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吼妈”现状,关键在于转变教育思维
日前,为顺应一些家长做一个温柔、耐心、体贴的“零吼妈妈”的需求,市场上推出了情绪管理课程,有的是免费讲座,有的是系列培训课。这些课还细分为正念课、冥想课、教练型父母课……价格从100元到两万元不等;有些国外的大师课,一天就3000元左右。它们还被归纳成一个有趣的名字——止吼课。(《中国青年报》4月18日)
在这个经济、政治飞速发展的时代,社会对各方面的人才素质要求更高,再加上“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高考压力,父母开始变得焦虑,一心想让孩子更优秀。他们陷入辅导孩子作业的深渊中,越来越控制不住自己的暴怒和狂吼,打开“吼式教育”的先河。今日,市场上应运而生的教父母管控情绪的“止吼课”看似可以给孩子们“温柔”的父母,但实际上只是家长们对自己吼式教育的一个心理安慰,他们的教育思维没有改变,依然会把孩子的学业紧紧地抓在手中,对孩子而言家长只不过是从“怒吼”转变为“温柔一刀”。
如今,家长们对孩子教育的焦虑越来越严重,狂吼只是其表现形式之一。不断给孩子报兴趣班,辞掉工作陪孩子练琴,类似的事情屡见不鲜。家长们在病态的教育路上越行越远,甚至走火入魔。当然,任何现象的出现发展都有适合其孕育的土壤,家长们的这种教育方式与客观环境分不开。当今社会教育资源分配不均,优质的教育资源集中而又紧缺,这就使得名校的门槛越来越高,相应的,孩子的成绩也要求越来越高,家长们随之越来越焦虑,连锁反应的结果也就是“吼式教育”越来越盛行。客观环境无法改变,引起家长们狂吼的重要因素——急于求成的教育焦虑心态,也无法改变。“罪魁祸首”被根生蒂固地埋藏在泥土里,“止吼课”只是在狂吼的恶果上缓解家长们的情绪,就像曝光在表面的绿叶嫩芽,对于教育焦虑的现状又能起到多大作用呢?只不过是“雷声大,雨点小”,这种课在社会上掀起点点涟漪后终将会恢复平静。
客观环境毕竟是外在的,最重要的还是家长们内在的教育思维。改变父母教育忧虑的心态,学会在压力下给自己也给孩子多留一点喘息的空间,放一放所谓的“优秀”,是把孩子从父母的“吼声”中拯救出来的关键。父母应该更加关注孩子品行、性格、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塑造,从长远看,这远比一时的学业重要。有位“吼妈”在墙上贴满了“亲生的”三个字,不是为了提醒自己和儿子增进感情,而是防止儿子表现不如意时,自己控制不住狂吼。从根本上讲,这位妈妈的行为是一种强制性的教育方式。在硬式教育思维的影响下,很多父母和这位妈妈一样给孩子的教育只是一种粗暴的单向输出,他们不管孩子接不接受,而又想得到输出后的回报。
孩子的人生意义在于他想成为什么样的人,而不是父母让他成为什么样的人。“止吼”不是“止咳”,几节表面上的缓解情绪课不可能“药到病除”,如何纠正目前扭曲的教育思维,值得每一个家长以及社会深思。
http://www.dxsbao.com/news/8386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