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位于中国辽东半岛最南端,东濒黄海,西临渤海,处于环渤海地区的圈首,是京津的门户,作为一个海滨城市,港口客运的发展对它的经济文化等影响巨大。因此,在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的系列活动中,大连理工大学的一行学生对大连港客运站的工作人员进行了采访,听听他们讲述这四十年大连港口客运的变化。 问:能请您大概给我们讲一下大连港客运站的发展历程吗? 答:大连港客运站已经有百年历史了,它是中国最早的客运码头,最开始兴起了滚装业务。在90年代发展最顺利的时候,国内有到达上海、天津、烟台、威海等地的航线,国外有到日本、仁川等地的航线,当时真的是“一票难求”。现在,一个是越来越多港口出来的分流,还有一个,毕竟船运时间消耗大,在现在高铁这么快的速度面前,竞争力被一定程度地削弱了。 问:我们知道,在大连港客运站服务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那改革开放以来客运站的服务模式有什么变化吗? 答:因为旅客需求的改变,我们的服务也要更加全面。之前物质条件比较差,旅客只要能坐上船走就很满足了,有时队伍甚至排到了马路转盘那里。后来,客运站出现一些全国闻名的劳动模范,在他们的带领下,我们也是更加注重服务顾客。像给客人倒倒水、帮助老人乘船之类。之前,都是旅客携带包裹自己步行很远到渡轮,现在我们都会安排摆渡车直接将他们送到目的地。总之,随着条件的改善,我们的服务模式也逐渐变得更加人性化,服务方法也紧跟着时代变化,像售票方面,以前都是港口窗口售票,要排很长的队而现在客运站开发了自己的APP客户可以很方便地订票,查看余量等。 问:我们看到旁边有块儿醒目的广告牌,上面写着新“老码头”精神,能请您阐述一下它们的含义吗? 答:老码头精神是有一区装卸五队的几个老工人首先提出的,当时的一区装卸五队,前身曾是闻名于“大连-上海”运输线(史称连申线)上的“老八队”,多次被评为交通部、省、市、局先进集体,1978年被授予“实干社会主义的装卸队”称号。但是进入80年代以来,由于新工人增多,老工人退休等原因,“老八队”的传统作风被逐渐淡漠了,出现了追求私利、计较报酬、偷懒耍滑的现象。这些问题非常普遍,而且十分严重。于是五队党支部决心把恢复和发扬“老八队”精神作为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内容来抓。他们通过各种方法,把青年人组织起来,请50年代入港的老工人讲解“破来好转”、“一锤三斤粮”的由来,发挥老工人的传、帮、带作用,讨论:“我与老码头精神比,丢掉了什么?”、“80年代青工如何树立老码头工人新形象?”在此基础上,把“老八队”的优良传统和优良作风总结归纳成为六种精神:任劳任怨,埋头苦干的精神;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精神;不怕困难,勇挑重担的精神;团结协作,不计报酬的精神;一心为公,爱港如家的精神;深入现场,带头大干的精神。这之后极大地增强了青工爱港如家,勇于奉献的积极性,全队的精神面貌发生了根本变化。他们的工作经验在全港迅速推广后,港务局党委审时度势,用“老码头精神”一词取代了“‘老八队’精神”,把五队总结归纳的六种“老八队”精神作为了大连港的老码头精神,这也是全港第一次对老码头精神所做的比较系统、比较全面的提炼和总结。前不久,集团的领导、工人等在一起讨论后又赋予了“老码头精神”“忠诚、服务、实干、创新、担当、协作”六大新的时代内涵。
http://www.dxsbao.com/news/8121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