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高校资讯 >

西尧村:好山好水好环境,乡村振兴新模式

来源:西安外国语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 作者:王宇洋

中国语言文学学院枫火志愿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于2023年7月18日上午前往西尧村交流参观。成员们与党支部书记张生同志对西尧村的发展展开深入交流,并于党委代表赵铁成同志探讨了西尧村的各方面状况。

图为采访西尧村张生书记 2023.7.18 康敏婷摄

书记首先为成员们介绍了西尧村的基本情况。西尧村属于五台街道,位于石砭峪水库入口处,占地面积574亩,辖3个村民小组,210753人。近年来,在村党委的领导下,通过“党建+人才+产业+项目”行动,不断加强村党组织建设,持续在创新治理方式、完善治理体制、健全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等方面出实招、落实策,基本形成了党组织领导、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共同治理的乡村治理新体系,构建了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西尧村的乡村振兴主要有以下举措。

首先,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西尧村实现了每家每户通水电气,并对所有乡村道路进行“黑化”提升,实施基础设施提标工程,安装太阳能路灯50盏、监控49部,建成污水处理站1座、公共卫生间3座。对整村进行主题打造,绿化美化情景相融,打造主题公园4处、景观节点15处。其中最大的特色就是按照全域治水的理念,将山泉水引入公园内,形成水系景观循环流淌。并且实施雨水污水分流改造工程,完成整村户改厕任务,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从而改善了居民的生活条件,使生活更加便利,让群众在优美的生态环境中享受新生活。

其次,西尧村创新了管理方式。实行街长制,由村干部包街、党员联户、监督员分区、保洁员分段、群众参与,从五个层面包抓区域的道路保洁、垃圾分类、绿化管护、矛盾调解、治安维护、文明新风,筑牢了乡村治理的基石。西尧村由3名二级街长、4名三级街长分别包抓村内17条巷道,做到责任到人、管理触底、监督到位,打通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将管理从小组长延伸到户,发动群众主动参与,不断提高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水平。

图为采访党委代表赵铁成 2023.7.18 康敏婷摄

接下来,在乡风建设上,西尧村实行积分制,就是对居民的居住环境每月进行评比积分,并对不同住所进行分级打分。积累一定积分后,居民可以兑换日用品,激励居民更加重视环境保护,从而提高了整体居民素质。走在西尧村街道上,五颜六色的手绘墙壁让人眼前一亮,居民门头上的书法牌匾充满文化气息。

最后,西尧村注重培育和发展新业态。西尧村依托秦岭的好山好水好环境,注重发展精品产业。第一产业主要有蓝莓种植、黄桃种植和羊肚菌种植。第二产业包括米线厂、酱菜厂和面粉厂。第三产业则包括五家农家乐和两家民宿。为了增加产品销售,西尧村还利用电商平台进行直播带货,他们吸引具备专业知识的年轻村民运营直播平台,为西尧村的各种产品拓宽了销售渠道。真正将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通讯员:王宇洋)

图为书记和代表与成员们合影 2023.7.18 康敏婷摄

http://www.dxsbao.com/news/59900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奋进新时代,再创新高度—推进中国高质量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进入新时代,中国经济由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未来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 黄燕梅 黄泽汉 梁 桂林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青春暖夕阳,大学生养老院社会实践故事

青春暖夕阳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28实践团”7名学生志愿者于2025年2月1号-2025年2月6号…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辽宁省大连市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我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为了深入贯彻和落实这…

舞动东方芭蕾,青春续写灯韵——安财学子解码花鼓灯非遗传承密码

花鼓灯作为淮河流域孕育的传统民间舞蹈,因兼具灵动舞姿与深厚底蕴,素有“东方芭蕾”之誉。这一艺术形式历经百年传承,始终…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传播调研团开展社会实践

参观结束后,调研团与上海博物馆数字化团队交流,了解到“小可”背后集成强大的大模型能力和海量文物知识库,依托便携式导览…

探秘语言景观,延续爱国火炬

2025年1月13日至1月20日,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语言景观实践队赴凭祥市开展友谊关“爱国”景观的情感机制调研,感…

最新发布

河南科技大学学子三下乡:感悟科技兴农,助力乡村振兴
本通讯(通讯员毛艺鹏)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感受乡村振兴伟大成就,在实践中观察国情。2023年7月1日,河南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擎画乡村振…
山建学子在行动:追寻先人足迹,观摩红色印记
为了更好地学习中国革命史,传播红色先进文化,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山东建筑大学热能工程学院“踏百年红色精神荣光路,讲百篇红色故事传基因”社会实践团队于2023年7月22日赴枣庄市台儿庄古城进行研学,踏寻红…
安徽学子三下乡:坚持实干促学,弘扬劳动精神
中国青年网马鞍山7月4日电(通讯员程颖)走过千山万水,越过星河湖海,一张中国蓝图绘到底,撸起袖子加油干,卷起裤脚抓落实,确保新长征路上的每一张答卷都以高质量呈现。正所谓“空谈误国,实⼲兴邦”,踏…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生参观水一方基地
南京水一方生态休闲旅游景区位于龙潭街道陈店村,其是区域内乡村振兴特色旅游产业的代表。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造炬成阳,绿伞同行”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乡村振兴小组走进水一方千亩荷塘,带领大学生群体了解…
曲园学子实践走访,关注社区服务情况
曲园学子实践走访,关注社区服务情况为助力达成构建民主法治、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作为中国青年的我们需要充分了解社区服务在架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深刻意义,以便将实际情况与信…
西安工程大学赴紫阳实践队“筑梦童心港湾,温情陪伴成长”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关于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发挥“童心港湾”的阵地作用,呵护留守儿童平安健康成长,7月19日,西安工程大学赴安康紫阳“筑梦星…
树立青少年大农业、大食物观念
从2015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首次提出“树立大农业、大食物观念”,到2022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树立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多途径开发食物来源”,习近平总书记对“大食物观”的阐释不断丰富和发…
安徽学子三下乡:红色改革,精神传承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持续引导广大青年学生传承红色基因,激发广大青年学生的爱国热情和责任担当意识,2023年7月2日至3日,安徽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赴小岗村暑期实践队走进了凤阳小岗村,感受红色…
二师学子三下乡:埋下友谊之苗,终会开出友谊之花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苏联无产阶级作家也曾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阅读是获取知识的最佳途径,同时,阅读也可以给人们带来许多深刻的体悟,让人们在薄薄的书页获得勇气与力量。要知道,“书中…
湖北学子三下乡:情系乡村,与家庭同行
7月25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情暖京山志愿服务队第二分队参与到了京山上陈桥村的支教活动,我有幸与小朋友家庭进行了家访。这次经历让我深刻认识到乡村教育的挑战和我们作为支教者的责任。家访不仅让我了解了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