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高校资讯 >

携手垃圾共分类,狭道过后桃花源

来源:浙江海洋大学东海科学技术学院 作者:封萍

古镇悠悠承载着千年的历史,近日,浙江海洋大学东海科学技术学院“携手垃圾分类,童绘海上花园”舟山家庭垃圾分类宣传调研团走近马岙街道,开展实地调研活动。

马岙具有近六千年的海洋文化史,是浙江省著名的“海上文物之乡”,享有“海洋文化发祥地”、“中国海岛第一村”的美誉。在八十年前的今天,中国拉开了抗日战争的序幕,在抗日战争时期,马岙成为了舟山本岛和岱山、嵊泗、宁波间的重要革命交通站和联系枢纽。八十年后的今天,马岙成为了浙江省的历史文化保护区,成为了舟山市垃圾分类的一个重要试点。

在这具有历史重要意义的一天,调研团一行人早早的到达了马岙街道的社会服务管理中心,在这里见到了马岙街道农渔科的科员虞志浩,对他进行了采访。虞志浩在采访中讲到,马岙从2015年成为垃圾分类试点,在开始阶段,垃圾分类设施不够完善,居民的垃圾分类意识不够。在之后阶段,马岙街道投入80余万元的马岙街道生活垃圾处理中心投入使用,处理中心占地面积为0.7亩,建筑面积200平方米,在今年,处理中心还新增了一台日处理量为1吨的机器。马岙街道对街道下的6个社区进行了每家每户发放了1组2个垃圾桶。分类后的其他垃圾,由专门的负责人员装运到小马垃圾中转站后运输到团鸡山进行处理;可回收的生活垃圾专门聘请了3个专业人员进行回收。对于居民的垃圾分类意识,街道对每家每户进行了挨家挨户的宣传。虞志浩在采访中提到马岙街道对之后的垃圾分类建设进行了说明,提到马岙街道之后可能会进行人员的增加、加大对相关设备的投入以及加大宣传力度。


调研团成员与虞志浩进行合影(拍摄者:夏妮)

随后,虞志浩带领调研团成员进入了马岙社区,在社区里见到了社区垃圾分类的负责人李霞女士,在她的带领下,成员走近了马岙社区。社区里环境优雅,墙面上随处可见马岙文化,家家户户的门口贴着垃圾分类评比牌。李霞向成员介绍,社区对居民的垃圾分类情况进行日巡查、月检查以及季联查,对于垃圾分类进行了多项情况的分数制定,从大的分类投放,参加社区组织的垃圾分类活动及接受宣传到小的按要求摆放垃圾桶及保持垃圾桶的干净等。对于不符合标准的居民户进行扣分处理,根据得分情况每周进行垃圾分类的评比,得分排名在前25%的居民户可以得到一枚“绿色积分币”,一个月得到3枚及以上的“绿色积分币”可以被评为垃圾分类示范户,由社区在评比牌上撰写公示,得到的“积分币”可以进行物品的兑换。社区通过此种方式,利用物质奖励,提高居民的竞争意识,从而提高居民垃圾分类的效果。

马岙社区的垃圾分类评比牌(拍摄者:封萍)

马岙社区为大力倡导低碳生活,充分发挥妇女在生活垃圾分类中的重要作用,积极倡导从妇女姐妹做起,实行垃圾分类和定点投入,带动子女和整个家庭投入生活垃圾分类的行动中。李霞女士在讲解中,提到马岙社区现在的生活垃圾主要分为可堆肥垃圾和不可堆肥垃圾。可堆肥垃圾通过绿色空间高效发酵天然有机垃圾处理机进行发酵,约500公斤的可堆肥垃圾经过2-3天的发酵可产生约70公斤的有机化肥。生存出的有机化肥进行还山归田。

李霞女士在讲解中,提到在建设初期,居民对于分类过程接受程度不高,导致分类效果不明显。幸运的是,政府对马岙垃圾分类进行了资金上的支持,才促成了现在的一定成果。李霞女士谈到,社区计划加大社区宣传力度,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少蚊虫的滋生,保护自然生态。

马岙社区的分类垃圾桶(拍摄者:封萍)

在参观马岙社区的途中,成员观察到马岙社区随处可见垃圾分类的小标语和公益广告牌。社区宛若一个世外桃源,青山环绕,绿水依旧,垃圾分类工作家家户户都在实行。对于垃圾分类,马岙清晰的规划了处理方式,使得区域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的优化,充分利用了能源和可堆肥垃圾的再次回收利用,促进了生态的有序循环。

马岙社区的公益广告牌(拍摄者:封萍)

通讯员:封萍

2017年7月23日

http://www.dxsbao.com/news/4986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二十四节气之小暑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黄河中下游地区人们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根据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指导着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是中国传统历法…… 闫帅琦 洛阳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传承黄河文明要讲好黄河文明起源故事

考古学根据人类制造工具和武器所用的原料,将人类文化的进化过程,划分为“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石器时代”又分“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等好些阶段。“仰韶…… 闫帅琦 洛阳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讲好黄河故事,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

黄河,中华文明发源之地,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她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历史与延续,见证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奋斗和发展,其生态环境好坏关系大众福祉。加强黄河生态文明建设,推广绿色发…… 闫帅琦 洛阳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保护黄河生态环境,造福中华民族

