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11月湖南湘西考察时,作出的重要指示。而新闻与传播学院此次的实践地点——坐落在抚州市金溪县何源镇的杨蒋村,是江西师范大学长期的帮扶对象。
前往调研,众之所愿
2019年7月8日上午,新闻与传播学院社会实践服务队队员们在当地村支书蒋满球和指导老师胡丽娟的带领下,前往贫困家庭开展了调研工作。
大雨瓢泼,一行人走进郑荣华家。郑荣华,男,47岁,是何源镇杨蒋村浙西村小组的村民。通过精准扶贫系统,他于2014年正式建档立卡成为第一批享受精准扶贫政策的帮扶对象,是当地脱贫户的典型代表。
郑荣华有4个小孩,大女儿今年刚刚参加完高考,13岁的二儿子患有先天性心脏病,治疗已花费30余万元。家里最小的是一对双胞胎儿子,都在上小学。在和郑荣华的交流中,服务队得知两个小儿子各享有每学期500元的补助。
在精准扶贫之前,他表示自己需要承担高昂的医药费。而现在,如遇大病住院的情况,自身只需承担医疗费用的10%。对他们家庭而言,在医疗方面得到补助之后生活大有改善。郑荣华还加入了当地的光伏发电合作社,每年都能通过这项扶贫政策拿到合作社的分红,这无疑给这个贫困的家庭带去了希望的曙光。
一政一奋,锐意脱贫
郑荣华能够脱贫离不开国家的扶助政策,也离不开其自身的辛勤劳动与付出。因残申请贫困的他虽身体行动不便,但自己平时也会干一些体力不重的活儿。不仅如此,他还独自耕种10余亩农田,且收益可观。除此之外,郑荣华还是公路养护员和护林员。
服务队步入郑荣华的产业基地,由于季节原因,他的鸭棚和鹅棚如今是闲置的,一个多月后,它即将恢复生机。蒋书记向我们介绍说,2017年江西师范大学扶贫工作队帮助其搭建了鸭、鹅棚,购置鸭、鹅苗等基础物资,并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而郑荣华也凭借自己的努力将养殖业办得有声有色。
展望未来,小康之路
放置在郑荣华家中客厅的有一台笔记本电脑,一台电视机,一张八角桌,三两椅凳。双胞胎儿子正玩着他花了800元买的二手笔记本。郑荣华说虽然自己不会用电脑,但他会通过手机互联网关注外界的扶贫资讯。
当谈到接下来的打算时,郑荣华表示他对淘宝批发这方面有想法。他说,“刚开始搞可能会很困难,但慢慢地就会好起来。我们不需要到外面去,我们的业余时间不是很固定。我坚信我自己能学得会。能够脱贫,我就已经很满意了。”
随后,服务队还前往了贫困户杨金锤一家了解其居住条件及其他状况。
之后的日子,服务队还将继续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查走访。扎根基层送温暖,科技下乡助农技。杨蒋调研之行,新闻与传播学院服务队依然在路上。
http://www.dxsbao.com/news/16739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