孩子。”老奶奶有些后怕地说道。

老先生对子女的教育异常严格。老先生的二女儿回忆到,当年他们刚上完学,七月份放假,本来作为一个老红军的后代完全可以晚段时间去下乡工作,但是老先生不愿意搞特权,刚放假回家就把他们全部撵走了,说谁回家就打谁。

当问到老先生长征故事的时候,老先生的儿女们有些尴尬了,二女儿解释道:“其实关于老爷子的那些事迹我们了解的真不多,一个是因为老爷子对我们特别严厉,我们都很怕他不敢多和他说话,也没意识到这些东西到现在这么珍贵当时也没问,另一个是因为我们在老爷子身边时间也不长,老爷子也不喜欢张扬,不太喜欢讲这些。”“老爷子说最苦最险的时候还是过草地的那一次,没有食物只能煮皮带,以及自己的排泄物为生。更不妙的是那时候老爷子还病倒了--打摆子,老爷子完全是凭自己顽强的毅力挺过来的,那一次整个部队牺牲了几万人,真是凶险万分。”二女儿努力回忆到。

老先生一生低调,不善言辞,一直在用行动证明着自己的长征精神,对自己苛刻戎马一生,对生活认真低调奉献,对家人严厉吃苦耐劳。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043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点亮星火,不说再见

——物电学院四进永和社区活动总结“明天你们还会来吗?”最后一节课上,一个小朋友问道。听到否定的答复后,她低着头嘀嘀咕咕地说:“那……哥哥姐姐,我会想你们的,你们也不要忘了我…… 华师物电四进社区 华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故事虽结束,教育未停步

在这盛夏之时,满怀着憧憬与激情,作为华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四进社区赴永和服务队的我们,完成了三天的义修和四天的义教工作。华师学子满怀诚意,不忘初心,只为给永和居民带…… 华师物电四进社区 华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飞出极限,盘出未来

——四进社区永和服务队飞盘课程回顾7月17日,华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赴广州市黄埔区永和街社工服务站服务队在黄埔区永和街道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开展飞盘课并顺利结课。社区的孩子…… 华师物电四进社区 华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在帆船制作之中验证科学真理

——记四进永和低年级物理实验课堂回顾华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赴广州市黄埔区永和街社工服务站服务队在广州黄埔区永和街道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开展的低年级物理实验课顺利完成教学…… 华师物电四进社区 华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园丁之歌

——记物电四进队伍义教课堂初遇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国势之强由于人,人才之成处于学”。近日,华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赴广州市黄埔…… 华师物电四进社区 华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生活中的化学

——记物电四进永和队伍化学课程回顾为了培养孩子们对化学的兴趣,丰富他们的暑假生活,激发他们对化学知识的兴趣,7月14日和7月17日,华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赴广州市黄埔区永和…… 华师物电四进社区 华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巧手捏黏土,指尖绽童真

——记四进永和服务队趣味黏土课堂为了培养青少年的动手实践能力,激发他们的动手兴趣,丰富他们的暑期生活,2019年7月13日和17日,华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信工程赴广州市黄埔区永和街社工服…… 华师物电四进社区 华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发现独一无二的你

——记物电四进叶脉书签小课堂当生活中平凡无奇的树叶经过简单的处理,便能成为一片满是纹理却又独一无二的叶脉,再根据喜好进行染色塑封,一张充满童真与孩子们希望的叶脉书签就完成了…… 华师物电四进社区 华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安工大校友归校畅言,助力学弟学妹梦想起航

导语:2025年1月15日,在教育竞争日趋白热化的当下,为了进一步提升学校的知名度与影响力,吸引更多优质生源,安徽工业大学精…

曲园学子三下乡:探寻水浒文化,传承历史脉络

“一日水浒客,一生好汉情。”为深入挖掘水浒文化内涵,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增强青年一代对本土文化的认知与热爱,恰逢曲阜师…

传移动科普,润时代青年

移动科普团:奔赴家乡母校,点燃科学梦想中国青年网亳州2月11日电(通讯员王世忠)为响应安徽工业大学“青春返乡·筑梦未来”…

社区校园播乡音,实践传承燃希望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以及对语言文字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积极落实《“十四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乡梓雅韵护方言,青春实践传文化

语言,作为人类交流的核心纽带,不仅是信息传递的工具,更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方言,作为地域文化的独特标识,承载着一方…

最新发布

麦洒吕梁、爱种山区、欢声笑语、大梦起航
从7月26日,我们这13位麦子支教队的同伴们启程前往山西省吕梁市的固贤中心小学,正式开始了暑期的支教活动。为期半个月的活动,我们为之付出和准备的,却远远地超过了半个月。曾经深夜中赶写材料,烈日中进行义卖筹 ...…
山西支教有感
  “老师,慢走,明年一定要再来啊。”,支教结束了几天了,但是孩子们送别我们时的真诚话语和渴望的眼神依旧在我脑海里浮现。刹那间,十几天的时间转眼就过去了,但是支教的这十几天是我们人生中最难忘的十几天, ...…
在所有人事已非的景色里,我最喜欢你们
8月10日,为期15天的支教活动结束了。我们从固贤出发,向着各自的目的地前进。一早便有孩子来到校门目送我们离去,一路上时不时的会送别一个队友,谈笑声越来越少。尽管大家都笑着闹着,终究还是伤离别。记忆不免回 ...…
走进于都,挖掘长征小故事
8月13日,华中农业大学工学院暑期社会实践“红色记忆”寻访团乘上了开赴江西于都的火车,这支由工学院主席团组成的九人实践团队在郑越辅导员的带领下开始了为期一周的“红色”寻访之旅。 实践团历时十多个小时来到了 ...…
南水北调中线渠首九龙镇调研
2016年7月11日下午,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南水北调水环境勘察小分队,前往南水北调中线渠首九龙镇进行调查。此次调查以小组为单位,以走访、考察为形式推进调查工作。经过小分队每一位成员的努力,该调查得到预期的收获 ...…
移民工作落实的历程
为更2016年7月14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南水北调水环境勘察小分队前往丹江考察当地水环境治理情况,途径丹阳移民文化馆,于是一行人前往馆内参观了解。好地弘扬移民精神,本着“纪念移民、感恩移民、学 ...…
丹江移民文化馆
2016年7月14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南水北调水环境勘察小分队前往丹江考察当地水环境治理情况,途径丹阳移民文化馆,于是一行人前往馆内参观了解。 丹江移民文化馆是2009年建成,里面供参观的器物都由当 ...…
丹江水环境治理
2016年7月14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南水北调水环境勘察小分队前往丹江考察当地水环境治理情况,途径丹阳移民文化馆,于是一行人前往馆内参观了解。 丹江移民文化馆是2009年建成,里面供参观的器物都由当 ...…
白河水质治理的重要性
白河,古称清水,发源于河南省嵩县攻离山,流经嵩县、南召县、方城县、南阳县、新野县,于瞿湾入湖北襄阳县,于两河口与唐河交汇后始名唐白河,向南至张家湾注入汉水。 众所周知,南水北调南阳段主要工程是白河倒虹 ...…
淅川县九重镇陶岔村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位于河南省淅川县九重镇陶岔村,处于两省四县(市)接合部,水陆交通便利。乘船不仅可以欣赏烟波浩渺的丹江口水库,南下还可到达道教圣地武当山,西可抵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州四大名寺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