黄河流域横跨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等四大地貌单元和我国地势三大台阶,是华夏先民繁衍生息的重要家园,也是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动黄河流…… 闫帅琦 洛阳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保护黄河生态环境,促进黄河流域发展

黄河流域横跨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等四大地貌单元和我国地势三大台阶,是华夏先民繁衍生息的重要家园,也是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动黄河流…… 闫帅琦 洛阳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保护好黄河流域生态环境

“黄河宁,天下平”。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始终同黄河水旱灾害作斗争,兴衰成败与大河两岸人民观水、用水、治水的历史息息相关。一部黄河史就是一部治理史。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 闫帅琦 洛阳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讲好黄河故事,延续黄河文化血脉

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深刻阐明了黄河文化的丰富内涵,为我们保护、传承、弘扬黄河…… 闫帅琦 洛阳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保护黄河,从小事做起

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带和生态屏障,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安全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是适应时代发展所需的国家战略。保护母亲河,保护生态…… 闫帅琦 洛阳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天佑关注 | 自动化学院承办 “青韶织锦 绘艺境 青春华彩绽校园” 第六期大学

暮春四月,暖风裹挟着花香漫过八教回音壁的檐角,一场汇聚青春活力与艺术魅力的盛宴在此绚丽启幕。4月26日,由自动化与电气工…

兰州交通大学第三十三届“校园十佳歌手”总决赛圆满落幕

4月26日晚,兰州交通大学时代广场流光溢彩,热闹非凡,第三十三届“校园十佳歌手”总决赛在万众期待中盛大开启。本届比赛以“…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英教逐梦,实习砺行|外国语学院师范生实习纪实(

一、观摩悟教:于细节处见真章初入实习校园,走进优秀教师的英语课堂,方知“纸上得来终觉浅”。授课教师以流利的英文创设沉…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研途领航・筑梦同行”考研经验交流座谈会成功举

为有效帮助我院学子全方位提升考研备考效率,新乡工程学院“言·智行”学风建设工作室于4月25日下午南北校区同步组织了“研途…

多彩社团|闽南科技学院学海社举办学习经验交流会——助力学生成长

4月2日下午,在闽南科技学院康美校区菲华楼A203教室闽南科技学院学海社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学习经验交流会。此次活动以“学海…

最新发布

湖师大教科院团委三下乡第七天: 都在成长
日出日落,生活好像渐渐趋于平静,渐渐习惯这里潮湿的气候,习惯清晨就炽热的阳光,习惯每天第一个去的地方就是自己的班级,习惯生命里有这些年轻的脸孔。清早最想做的事,就是快点见到那些孩子们,看到他们,会 …
社会实践社区调查发现
湖师大教科院团委三下乡第六天: 燃烧吧,少年
支教进行到一半,所有活动都开始如火如荼的举行。今早,举行了亲子运动会。还是一如既往的好天气,还是一如既往可爱的孩子们的脸庞。早上,孩子们领着家长来到学校,在教室里耐心等待。我们的工作人员在场地顶着 …
湖师大教科院团委三下乡第五天: 继续努力
清晨,换好衣服,去看天边的朝阳,初露头角,欲拒还休,大有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内敛。倚在栏杆上,突然惊觉,已经是来这里的第五天了。太阳升了又落,时光从不停歇。总是沉溺于朝阳的光芒,因为它温柔而不刺眼,往 …
我怀念的
时间如白驹过隙,十几天的三下乡生活已经成为过去,我现在坐在的是干净明亮的宿舍,而不是矮小的床,再也没有老鼠在床板下爬动,没有潮湿的地板,但我却没有想象中的开心,反而怅然若失。我再也没有机会参与那 …
山东理工大学“兄弟盟”济南志愿服务进行中
2017年7月22日,山东理工大学“兄弟盟”团队赴济南进行社会实践的第二周开始。为了弥补之前连日阴雨导致的缺少阳光,今天的高温与烈日更猛烈地来袭。 团队经过努力与济南摩拜公司、邵氏传媒文化有限公司取 …
所有的相遇和分离都是最好的安排
下乡结束了,湛江的雨下个不停,仿佛在为我们的离别而落泪。没有了小家伙们的吵闹当起床铃,少了以解决小家伙矛盾做生活调料,日子似乎变得有些乏味无趣。吃饭开始只有2个人或一个人,再也不会有35个人一起“抢菜 …
我们都一样 懵懂的成长
当所经历的一切慢慢变成了回忆,那便是岁月里最美的印记。今天是我人生中第一次拿起乒乓球拍,感受了另一种运动之美。这还得感谢那些令我又爱又恨的小家伙。我从小就在体育方面倍受打击,除了跑步几乎不会碰任何 …
山东建筑大学“绿水青山何时还”团队废纸回收利用实地调查
对于纸张回收的研究必须进入实地调查,不能局限于数据的收集,7月22日,计算机学院“绿水青山何时还”美丽中国实践团队全体成员前往济南市黄河大桥附近的废弃物回收站点进行了一次实地调查。…
回头看那些得与失
为期十天的支教,从学生到老师的身份转变,也是一个从付出到收获的过程。初为人师,总归会有些不适应和小紧张,但这些并不能成为影响我们做一个好老师。我们尽自己所能把自己所掌握的有趣且受用的东西教给学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