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4年10月2日,日军登陆大连花园口,甲午战争的战火烧到了辽东半岛之上。
甲午战争是决定了中日两国未来走向的国运之战:一方面,此战证明清朝通过洋务运动主动近代化的尝试失败,要求改革、革命的声音甚嚣尘上;另一方面,在明治维新后期陷入严重财政危机的日本,则借助巨额的战争赔款实现飞跃,并在此后近半个世纪里成为中国的头号敌人。
改变“国运”的战争在近代史上屡见不鲜。
在七年战争中,英国从法国手中夺取了北美殖民地,成为名副其实的欧洲霸主;在普法战争中,普鲁士击溃了曾经横扫欧洲的法国陆军,统一德意志,一跃成为欧陆最强的国家。
对中国来说,甲午战争是近代诸多屈辱战争中的特例。与令人绝望的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不同,清朝在甲午战争中本来很有可能取胜,最终却在战场上一败涂地。
清朝获胜的机会在哪?
首先,清军在装备上占据优势。开战前,《美国海军年鉴》的世界海军排名中,中国排名第9位,而日本排第11位。尤其是北洋水师的两艘“远”字号旗舰,日军普遍使用的30.5口径舰炮根本无法击穿其装甲。
在黄海海战中,日军首先击沉5艘清军的巡洋舰,开始围攻定远、镇远,迟迟不能击沉二舰,自己反倒因为清军的重炮火力损失不小,被生生逼退。经过5小时的鏖战,日军并没能完全掌控制海权,北洋水师则成功掩护刘铭传率领的淮军12营登陆鸭绿江岸,支援清军在朝鲜路上的作战。
与海军相比,日本在陆地上的装备劣势甚至更大。当时清军配备了大量的71式毛瑟步枪,这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连发步枪,性能远超日军下级士兵使用的单发枪。此外,淮军还斥巨资从德国进口了世界闻名的克虏伯大炮,而日军使用的则是小口径的山炮。
清军装备的雷明顿M1867步枪。该系列曾被誉为“世界上最好的单发步枪”,甲午战争中已逐渐被可连发的毛瑟枪取代。即使如此,雷明顿步枪的性能也优于日军使用的村田步枪。
除了账面火力不如清军,朝鲜战场的天时、地利、人和也都不站在日本这边。因为朝鲜没有铁路,客场作战的日军在后勤上困难重重。日本在朝鲜共投入了24万军队,但因为运兵困难,反而经常出现在局部以少打多的尴尬情况。
平壤战役前,日军的粮食已经完全耗尽,只有弹药还有剩余。再加上天降大雨,连就地驻扎都有困难,士兵只能枕着石头入睡,而占有城防之利的清军则可以在营房中安然休息。
日军主将山县有朋看起来似乎也不是什么能扭转乾坤的神将。他一直高居庙堂,很少亲自指挥作战,老上司高杉晋作对他的军事能力很看不上,曾直言“山县是个大便似的人物”;而清军方面,水师提督丁汝昌曾在英国交流学习,带舰能力备受英人赞誉,驻扎平壤的陆军主将叶志超也是久经沙场的老将,被评价为“晓畅兵事”。
但讽刺的是,清军在装备占尽优势的情况下,被“大便似的”山县有朋一波平推。朝鲜防线不到两个月就完全崩溃,日军在海陆两个方向均取得大胜,兵锋直逼中国本土。
北洋水师驻地刘公岛的巨炮,一炮即可击穿铁甲舰的装甲。结果在日军登陆时一炮未发,反被日军利用来攻击定远号、镇远号。
拥有众多优势的清军为何在两个月内溃败?
首先是军队下层的腐败。
从账面上看,清军的武装已经完全称得上一支近代化军队。平壤城的主要防御火力来自加特林机关炮,这种新式兵器每分钟可射出350发子弹,会给攻城部队造成很大压力。但实际上,清军在平壤的备弹量只有117发,连支撑一挺机关炮射击半分钟都不够。
匪夷所思的弹药缺口让清军装备的先进武器变成了一堆废铁。当时清朝每年支出军费2000万两,超过三分之二都被八旗和绿营吃了空饷,剩下六百万也被层层克扣。负责镇守玄武关的左宝贵曾上书朝廷,说军中炮弹的不合格率竟超过七成!
可见在这种系统性的腐败下,清军的装备优势根本难以发挥。日军进攻平壤。当时日军缺乏工程器械,只能徒手攀岩外城,可是守将叶志超不发一枪就带兵逃走,日军不费吹灰之力就攻陷了平壤。
其次,是清政府上层对日本存在幻想,一味避战。
日本在甲午战争前十五年,就已经开始积极干预朝鲜政治,挑起与清朝的摩擦,其野心已是昭然若揭。按理说,清朝在明知邻居存有异心的情况下,战备是不该如此松懈的。
但当时以李鸿章为首的清廷存在两个不切实际的幻想。
其一,李鸿章鼓吹所谓“清日提携”,他认为日本和中国作为东方的两大强国,理应联合起来抵御西方侵略。甲申政变中,袁世凯已经将日军和朝鲜叛党赶出王城,但李鸿章主动退让,允许日本与清朝共享在朝鲜的特权,进一步刺激了日本的侵略野心,他还以自己促成中日合作为豪。
其二,李鸿章认为列强会干预中日战事。他在压制国内的主战派时声称“日虽竭力预备战守,我不先与开仗,彼谅不动手。此万国公例,谁先开战即谁理诎”,完全把宝押到了西方身上。但清朝一味指责日军不宣而战,却提不出任何实际证据,反倒是日本指证北洋水师欺凌琉球的日本侨民,获得了国际社会的同情。
这种幼稚的错误表明,虽然李鸿章等洋务官员摆出了开化的姿态,但他们在观念上仍未同近代接轨。
一个典型的案例是,当日本驻清全权公使森有礼途经天津,满身西式装束拜访李鸿章时,李鸿章问道:“阁下赞赏模仿欧风,废弃旧来服制,犹如将自国的独立委身于欧洲的制度,岂不是遭人唾弃,羞耻之事?”
而比这些更可悲的是,李鸿章实际上已经是清末的开明官僚中最出类拔萃的那一个了。这表明中国在甲午战争中的失败,不是因为某一个士兵、某一个官员的愚昧,而是根源于制度性、观念性的落后。李鸿章不可能产生超越社会时代的见解,这也说明了个体在历史发展中作用的有限性。
历代评价
清国军队的军事改革只学到西方军事的皮毛,没有真正掌握近代西方军队的建军思想和原则,并因此在清日战争中付出了巨大代价。——宗泽亚《清日战争》
http://www.dxsbao.com/news/41377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