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偏远的小村庄,人们的作息总是这么的规律,颇有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感觉。清晨,伴着小孩清脆的笑声,我对自己道“早安”,久违的早睡早起,欢迎回来!晚上算账,白天跟拍,这便是我的工作。看似枯燥无味,其中其中却不乏精彩与感动。
一天我跟拍的是二年级的孩子,他们正在上普通话课。每个乡村小学都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这种情况:老师上课基本用家乡话,普通话永远是备胎。普通话得不到全面地普及。暂且不说这里的孩子的普通话水平,有些一二年级的小朋友甚至还不会说普通话。这让我疑惑:上小学的时候,老师首先教的不就是声母韵母吗,孩子们为什么不会呢?可见,这里的老师对普通话的重视程度。普通话作为国语,是这群孩子走出乡镇与人交流的重要语言,甚至可以说是唯一(因为他们听不懂也不会说粤语)的语言。因此,我深感我们的普通话课开得是多么必要。
为了配合我们的文艺演出,我们上课的内容是一篇歌颂中国梦的朗诵稿。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孩子们都很认真,跟着小老师一起把每个字读好,按照老师的解读,把每一处感情用自己稚嫩的声音表达出来。孩子们不时低头在稿子上写写画画,偶尔低声朗读,同桌互相交流,甚至主动给班级同学示范朗诵。看着这些场景,我手里的相机根本停不下来,我想把每一张因认真努力而发光芒的孩子的脸记录下来。
当我去拍一位正在专注地看着黑板的小女孩的时候,近视的我没有戴眼镜,靠近小女孩,透过相机看到她那双求知若渴的眼睛的时候,我按下快门的手停顿了。是的,这双眼睛,让我心灵震撼,让我感动。我真真切切地看到了这样一双纯净直映单纯的内心,渴望得到更多知识的眼睛,那种内心的波动远远不是从杂志、电视等媒体上看到的贫困地区的娃求知的眼神时的一丝丝心灵触动能比拟的。这只是一篇朗诵稿,一篇我们曾经每天晚上排练到抱怨、抗拒的比赛的朗诵稿,一篇对于这些十岁左右的孩子来说理解起来有些难的朗诵稿,但是他们却抱以了跟我们不一样的态度。尽管发音方面有困难,但他们认真反复去读每一个字;尽管理解方面有困难,但是他们认真地听老师解读,主动发表自己的看法,而不是觉得晦涩难懂而不耐烦。在他们的心里,这篇朗诵稿就是他们未曾触及的天堂,他们想要靠近它,得到它,感受这个不一样的知识殿堂带给他们新奇感,开阔他们的视野。面对这样一双双求知的小眼睛,我们能做的便是尽所能满足他们的求知欲。
求知似渴,用知解渴。愿我们能用有限的知识让那一双双求知的眼睛得到满足,哪怕只是一点点!
http://www.dxsbao.com/news/5346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