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 孙莲)以“民歌搭台,旅游带动,经济唱戏”为思路发展的吕家河村,使吕家河民歌走出山村,由此可见吕家河民歌是很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更多的人去了解发现它,因此对吕家河民歌的传承和宣扬刻不容缓。“访民间,探非遗”暑期社会实践队于7月16日来到了地处武当南神道中断,被誉为“中国汉族民歌第一村”的官山镇吕家河村。
上午八点实践队员集合之后来到了丹江口市官山镇非遗文化展示馆,首先站长石则方热烈欢迎实践队员的到来并热情介绍官山镇历史渊源以及丰富的人文风俗。其中,以其丰富的讲解,实践队员们对吕家河民歌的了解更近一步。紧接着,文化展示馆站长带领实践队员来到了吕家河民歌堂,两位传承人付启兵,侯同贵向实践队员们展示《董永与七仙女》、《双探妹》等经典民歌。展示结束后,队员们和村民一起学习吕家河民歌,如《官山是个好地方》,并进行表演展示。随后队员们对两位传承人进行采访,他们向队员们讲述吕家河民歌是由明朝永乐年间大批民工大修武当山,所带来了各具特色的民歌,并加以汇聚修改形成的。吕家河民歌绚丽多彩,呈现出兼容并蓄的特点,含有地域风格浓厚的本地音调,曲调也十分优美,既有江南小调的缠绵,又有北方民歌的豪放;既有中原曲调的圆润,又有西北民歌的高亢。分为阳歌、阴歌、长篇叙事歌等,内容十分丰富。吕家河民歌可以说是南北文化的积淀,是历史与现代音乐的结合。最后,他向实践队员介绍吕家河民歌现如今采用“民歌进机关,进街道,进学校”的方法不断发展传承。
非遗作为活态文化,受人类社会结构和环境的影响,尤其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息息相关。因此,被誉为“中国民歌活化石”的吕家河民歌必将继续发扬传承,最终实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代代相传。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0051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