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开展此次“三下乡”实践活动,进入乡村宣传党的第五党代会精神。
清晨,踏着凉爽的清风、伴着似火的朝阳。大学生们来到了被评为“重庆市美丽乡村”的重庆市九龙坡区金凤镇的海兰村。街道清洁、房屋建筑规划严整、锃亮的柏油路,以及接下来映入眼帘的乡村办公室和可亲和蔼的村民,是这个村的整体印象。海兰村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积极贯彻落实重庆第五次党代会精神。积极建设具有全国水平的生态、法治、美丽乡村,取得了重大成果。
在村委会,学生与当地村民就重庆市第五次党代会,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扶贫攻坚,环境保护,生态建设进行热切交谈。与村内创业人员团队在创新技术,拓宽产业,未来发展进行探讨。特别是在扶贫和小康社会方面,村民们与大学生们交谈最多。村民对于扶贫政策,其中包括扶贫对象、满足贫困的条件、扶贫方式,向到来的大学生们进行询问和进一步了解,大学生们积极向村民进行解释和宣讲。期间,王婆婆拉住同学们的手,激动地说道:新农村建设来之不易,归功于国家政府的政策支持,归功于年轻一辈的辛勤建设。新农村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改变,提升了他们的生活质量,现在早已不下田下地。国家每个月给他们发社保资金,加上儿女的孝顺和村委会的支持,他们大多数老年人早已搬进了村里的老年公寓,大家生活在一起其乐融融,工作人员态度也很好,生活在这里并不孤单,而是很幸福。80岁的王婆婆离开之前,与大学们一一握手,感谢大学们的到来。
在村里,与王婆婆年龄相似的老人大多都住在老年公寓,而像李爷爷60多岁的老一辈主要以自理为主,他们平时会种植些蔬菜,自己食用。而李爷爷是村里的清洁工,他说他唯一遗憾的是不认识字,没有加入中国共产党,只是在年轻的时候加入过共青团,每天工作不累,空余悠闲时间很多,在闲霞时间他喜欢看新闻,了解一些国内和国际资讯。村里年轻人所剩不多,大多都外出打工去了,毕竟村里劳动岗位有限,只有少数年轻人留在了家里,年轻劳动力流失很多。
海兰村里的建设现在也在有序进行,在村委会的领导下,新农村的工作有条不紊。村里剩余的劳动力是村建的主要劳动力。环境保护,生态建设良好,新农村蓬勃发展。而大学生应该做的就是踏实学习,绽放青春,释放活力,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http://www.dxsbao.com/news/4182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