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呐喊》里的小说反映了五四前后中国社会被压迫者的痛苦生活和悲惨命运,是鲁迅极具代表性的小说集。他的语言建立在文言文与白话文之间,细细来读,很有韵味。
鲁迅先生曾用“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八个字来概括了那时的中国人民,以及对于他们的怜惜和悲伤。当时的社会是动荡的,辛亥革命开始,清朝却十分腐败,让他们落后的思想始终剪不断,他知道只有从内心深处的改变才能使他们跟紧时代的潮流。中国农民并没有想过国家富强,他们只是过着保守的生活。鲁迅先生以清醒的头脑立即看破了这点,他发誓用文字唤醒中国人们的思想,让中国真正的革命。
我简单讲述一下我对《呐喊》小说集里几个我印象最深的小说读后感:
关于《孔乙己》:这部小说塑造了一个封建社会中没落知识分子的形象,穷困、潦倒、迂腐、麻木的孔乙己,深受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他贫穷,好吃懒惰,他整天口中念念有词,说些自以为很有学问的话,偷东西还死皮赖脸的不承认,找些奇怪的理由为自己辩解,说读书人的事不算偷,还特别好面子,成为许多人的笑柄。他的结局很悲惨,偷东西被抓住被打折了腿,却还顾面子的说是摔折的腿,最终死得很惨。
孔乙己是懦弱封建社会的代表,他坚持封建主义,最终得到悲惨的结局。鲁迅借这一人物形象表现了封建社会的深度腐败,提醒还深陷其中的人们早点改变思想,不然也会像孔乙己那样悲惨结局。
作者抨击了民众精神的麻木和社会对苦难者的冷漠,同时谴责了腐朽的封建科举制度。这篇小说的结构严谨,描写人物性格出色,语言精炼简洁,多用侧面描写,用别人的眼睛来观察孔乙己。
关于《阿q正传》:这篇文章里面,我感受最深的应该就是阿Q的“精神胜利法”了。这是阿Q在遭受到种种挫折后所发明出来的东西,其实就是遇到困难不会真正的去解决问题,只会逃跑。为了减轻欺压和凌辱感,阿Q只能自我麻痹和自欺欺人来逃避现实,于是愈陷愈深,他只能活在自己的世界了。
阿Q生活在没有人权的时代,他的社会地位特别低。他靠出卖劳力生活,给人家作短工,长年在土榖祠里落脚,总是被有钱人的欺负,以及村里人们的戏弄。我感到非常的无奈,却又无助,似乎感受到阿Q的难受和痛苦,但他却又是一个让人恨的角色,因为封建社会的渗透,他成了那个阶层人民的代表,广大劳苦人民的代表,甚至封建社会的代表。
本文形象的刻画了“阿q”的性格特征,往往能引起读者会心一笑,但在笑了之后又会陷于深度思考和反思,这就是鲁迅的高明之处。
关于《药》:这篇小说表现了国民的愚昧无知,封建迷信。华老栓为治好儿子的痨病竟然花大钱去买人血馒头,对封建迷信深信不疑,但最终儿子还是死于痨病。文章还通过茶客们的谈话表现了当时社会人们麻木无知。康大叔的残酷,卑鄙,仗势欺人。华老栓用被统治阶级杀害的革命人的鲜血蘸成血馒头治病。一个革命者为群众解放慷慨牺牲,他的鲜血却被人们当作治病的良药,这种强烈的反差让我意识到了长期的封建统治对人们的伤害有多大,他们渐渐变得麻木而愚昧,甚至冷血。
关于《狂人日记》:它塑造了一个反封建人士“狂人”的形象。“吃人”是狂人日记中的一个关键词。主人公认定这个世界是一个吃人的社会,他勇敢发出挑战,相信将来的社会容不下吃人的人,喊出了救救孩子的心声。
作者通过狂人的叙述,揭露了旧社会是一段吃人的历史;披着“仁义道德”外衣的封建家庭制度和封建礼教,其本质是吃人。作者在描写狂人的多疑、妄想时语言似杂乱而实敏锐,成功的塑造了貌似狂人却是象征着一位反封建战士的形象。
关于《十月围城》:喜欢李少白,他教给学生先进的西方思想,创立《中国日报》,带领学生上街发报纸,搞游行,告诉人们封建的君主专制需要改革,中国人民需要一个新的中国。
那个社会人都是麻痹的,有一群人叫做看客,他们不动手杀人,用的只是一双眼睛和一张嘴。在观看日本人残害中国人时,中国洋留学生却在笑;在看到八大义士在奋力脱险时,他们却指手画脚,讽刺至极。
革命,是十月围城的背景,在革命的道路上,一位位战士牺牲的场景历历在目,他们有的怀揣梦想,有的为了报答恩情,他们义无反顾的走向了革命这路。他们呐喊,他们牺牲,他们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国家。
鲁迅的作品,主要表现的是忧国忧民的民族责任感,是他对中华民族的深深热爱。他的作品有力评击地评击了封建制度的缺陷。同时,鲁迅先生也对生活在这样社会的人们深感同情,希望通过《呐喊》小说集的呐喊,唤醒麻木的灵魂,被压迫的人们。
在鲁迅的文章里,悲伤无处不在,体现了他忧国忧民的心情,“国家兴亡,匹夫有责”。鲁迅真正尽到了这份责任,他呼吁中国人们不要在麻木,不要再沉睡,唤醒人们的思想,唤醒人们麻木的灵魂。
“今天,如果再道何为革命,我会说:欲求文明之幸福,不得不经文明之痛苦。这痛苦,就叫作革命。”八大义士至今还让我震撼。读鲁迅的《呐喊》,你会感受到一种精神叫做:爱国。作为大学生,我认为爱国绝不是停留在表层面上,而是真正的参与者,不是为国家献命,而是时刻关注着祖国,默默支持和拥护祖国,在祖国有困难时尽我所能去援助。这就是我眼中的爱国,很简单,最需要的是用心。向鲁迅学习,在学“文”这条路上留下为祖国奉献的点滴,报效祖国。
http://www.dxsbao.com/news/7587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