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油茶,烤烟种植也是湘西州永顺县首车镇的一大特色产业。烤烟又称火管烤烟,源于美国的弗吉尼亚州,具有特殊的形态特征。首车镇按照“科学论证、稳步实施”的方针,全力推进烤烟产业振兴。“全村烤烟种植年平均面积达900亩,发展有劳动力的贫困户种植烤烟,其中规模种植贫困户3户。”湖南科技大学驻龙潭居委会帮扶工作队队长乐斌辉介绍到当地烤烟种植情况。
7月15日,湖南科技大学博士调研团(以下简称“博士团”)一行在龙潭居委会支部书记胡述平的推荐下走访了一家烤烟种植大户。“我种植烤烟已经8年了,前几年一直住在山上方便管理烤烟种植,这几年才搬到山下来住。”种植大户向成顺说道。据了解,烟草种植分为育苗、移栽、大田管理、采收烘烤四个阶段,受季节性影响比较大,所以在前期阶段如果天气不好,很容易影响烟草的质量和产量。前几年,向成顺种植烟草100多亩,产出的烟草也有2万余斤,收益可观。但由于土地承包是一年制,他今年的烟草种植不到60亩,产出量也就在1万斤左右。
为深入了解当地烟草种植情况,7月16日,博士团一行在湖南科技大学驻村帮扶工作队队员周启明和胡述平的带领下,乘车前往另一位种植大户罗来秀的烤烟种植地进行实地考察。天空灰蒙蒙的,下着一层薄雨,大概10亩的烟草遍布山脚下,烤烟叶片很大,雨水落在烟草的绿叶上,闪烁着光。博士团队员们向种植人员了解了相关情况:烟草种植大概有3-4个月的周期,不同部位的烟叶出售价钱不一样,中部烟叶质量最高售价也高。“为更好地保持土地可利用性,我们种植烟草的土地在种植一年后会休耕三年,期间种植其他作物涵养土壤。”罗来秀说道。
随后博士团成员们乘车来到首车镇中坝烘烤工厂进行调研,以便更好地了解当地的烤烟工艺。刚进工厂便扑鼻而来一股烤烟香气,烤烟房分立两侧,整整齐齐。“工厂主要负责烟叶加工,种植户将烟叶送至这里加工,我们会进行烤烟记录并从中收取加工费。”工厂负责人边带路边向博士团成员介绍工厂情况。据悉,这座工厂的烟草烘烤工艺分为编烟装炕、变黄期、定色期、干筋期4个阶段,随后还需要经过出炕、回潮、解竿、堆放、分拣等步骤才算完成烟叶烘烤的全过程。每个阶段都有详细的工艺标准,其中对温度和湿度的把控最是精确,比如在烘烤的定色阶段,转火后干球温度先以4小时升1℃升至42℃,42℃前保证叶片全黄,再以3小时升1℃升至46℃,湿球温度需保持在38-40℃等。
“工厂在烘烤烟叶时一般选用什么能源呢?”博士团老师余建勇问道。“我们主要用煤和干柴,而电力则主要作为辅助能源控制温度和湿度等炉内条件。”工厂负责人回答。“虽然工厂已经有了比较完善的基础配套设施,但在能源方面还是存在耗能大、污染重等问题。我们学校投资建立了光伏电站,而且国家也在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你们可以推动要素投入结构、排放结构的调整,将电力作为烤烟房的主要能源动力,这样既有利于节能减排,又能够减少购煤所用资金,大幅提高收入水平。”工厂负责人对余建勇提出的意见表示赞同。至此,本次烤烟种植调研任务圆满完成。
新闻:赵瑶 赵朋林/摄影:秦菁妤 唐欣怡
责任编辑:陶红
http://www.dxsbao.com/news/19712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