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杨茁青)故事的开始要从7月初说起,7月5日,我跟随邵阳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赴邵阳市城步苗族自治县“南山蓝”乡村振兴促进团一同开启我们的“三下乡”之旅。8日,我们从南山牧场驱车前往长安营镇。公路盘山而下,一路奇峰连绵、峡谷林立,就这样我们摇晃着进入了长安营……
初见
车窗外,石头堆砌的高台、蜿蜒而上的石板小路,沧桑古朴的风雨桥……穿村而过的流水和旁边的古杉树构成了一副古老画卷。只见周围梯田层层、森林密布,三五成群的侗族吊脚楼散落其中,青色的瓦片、棕红的木墙、白色的屋脊,显得非常醒目。“大寨”二字刻在侗寨大门前,伟岸的六角鼓楼在整个侗寨中特别显眼。大家都被这一景象深深震撼,纷纷扑在车窗前拿出手机拍照记录,一起感受这一段美好的风景时光。
图为长安营大寨特色建筑全景。杨茁青 摄我们在长安营民族中心学校安顿好住处后,沿着小路,迫不及待地想去感受大寨独特的风情。正巧衡阳师范学院的芙蓉学子团队在这里举办他们的文艺汇演,邀请了当地的一些居民和他们一起呈现这场的视觉盛宴。节目的形式多样,内容精彩丰富。有轻松活跃的流行演唱、激情澎湃的诗歌朗诵、有传统民俗乐器演奏以及村民们倾情演绎的山歌对唱。最让我们感受到当地热情的就是互动的环节:与当地村民一起参与侗苗族传统活动“挤油尖”和“打糍粑”。鼓楼下,氤氲的香气尽显苗侗民俗风情。晚会结束之际,广场正中央燃气熊熊篝火,大家手拉手,围着篝火载歌载舞。诺大的广场上火光冲天、人声鼎沸,大寨古镇焕发出青春的生机。
图为促进团成员参与篝火晚会。彭雨欣 摄
了解
第二天早,空气清凉,欢乐了一晚的人也许还在梦中。但我们早早起床出发,经历了昨天美好的晚上,更期待白天的侗寨。大寨的公路安静清闲,我们排成一路小队,欢声笑语回荡在山谷中,风里夹杂着泥土的气息,队旗也随风飘扬着,时不时有车辆从我们旁边驶过。公路旁长着几枝不知名的花朵,伴随着浅浅芬芳爬满了葱绿的草地,用生机盎然来形容再适合不过了。许多具有民族特色的房屋修建在公路旁边,有些当地居民探出头来看着我们这条长长的队伍,我们朝他们挥手问好,他们也热情的回应我们。一段距离后,我们又见到侗寨的全貌,远看,就像一个镶嵌在万山丛中的明珠,晶莹夺目。这时一棵巨大的东晋古杉树王出现在我们的右侧。通过指示牌了解到这棵杉树已经有1600年“高寿”了,在这中间它还经历了雷击和火灾,但仍奇迹般存活下来。正所谓:“岁月悠长,苦难繁多,强者总能浴火重生。”
深入大寨,我们走过一家又一家古旧的宅子,当地居民热情地邀请我们到家中做客,还 让我们品尝当地特色美食——油茶,小小的碗里放了花生、艾草糍粑、炒米和少许豆子,最后在浇上浓浓的茶,喜欢吃辣的还可以加一些当地的七彩泡椒。第一口油茶非常醇香,回味虽然微微泛苦,但鼻腔和嘴巴里全部充斥着浓郁的气味。这样小的一碗茶,蕴含了当地丰富的文化底蕴,也向我们展现了居民的热情好客。当地还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一碗强盗二碗贼,三万四万才是客。”虽然油茶很饱腹,但为了当上魅力侗寨的客,大家纷纷多喝了几碗……
图为当地居民为促进团成员现打油茶。杨茁青 摄
感受
隔天,我们来到长坪村,一尊壮观的将军碑映入眼帘。了解到一条棉裤和游二爷与谢军的故事,我们还对游二爷的后代进行了访谈,当年游二爷虽然冒着生命危险在此救助红军,却一直没有得到相应的帮扶或是荣誉表彰,这也让大家都感到惋惜。
“与国名党激战后,红军再次被打散,其主力途径长坪与名团交战,数十名红军战士在此长眠……”一位居民深情地向我们讲述到,把大家一起带到那段峥嵘岁月。红军长征烈士纪念碑、红军纪念亭、红军桥这些建筑既镌刻着当年军民鱼水情深,也是人民继承和发扬红军长征精神的丰碑。
图为促进团成员在红军长征烈士纪念碑下合影留念。 杨茁青 摄
作为一个富有红色文化历史的旅游点,长安营镇正迎来蓬勃的发展机遇。同时民族团结也是我们宝贵的财富和竞争优势,希望长安营镇能通过打造独具特色的旅游产品,挖掘红军历史、发展民族文化旅游等方式,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推动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希望当地居民可以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创造美好的未来。
http://www.dxsbao.com/news/59457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