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第六届栗林论坛暨桂子论坛2020“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的中国”学术研讨会在华中师范大学成功举办。研讨会分线下的开幕式、主题演讲和线上六个分论坛。上午,华中师范大学校长郝芳华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陈光金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副所长杨典教授、南京大学中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陈云松教授、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卢治平书记、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院长符平教授等领导和专家学者40余人出席。开幕式由符平主持。
郝芳华在致辞中指出,作为中国社会学的亲历者和推动者,历代华师社会学人呕心沥血,在中国社会学事业发展史上留下了华师的印记。她从历史沿革、学科现状、发展前景三个层次讲述自己对华师社会学学科发展的感受,并希望华师社会学同仁能够继续为国家重大战略做贡献,促进社会学事业高质量发展。
陈光金所长在致辞中指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呈现出向高水平发展的良好态势,但同时也存在社会经济发展不协调、“边缘人口”相对贫困等短板,这为中国社会学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和挑战。陈所长强调,社会学未来的发展需要依靠青年人的力量,现实呼唤着青年社会学者们勇挑重担、承担使命,而青年学者也必将在社会学的广阔天地中取得新突破。
开幕式结束后,与会嘉宾合影留念。
之后,论坛进入两场主题演讲环节,分别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副所长杨典教授和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江立华教授主持。
南京大学陈云松教授在“大数据和机器学习助力社会学定量研究”的报告中提出建立基于大数据的宏观定量社会学。华中师范大学李钧鹏教授进行了题为“虚拟社群中的互动仪式链”的报告。他认为,传统社会互动理论以“在场”为基础,互联网空间的“不在场”互动对传统理论提出了挑战。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林叶助理研究员从拆迁户“临时生活正常化”的“废墟”日常实践、互视性下的聚居小社会空间等方面展示了拆迁户日常实践的诸多面向。
下半场,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物管理学院的李棉管教授进行了关于“精准扶贫的基层分包制”的演讲,介绍了挤压型体制与基层分包制的形成;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的张书琬助理研究员结合贵州省易地搬迁的实例来论证易地搬迁与空间位移和流变、异地搬迁与乡村空间重塑等观点。
本次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展战略研究所和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主办,《社会学研究》、《青年研究》和《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等期刊协办。此次研讨会将诸多高校的专业社会学者聚集在一起,成功地为社会学者们搭建一个交流平台。
http://www.dxsbao.com/news/32522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